路透中文國際新聞部 編譯
賣空者正在越來越多地盯上在香港上市的中資企業,他們聲稱這些企業通過會計花招弄虛作假、進行市場操縱並有欺詐行為,儘管賣空者面臨越來越大的敵意。
據Activist Insight的數據,今年截至7月中旬,賣空者發動了九次針對香港上市企業的行動,創出了同期的最多紀錄。去年同期只有兩起,而2015年是六起。
賣空者表示,在北京最近開放股市行動的刺激下,內地與香港之間的資金流動不斷增多,加劇了香港的企業治理問題。
「我們懷疑,內地與香港之間的資本流動增加,鼓勵香港發生了更多的股票操縱和欺詐行為,」沽空機構渾水(Muddy Waters)的創立者以及知名的空頭維權者布洛克(Carson Block)在一份電子郵件中對路透表示。
但大聲說出這些欺詐行為,膽小者恐怕做不到。那些做空者遭到目標企業與股東以及中國當局的強烈反擊。賣空者說,他們遭到訴訟、抹黑、逮捕、信息被竊取、監視、毆打和死亡威脅,他們的工作人員甚至家人也難逃厄運。
美國沽空機構GeoInvesting的共同創辦人Dan David說,他曾收到詳述將如何把他置於死地的電郵,也曾多次遭到黑客攻擊,打贏三次官司,在自家車道上被一名憤怒的投資人攔路。
「人們寧可在謊言中賺錢,也不願因真相而虧錢,」David說。他在6月時公開了最新沽空行動,目標是中國食品製造商達利食品。
David宣稱達利食品的支出及薪資成本低到令人無法置信,並稱該公司稅務文件內容前後矛盾。達利食品已否認所有指控,並稱這些都是誤導且斷章取義的訊息。
**公開流通股數較少**
沽空機構借券後,先行沽出股票,希望在更低的價格回購股票,以賺取差額。
David和一些做空者把目標對準在港上市的中資企業,理由是監管及執法鬆散,企業公開流通的股數佔比較小,意味着比起其他主要市場,在香港有更多股票估值被高估。
反觀中國嚴格的的投資規定,想從海外放空內地個股幾乎不可能。
一些公司或許利用作帳技巧粉飾獲利能力,甚至把前景說得太過美好–他們的產品人氣可能來得快去得也快。
批評者稱,賣空者是相信人性自私的機會主義者,他們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摧毀股東價值。而做空者則反駁稱他們是一股正面力量,不遺餘力地將香港公司治理和上市標準的缺陷及長期得不到解決的問題暴露出來。
今年6月,香港立法會金融服務界議員張華峰曾呼籲香港證監會加強對賣空者的審查,稱他們已「嚴重干擾了香港市場秩序」,並使投資者受到打擊。
香港證監會發言人在聲明中稱,「證監會認為,負責任的調查對總體市場質量和價格發現過程都是有益的,無意於壓制對上市公司的合法評論,無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
雖然不像同行布洛克那樣有名,但自2010年以來,亦是對沖基金FG Alpha的首席投資長的David一直在尋求曝光在大陸以外上市中資企業有問題交易。
他一般會去篩查一系列警示性信號,包括曾經為問題企業服務的審計方、經紀商和投行。
有些公司,如總部在亞洲的Blazing Research在電郵中對路透表示,該公司也會去徵詢建議,並為有用的信息支付「可觀」費用。
很多公司僱傭私人調查人員評估某家公司在中國的業務。他們會花幾個月的時間研究企業註冊情況、查看其稅務文檔、數卡車貨運或是出售點終端(有時是在安裝攝像頭之後)。他們經常會去看看現場實際情況是否與高管的言論相符。
**風險上升**
但這些策略也可能帶來意料之外的結果。有一次,David團隊的一名成員被保安暴打,因為後者看到他在數進出公司工廠大門的卡車數量。有時情況更糟。AlfredLittle.com的加籍華人研究員Kun Huang在中國被認定有犯罪行為並被判入獄兩年,之後被驅逐出境。
David和Block也曾收到匿名恐嚇郵件。Block在2010年收到的一封郵件中提到他的妻子Kathy,問道:「你和Kathy,還有你父親準備好挨槍子兒了嗎?」Block在同年搬到美國加州,現在盡量減少待在香港的時間;他稱香港的環境對賣空者來說變得風險更大了。
隨着中資企業對作空策略越來越熟悉,做空這些企業的風險也隨之加大。他們對指控作出反擊的速度更快,也更常公開攻擊賣空者的信譽,使得整個過程變得冗長而代價高昂。
他們會呼籲大股東或關係不錯的基金與券商幫助推高公司股價、或者吃進所有可借入股票,從而提高回補空頭倉位的成本。
「一些香港股票的公開交易規模十分有限,這令控股股東可以很輕鬆地推升股價,即便公司真的存在欺詐行為,」Blazing Research在電郵中稱。
目前還不清楚Block在12月狙擊輝山乳業6863.HK是賠是賺,該公司迅速暫停股票交易,並宣布董事長增持公司股票。隨後公司股價走高並持穩,直到3月24日狂跌85%。
「判斷正確和掙到錢是兩碼事。多數時候二者會有交集,但並不總是如此,」Block在6月時表示。
來源:路透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