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滴灌通 Micro Connect
近日,在2025亞布力論壇第二十五屆年會上,亞布力論壇輪值主席,滴灌通創始人、主席李小加作開幕致辭,分享了他對過去25年的時代發展及企業家精神的洞見。
以下為演講內容:
各位領導,各位朋友,在這片冰雪覆蓋的熱土裡,我們又一次相聚亞布力。在此,我們向遠道而來的朋友,致以最溫暖的歡迎。
今年是亞布力論壇成立25周年的生日,這25年里發生了太多事,記錄著我們這些企業家經歷的種種故事。
過去的25年,是一個充滿理想、激情燃燒、蓬勃發展的25年。25年前,論壇里絕大多數理事也才三十幾歲,最大的理事也就四十幾歲。當時的我們充滿理想:東升想做中國的巴菲特,田源想做中國的CME,雷軍想做中國的喬布斯……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我們懷揣理想,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了出來。那時的我們遠沒有今天這麼好的條件,只是認真規划著未來,思考自己究竟想做什麼事。
過去的25年,也是一個抱團取暖、互相支持、共同存亡的25年。因為有太多的困難和挑戰。2000年剛開始時,全球互聯網泡沫開始破裂;緊接着又迎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再到後期,產能過剩導致大規模結構性供給改革;再到後來的新冠疫情、特朗普1.0、特朗普2.0……在這個過程中,有不少亞布力論壇企業家深度一度走到了懸崖邊緣,面臨資金鏈斷裂的風險,處於生命的危機之時。面對這樣的艱難時刻,亞布力論壇企業家團體如同家人一般,對處於困難時期的企業家雪中送炭,大家互相扶持,堅持到底,最終克服了一切阻礙。
過去的25年,亞布力論壇企業家已成為企業家群體的一個縮影。我們一起在急劇變化的世界裏,抓住時代發展的脈搏,看準時代發展的大潮。事實上,各行各業差異萬千,沒有哪兩個企業「長」得一模一樣,大家的共同語言可能也沒那麼多,但能夠將我們聚集在一起的原因就是,大家身上那種共同的「敢於創新、永不言輸」的企業家精神。
回看過去的25年,實際上是「3個+」的25年。首先是「全球化+」,後來是「互聯網+」,今天是「人工智能+」。在這三個大的潮流里,我們這些年所做的一切,幾乎都可以放在這樣的總框架下進行思考。
首先是「全球化+」。「全球化+」始於2000年,當中國加入WTO以後,中國製造成為當時世界經濟和世界政治最核心的力量,對中國經濟發展具有劃時代意義。在這一時期,世界的需求由中國製造來滿足。「中國製造」幫助我們實現了中國經濟的現代化。
第二是「互聯網+」。從互聯網剛開始誕生,到後來發展到所有企業都要「+互聯網」,或是互聯網也要「+」企業。在過去的25年里,互聯網成為世界的標準。互聯網的標準是由西方國家制定的,但真正使其產生全球性意義的還是在中國的應用。互聯網+使得我們的零售、本地生活、金融等等,開始進入一種嶄新的生活方式。中國社會也從一個落後的社會,變成今天唯一一個擁有無現金的社會。無現金的社會是人民生活方式進入現代化最核心的一大標誌。由於這一「世界的標準,中國的應用」的出現,使得我們實現了中國人民生活方式的現代化。
第三是「人工智能+」。近5年來,我們可以清楚地感覺到,我們已進入下一個「+」的時代,即「AI+」或「+AI」時代。人工智能剛開始出現時,大家只是認為這有點像「互聯網+」,好像又是「國際的標準,中國的應用」。但進入2025年以後,「人工智能+」已不再是簡單的「國際的標準,中國的應用」,而變成了「共塑標準、共同領導」。中國不再是完全的追隨者,甚至可能會成為破局者。這種「共塑標準、共同領導」,實際上帶來的是文明的現代化,是中國文明影響世界的現代化。就像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提及的「新質生產力」,「AI+」讓我們能更好地看清未來。
DeepSeek的出現震撼了世界。DeepSeek不像以前的谷歌和ChatGPT,後者是在西方英文進行大模型訓練,受西方文明的影響深入骨髓。如果將來的世界都用它作為一個新的標準,那麼人工智能的發展有可能完全不一樣。
但以DeepSeek為代表的中國標準的突破,讓「共創標準」成為可能。DeepSeek完全以中文進行大模型訓練,這個大模型深受中國文化影響。DeepSeek敢於開源,再加上國民級應用騰訊接入DeepSeek之後,我們可能是全球第一批以10億人的級別來進行AI訓練。這意味着我們用中國人的智慧、中國文明長期的積累和底蘊,開始訓練一個世界的標準,讓世界今後的標準,在根基上就深受中華民族的影響和錘鍊。
過去25年里,在每一次的「+」里,以亞布力論壇企業家作為縮影的中國企業家,在新的時代大潮里,都摸准了時代的脈搏,看準了時代的趨勢。無論我們是做製造還是技術,是做消費還是金融,我們都學會利用「+」速度,讓自己起飛,又讓自己所在的行業和中國人民乃至全球人民共同受益。
究竟是什麼原因,能讓我們這些企業家始終踩中時代的節拍?答案就是:企業家精神。25年前,我們在亞布力這片神奇的土地上開始播種。如果說,過去的25年,我們這些企業家是從「見證者」向「破局者」轉變,那麼25年之後的今天,我們則是從「破局者」向「重塑者」進發。
25年前我們圍爐夜話時,常問的問題是:我們能不能活下去,敢不敢「走出去」?今天,我們問的是:我們要花多長時間能夠衝出去,要花多長時間重塑世界的價值和秩序?毋庸置疑,我們今後的挑戰會更加嚴峻,但企業家精神早已在歷練中愈發成熟和堅韌。今天的我們已經比25年前更禁得住考驗。
最後,我想借用田源主席講過的一句話結束今天的致辭:亞布力的風雪會停,但亞布力論壇企業家的熱血沸騰永遠不會停。讓我們再次點燃心中的那團火,一起在這樣一個不確定的時代,走出一個確定的未來。
本篇文章來源於微信公眾號:瑞恩資本RyanbenCapi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