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星期前,一位叫David Zhu的年輕投行分析師發表了一篇博客《我為什麼離開香港》,講述他去年下半年決定離開高盛,並離開香港,加盟一家北京的私募基金的原因。他在文中描述了一番香港年輕分析師們辛苦工作、以及工作之餘高大上的生活。出乎他意料的是,這篇博客在短短几天內傳遍香港金融圈,引發眾多議論,並引起了一些媒體的關注,他本人也收到不少反饋意見。可以想像,這些意見並不都是正面的。一個多星期後,也許是不堪「騷擾」,David Zhu給自己的博客加了密碼,網民再也無法直接讀到。
不過,對大多數每周需要工作80到100個小時的香港年輕投行分析師來說,他們的生活與David在博客中描述的有很大不同。「我曾經大半夜的在公司里哭鼻子,因為工作實在太多了,做不完,」一位在某家美國大投行工作的年輕女生對我們說,「不僅僅是我,我們這裡大多數女孩都哭過。」她才剛剛加入公司一年多,因為公司政策的原因,她不願透露真實姓名。
一般而言,在香港,工作經驗在一到三年的年輕分析師的工作量與全球其它金融中心沒什麼不同:幾乎都不可能夜裡11點之前下班,每周工作80-100個小時很正常。有位分析師表示,他曾為了一個項目連續兩周每周工作110個小時。「那次太痛苦了,」他說,「好在不會一直這樣。」
根據我們金融招聘網去年做的一份調查,香港金融從業人員身心俱疲的程度要超過國際上其它幾個主要的金融中心。我們的調查發現,80%處於職業生涯中期的香港金融人感到過不同程度的身心俱疲,這個比例比美國和英國都高,而且超長的工作時長似乎不是唯一的原因。
「還有一個原因是壓力很大,」另一位分析師說,「在香港,有時候分析師會被要求干經理的活,雖然你的眼界開闊了,但責任也增加了,所以才有壓力。」這位分析師曾經在紐約工作過。在他看來,香港的分析師比紐約的同行工作更辛苦,更容易身心俱疲。
另外,同樣的工作熟練掌握之後,就不再象剛開始一樣那麼有新鮮感了,這也是容易疲勞的原因之一。這位分析師自從畢業進了投行以後,已經做過了幾個兼并收購和IPO的項目,按他自己的說法,他已經「不象剛開始那麼激動了」。「我現在知道是怎麼回事了,有時候就會問自己這麼做下去到底有沒有意義,」他說。
資深銀行家們曾建議,應屆生在進入投行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職業生涯的下一步怎麼走。不過有意思的是,我們採訪的幾位分析師似乎已經陷入了困惑。他們中的大多數已認定不會在投行做很長時間,但接下來是去讀一個MBA,還是象David Zhu那樣轉去買方機構,多數人都還沒有想清楚。
「我不知道還會在這裡待多久,但有一天我肯定會離開的,因為當我看到那些幹了十年以上的資深高管時,我就知道我肯定不希望變成他們那樣,」一位已經工作了三年的分析師說。
不過,各大銀行至少已經意識到了留住這些資歷尚淺的年輕分析師的必要性,比如,英國的巴克萊銀行(Barclays)正在爭取把為客戶準備的項目推介書從80頁減少到20頁。要知道,項目推介書通常是年輕分析師們通宵達旦趕出來的,也是他們痛苦的根源。另外,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和瑞士銀行(UBS)也在考慮給分析師們安排些更有趣的工作,並且讓他們早一點出去見客戶。最後,當然了,很多銀行已經把員工的基本薪資提高了將近20%……
來源:金程C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