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中年男們的尷尬

財爺語

48歲的大叔在談話中反覆提到:一生中關於職場的選擇機會,實際上僅有幾次而已,每一次都會改變一生的軌跡。

 

香港金融中年男們的尷尬

這是在Wilson路上的墓地,據說是亞洲最大墓地,風水也最好。遇到尷尬了瓶頸了難受了墓地是個不錯的靜心的地方。

中午和一個香港金融大叔在福臨門吃飯——這是一個號稱香港老派有錢人都中意的飯館,比如劉鑾雄等就經常去。離得近,去過幾次,都沒遇見。倒是經常看到一些50歲左右的內地大叔,挎着個網紅臉姑娘出沒。

香港金融中年男們的尷尬

除了一些常規話題外,這次,他主動問及我對於職業規劃的看法。

我如實回答:這是我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今年第五年了,還算得喜歡,也養得活自己,暫時沒有更多想法。

他用了差不多四十分鐘和我講了下他的故事以及職場選擇的重要性。

今年,他就48歲了,現在一家外資機構做一個小的管理層。從英國畢業回來香港後,他在21歲的年紀進入銀行——這是當年香港人眼中的好工作。

三年後,他覺得自己不是很喜歡銀行的工作——主要對接些客戶辦理開戶之類的業務。在他看來,年輕的自己應該去一些具體的金融機構,能賺更多也是動力之一。畢竟,金融機構在過去這些里也屬於香港比較好的出路。

他屬於那種話少,做事嚴謹也認真的,也對研究感興趣。這樣,他選擇了現在這家金融機構做研究員。1993年進入這家機構,到現在已經24年了。他從一個基層的研究員,成了現在這個研究團隊的負責人。

像他這樣,在一個機構里工作數十年的香港人太多了。早前也認識一個朋友,從美國的常青藤畢業回到香港,進入外資TOP的投行工作,至今18年了。這兩年,外資TOP投行業務在香港越做越差,他快要混不下去了。今年底或許面臨被裁員的可能。

過去這半年,他都在努力尋找機會。和這個48歲的大叔差不多年紀,香港金融機構就是那麼多,能夠帶團隊的也少有空出位置的。我感覺他都快要病急亂投醫了。

這些年,中資的錢越來越多到香港後,外資機構的日子普遍都不太好過。他希望能夠轉去中資機構,但是年紀擺在這裡,高不成低不就的。他曾經和我說,最大的失誤就是早在四五年前,身邊的人陸續在轉中資的時候,他當時日子很舒服並沒有這些憂慮,一下子就錯過了最佳時機。

現在,中資慢慢崛起了,也更願意尋找對大陸熟悉的管理層。像他們這樣的雖然是香港人,但是從小都是在國外長大,在國外讀書再回香港的,實際上,對於大陸市場的認知和老外差別不大。

48歲的大叔在談話中反覆提到:一生中關於職場的選擇機會,實際上僅有幾次而已,每一次都會改變一生的軌跡。有時候是大勢的因素導致了不得不做些選擇。

在他看來,現在香港不管是外資還是本土機構,大家日子都不太好過,都希望去中資。可是,中資的位置又不會這個時候對他這樣的人放開了。

事實上也是,相較於他這個年紀的男人來說,更年輕些的中環金融男都努力跳槽至中資機構了,或者轉型到和中國的錢有關係的行當:年輕,學習能力強,又願意從基礎干起。有的年輕人,在過去這兩年,趁着對香港金融機構熟悉,而且又了解內地市場,甚至直接做起了中國的老闆們的FA生意了。

比這些尷尬中年男年紀更大些的同行男人們,也要幸運些。在過去這些年,他們也賺得多得多了,再熬個幾年就退休了,大多都不打算再搏一搏了,而且多數都沒有了家庭牽絆了。僅剩了自己活好就好了。

他們這樣的中年金融大叔,除了日常的8點到公司上班,晚上加班9點也是家常便飯外,好不容易的周末就陪孩子了——沒有任何時間是屬於自己的。不過香港人都比較注重保養,他看起來身材也沒有發福,而且面相看起來也就是40左右。

他還有兩個兒子,老大10歲,五年級,老二8歲,四年級,老婆是全職太太。他早年買了房子,也沒有了月供,日子差不多就這麼過着:不艱難也不快樂。用他的話說,一閉眼,一輩子就要過去了,也並非不想再努力搏一把——沒有機會了。

在三個小時的見面里,他至少有四五次說,覺得我日子過得應該很不錯——他說他看我眼睛很開心的樣子,而且也不停微笑。我自己並未覺得。

最後分開時,他說,很希望我一直保持這樣的狀態,十年二十年後在回頭看,其實日子會過得非常快,所以當下開心最重要。

或許是,他有過當下不開心的過往,才會如此在意這些吧。中環這些50左右的大叔們,有種集體陷入中年尷尬。

實際上,我終究覺得,任何年齡其實都不尷尬的。這些香港金融中年大叔覺得的尷尬,很多時候是因為,他們自己內心裏不想挪一挪,動一動了。

中年大叔里,最愛的是李宗盛。

來源|不二塘不2塘(ID:Bu2Bu2Bu2Tang)    作者|不二塘

Author: RyanBen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