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某美國投行願零費用承銷中國鐵塔IPO?

 

看這個問題有很多角度,僅提供一個側面的思考:

 

這件事反映出外資投行IPO業務在香港資本市場的萎縮。

 

其實事件本身可探討的空間不大,哪怕沒有受邀參加beauty parade,新聞爆出當天的IFR一出大家就知道這家投行是誰了。。。但是在外界看來業務精、逼格高的外資投行究竟為什麼會通過如此激進的價格戰試圖贏得一筆IPO交易,卻是一個很值得討論的問題。

 

個人認為,造成這個局面的根本原因在於一級市場供給方的構成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眾所周知,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選擇在香港登陸國際資本市場。近幾年香港聯交所首次公開募股融資額頻頻位列世界第一,絕大多數都是中資發行人的功勞。

 

以去年為例,2016年香港聯交所主板IPO融資總額為1,907.2億港元,其中1,565.4億港元都是中資企業(H股+紅籌),佔比高達82%;而僅僅在2010年,這個比例還只是32%。可想而知,對於投行來說,香港IPO,得中資者得天下。而客戶是中資企業客戶的情況下,中資投行在客戶關係、監管溝通方面相對於遠居香港、無法在內地開展實質性業務的外資投行優勢明顯。

 

同時投行又是個高流動性的行業,中資行的senior大多具有外資投行背景,各家在execution上提供的服務質量趨同,導致在複雜性並不算很高的IPO項目中,外資投行的技術優勢越來越小且難以顯現。

 

此外還有兩點:

 

一、 目前的市場環境下,香港IPO的基石投資制度放大了中資投行對於外資投行的相對優勢。

 

眾所周知,港股近年來估值低迷,銀行等傳統行業交易市凈率不到1倍。這就導致了一個問題:在二級市場交易水平很低的情況下,市場化的IPO定價根本無法滿足發行人的預期。特別是中資發行人很多為國有企業,為避免造成國有資產流失,IPO不得低於1倍市凈率發行,這就意味着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中資企業,尤其是傳統行業國企的大型IPO無法按照市場化定價。

 

怎麼辦?這種情況下,發行人往往會通過鎖定數筆基石投資訂單來保證發行以滿足其預期的價格進行,而這些基石投資者是誰呢?肯定不是那些希望鎖定期結束後通過二級市場退出盈利的投資者,往往是其他的大型國企、中資機構投資者、與發行人業務合作密切或希望預期增進合作的其他企業和個人。

 

這樣就出現了中國企業港股IPO互相抬轎的現象——今天A上市,B充當基石投資者;明天B上市,A充當基石投資者。可見,哪怕目前港股市場的投資者主體依舊是外資機構投資者,一級市場上活躍的卻是中資投資者。這種情況下,外資投行原有的銷售網絡漸漸失效,而與各種大國企、中資機構關係通達甚至沾親帶故的中資投行優勢凸顯。

 

二、相對於外資投行,中資投行往往能更好的滿足發行人的多方面需求。目前港股市場上活躍的投行太多,發行人有選擇的餘地。現在收到的各種RFP里,基本都會要求描述受邀投行與發行人歷史合作關係和未來的合作前景。而提到合作,無疑是中資投行和中資企業開展各類合作的空間更大。

 

舉幾個例子:

 

(1)發行人日後想進行海外併購,在外匯管制下資金難以出境,這時在境內外均有很大balance sheet的X銀國際就可以為企業提供內保外貸、內存外貸等解決方案;

 

(2)有一筆基石投資訂單,可是投資者表示目前在境外沒這麼多美元,希望投行提供配資,這時中資投行往往能給出很優惠的terms(參照郵儲銀行IPO里中船的超級基石);

 

(3)發行人提出想在境內做一些靈活的理財產品,或者想在境內上市、發債、再融資,這時境內證券、資管、信託、期貨牌照一應俱全的XX證券跳出來表示可以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可見,在建立長效合作機制方面,中資投行優勢立顯。

 

當然,在實際的競爭中,確實存在着一些中資投行通過盤外招、價格戰等方式取勝的案例,但是話說回來,「sons and daughters”也不是中資投行首創。本質上,中資企業在國際資本市場上愈加活躍是造成港股IPO市場「中進洋退」的主因

 

事實上香港市場的major player在上世紀也經歷過由本港券商到外資投行的轉換,而那時正是歐美企業在全球呼風喚雨的時代。你方唱罷我方登場,只要中國企業還在不斷的走出去,香港資本市場「中進洋退」的趨勢就不可避免,而且該趨勢會逐漸由IPO蔓延至其他領域。

 

來源:弗勞黑昂-李 CareerIn投行PEVC求職

Author: RyanBen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