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獵頭掃描香港市場:什麼樣的內地律師受歡迎?

作者 / Eve

來源 / 智合法律新媒體


近五年來,由於香港本土及美國法學院的項目擴張,大大增加了內地背景的、本碩法學應屆生在香港的就業難度;但隨着眾多內地公司在香港上市,以及越來越多的內地金融機構(包括銀行、券商、資管類)相繼登陸香港,就業市場中增加了滿足以下條件的律師需求:

1

持香港牌及內地背景的(適應內地企業文化)

2

中年級以上資歷(2+PQE)

3

在(香港法)資本市場或金融相關服務領域執業

十年前,在這裡打拚的,除了鳳毛麟角的美國前30法學院的JD畢業生以外(這批人大多在美所起步事業,從事美國證券法及M&A業務,如今不少已成為各類國際所合伙人),當時內地背景的主力軍是美國LLM畢業的律師,也就是持美國牌的律師。他們大多在主流美英律所工作,從事跟香港資本市場、跨境併購相關的業務。

十年後的今天,美國排名前10法學院的LLM甚至JD畢業生,即便有國際國內大所的工作經驗,在香港找一份工作還是很不容易——那怎樣規劃自己才能成為香港法律市場的「香餑餑」呢?又究竟持什麼牌照最好呢?

法律獵頭掃描香港市場:什麼樣的內地律師受歡迎?
 

持香港牌

 

 

從牌照來看,香港牌照應該是最吃香的。在薪水方面,實習律師(實習期2年)在國際所的月薪在4萬-4萬5千港幣左右,在香港本地所是2萬港幣左右;宣誓成為香港執業律師後,國際所月薪在6萬港幣及以上,本地所在4萬-5萬港幣之間。每增長一年級,月薪增加5千-7千港幣不等。

在香港拿牌照有兩條路。第一條路就是老老實實讀書,學香港法。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三所全日制學校提供LLB(3年)/JD(2年)的項目,其中JD項目是近年新開的,門檻相對較低。LLB/JD畢業生中綜合學積分在前30%-50%左右的學生可以申請全日制PCLL(法學專業證書課程,1年),再經過2年的律所實習後(trainingcontract)方可成香港持牌律師。也就是說,認認真真地學習3-4年,帶薪工作2年,你可以妥妥地成為香港持牌律師。

拿香港牌的第二條路是參加香港的「海外律師執業證轉換考試」,叫做Overseas Lawyer 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 (簡稱OLQE,英國也有一個類似的考試叫做QLTS: Qualified Lawyers Transfer Scheme)。大致要求是在香港律所被註冊成為Registered Foreign Lawyer(RFL)至少2年後,可以通過考5門香港法的課程而換取香港牌(RFL 5年後,只需考2門)。可以部分課程先通過,但全部通過後就可換香港牌。在市場上有不少持美國牌、英國牌、澳洲牌的律師都這樣成功取得香港律師牌,從而拓展了工作機會的例子。很多英國律所早年從英國來工作的合伙人也是這樣換取了香港牌。

法律獵頭掃描香港市場:什麼樣的內地律師受歡迎?

內地背景持香港牌的律師具有高稀缺性。據我個人觀察,平均來看,內地生佔比同屆項目中(LLB/JD)的人數不到20%,由於PCLL的成績門檻高,內地生佔比更低於10%。也就是說,每100個香港持牌律師的供應中,只有不到10個人是內地的。這10%的人只要留在香港市場,即便前3年的職業生涯走得曲折不易(如進不了國際所),但3年、5年、10年後,這群人會成為內地金融機構、大型民企國企在香港招聘內部法務職位時最受追捧的對象。

內地生在香港讀法律,最大的挑戰是英文閱讀和寫作,但優勢是中文。筆者見到不少在香港出生海外長大、能說粵語但不能寫中文的法學院畢業生,由於看不懂中文合同,也寫不了中文郵件,也進不到好律所工作。這樣的例子真不少。

那麼香港法律服務市場究竟有多少律師和律所呢?

根據最新一期Hong Kong Lawyer雜誌披露的香港律師協會的統計資料,截至2017年4月,香港律師的情況為:

法律獵頭掃描香港市場:什麼樣的內地律師受歡迎?

以上數字未包含律助(Paralegal, Legal Assistant, Legal Manager),以及律所由於註冊外地律師數額上限而尚未在律師協會登記註冊的一些已經持牌的海外律師。

法律獵頭掃描香港市場:什麼樣的內地律師受歡迎?

注: 註冊外地律師行若想更深入香港法市場,按照規定必須與一個香港律所聯營,方可以從事本地業務,三年後可領取本地律所執照。可參閱國際化之路:25家內資所香港分所全解密

除去中年級以上律師和學歷、律所背景都很出色的這兩撥人常年在市場比較受歡迎,筆者認為,初級到中年級律師的職缺會更多出現在:

1

中國內地所的香港分所(例如中倫、漢坤、方達等)

2

香港本地所(95%以上為香港人的律所,名字通常是A, B & C 形式)

3

第二梯隊及第三梯隊的英美所

 

主要的趨勢是由於法律費率繼續走低,原本專一於本土業務的律所會更多關注及服務於內地客戶。其中,很多本土香港所在細分領域內都具有出色的口碑,例如Gallent Ho 以及 Li & Partners 是做香港銀行法很不錯的本地所,例如Loong & Yeung, Woo Kwan Lee & Lo 是做上市公司併購(public M&A)及上市合規非常出色本地所。

法律獵頭掃描香港市場:什麼樣的內地律師受歡迎?
 

  英國牌、澳洲牌、

新加坡牌和美國牌

 

 

有香港牌的固然是香餑餑,拿英國牌、澳洲牌和新加坡牌的也有幾大行業優勢:在銀行融資、國際仲裁、建築項目、離岸法(offshore practice) 領域中有特別的優勢。在香港市場上,英國牌和澳洲牌比美國牌更受歡迎。比起十年前,美國牌已經失去了它以往的優勢了。

持美國牌的資本市場業務的律師近年來會有些人心惶惶。由於香港資本市場大型項目變少,今年開始已陸續有幾名華爾街所的資本市場高級合伙人宣布離開,隨之而來是這些高大上所開始精簡團隊。同時,美國律所們為了降低開支,越來越多地採用扁平的工作模式(一個初級律師+合伙人),增加了市面上對普通話母語的律助(Paralegal, LegalManager)的需求,也提高了該類崗位的工作職責的要求(比如要求能撰寫)。

跨境併購方面,由於投資意願走低,大型投資項目減少,單宗交易的爭奪更加激烈,直接導致要價降低。筆者觀察,有大約不超過5個頂級美國所的M&A團隊依然忙碌,做着昂貴的項目,但更有一個趨勢是一些跨境項目的海外部分更多地由海外辦公室完成,使得美國所對增加香港辦公室里初級M&A 律師(1-3年級)的想法會非常審慎。

即便如此,持有美國牌的律師在私募併購、基金設立、美國證券法、債市等領域依然受歡迎,但律所更希望招一個在海外,比如紐約、倫敦的大所工作過2-3年的併購律師,而很難願意接納一個出身名校但缺法律所經驗的法學畢業生。

此外,筆者總結了一些內地背景在港最稀缺的執業領域及相應要求,僅供參考:

銀行融資類(偏好香港牌、英國牌、新加坡牌、澳洲牌執業者)

衍生品、結構性產品(香港牌、英國牌)

基金律師:私募基金設立律師,以及香港公募基金、對沖基金監管律師 (美國牌、香港牌)

資本市場上市合規律師 (香港牌、美國牌)

債權市場融資律師(香港牌、美國牌)

其他細分領域:香港勞動法(香港牌)、美國稅法及高凈值個人業務(美國牌、香港牌)、離岸法領域

 

法律獵頭掃描香港市場:什麼樣的內地律師受歡迎?
 

硬實力和軟實力

 

除了有牌,還要有實力。首先是硬實力,就是專業能力,即對自己執業領域相關法律的通曉和駕馭能力。簡而言之,就是能否回答客戶提出的法律問題,能否在已有的法律框架下提出有創意、有理據的方案,這需要一個律師作為律助大約2-3年的經驗,以及之後3-5年的執業經驗(應了一句中國人的老話:「吃蘿蔔乾要吃三年」)。硬實力,在香港市場,還包括英文撰寫能力,因為本土法律文件都以英文撰寫,要被主流認可、能與監管機構接洽的好律師,都需要好的英文。這方面的訓練,筆者認為可通過在英國所以及老牌的本土香港所獲得。

硬實力以外,還有軟實力。軟實力即除了能寫能改文件能回答問題外,還有能辨別機會、開拓資源以及社交的能力、拿deal的能力、和內地資源對接的能力,理解商業決策的能力、順應內地企業文化並在兩種文化環境下遊刃有餘的能力。軟實力未必能培養出來,更多是性格中的渾然天成的。內地背景律師的語言優勢不可小覷,近年來就也有不少海外背景的合伙人離開香港市場的情況,歸根結底,大概還是不懂和內地人做生意。

狄更斯在《霧都孤兒》里開篇說:「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 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香港市場的IPO盛世已經過去,大小律所單憑IPO項目就能簡單創收的時代已終結。如今競爭激烈,導致客戶轉而聘用多元化、更靈活性、費用更低的本地律師事務所,增加了對普通話母語且有香港牌律師的市場需求。

但香港因其金融市場的自由開放、高度法治依然處於亞洲金融中心的地位。應運而生的是,法律市場對熟悉銀行融資、基金業、高凈值個人業務、債券融資、離岸法、上市公司合規及收購的律師需求依然堅挺。香港的管理者亦在思考要更深入地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這也將帶動香港的涉外建築、項目融資及國際仲裁法的發展。希望每一個在香港奮鬥的律師們,都能在這最好的時代亦是競爭最激烈的時代里,尋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發揮優勢,越走越好。

 

 

 

最後,

以此文祝賀香港回歸20周年

 

 

 

法律獵頭掃描香港市場:什麼樣的內地律師受歡迎?
作者 / Eve

法律獵頭掃描香港市場:什麼樣的內地律師受歡迎?
 

作者在香港生活近十年,從事法律招聘事務近3年,如有交流,可聯繫作者個人微信:eveyaoyiwen

 

法律獵頭掃描香港市場:什麼樣的內地律師受歡迎?

Author: RyanBen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