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交易所2018年以2,864.97億港元的IPO募資總額排名全球第一。
一、港交所2018年上市情況
2018年香港新上市公司218家,較2017年的174家增加44家,上升25.3%;IPO募資金額為2,864.97億港元,較2017年上升122.9%。
二、港交所2018年新政 – 不同投票權架構
港交所,於2018年4月推出的不同投票權架構制度。隨後兩家「同股不同權」在香港上市:小米集團-W、美團點評-W,這兩家股票名稱的後綴都有W字母,W的意思是「Weighted Voting Right」(WVR),意為「同股不同權」。
在2018年9月26日遞交上市申請的比特大陸,也是以不同投票權架構的方式遞表。
三、港交所2018年新政 – 生物科技公司
港交所,於2018年4月開始允許未能通過主板財務資格測試的生物科技上市。截止至2018年12月31日,在香港遞表的生物科技公司,共有13家,5家已上市,1 家已通過上市聆訊,7 家還在上市處理中,具體如下:
上述這5家生物科技股票的名稱後綴都有B字母,還在上市處理中的 8 家(包括1家通過上市聆訊)的生物科技公司:
四、港交所2018年新政 – 第二上市
港交所,於2018年4月開始允許為全球在香港作第二上市的中資及國際公司設立新的第二上市通道。第一家在香港做第二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是2016年2月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百濟神州-B(06160.HK);
五、港交所2018年新政 – 新三板上市
2018年在香港遞交上市的新三板或前新三板企業,共有 14 家,截止至2018年12月31日,3 家已上市,1 家已通過上市聆訊,8 家還在上市處理中,2 家的上市申請失效,具體如下:
六、港交所2018年新政 – H股上市
2018年共有 16 家企業以發行H股的形式在香港上市,合計募集資金1,077.95億港元,佔2018年香港IPO募資總額的37.63%。其中的君實生物是第一家以「新三板+H股」形式上市的企業。
七、港交所2018年新政 – 一天8家上市、一天15家遞表等盛況
1、同一天(7月12日)出現 8 家公司同時掛牌上市的盛況;
2、同一天(7月3日)出現披露 15 家招股書的盛況;
八、出現6家延遲上市
2018年出現6家擬上市公司在獲得上市代碼後,取消或延遲上市。
7月,浙江蒼南儀錶(01743.HK)、電子交易集團(08036.HK)取消上市計劃。9月18日,浙江蒼南儀錶再次向港交所遞表,12月17日通過上市聆訊,擬於2019年1月4日於香港主板上市。
10月,Dominate Group(08537.HK)、OCC Cables(01791.HK)和潤利海事集團(02682.HK)等3家企業公告延遲發行,其中Dominate Group和潤利海事集團分別於12月11日、12月13日再次遞表。
12月,信義能源(03868.HK)取消上市計劃。
九、破發潮:2018年當年破發率為68.8%
2018年香港交易所205家(不包括介紹上市3家、GEM轉主板10家)新上市企業中,以2018年最後一個交易日收市價計算,共有 141 家跌破發行價,破發率68.8%;56 家收市價超過發行價,佔27.3%;8 家收市價與發行價持平,佔3.9%。
其中主板漲幅最高的為港亞控股(01723.HK),2018年全年漲幅達550%,GEM漲幅最高的為ISP Global(08487.HK),2018年全年漲幅達705.71%。
而主板跌幅最大的為江蘇創新(02116.HK),2018年全年跌幅達68.40%,GEM跌幅最大的為愛世紀集團(08507.HK),2018年全年跌幅達73.28%。
本文由Ryanben Capital原創,數據如有疏漏,敬請指正。轉載請註明出處,歡迎在文章底部留言。
版權聲明:所有瑞恩資本Ryanben Capital的原創文章,轉載須聯繫授權,並在文首/文末註明來源、作者、微信ID,否則瑞恩資本Ryanben Capital將向其追究法律責任。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或公眾號平台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
更多香港IPO上市資訊可供搜索、查閱,敬請瀏覽: www.ryanbencapital.com
新三板企業香港上市記:2018年遞表14家,3家上市、1家通過上市聆訊、8家還在上市處理中、2家申請失效
香港IPO上市申請失敗:被聯交所拒絕的39個案例匯總(2013-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