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2018年生物技術公司IPO回顧——規模最大、泡沫最多

2018年的生物技術公司IPO可謂是史上最大規模。截至12月8日,共有71家生物技術公司上市,募資總額高達83億美元(不包括服務公司和醫療器械公司的IPO)。近日,Nature子刊《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發文對2018年的生物技術公司IPO情況進行了回顧和分析點評。


Nature:2018年生物技術公司IPO回顧——規模最大、泡沫最多



1


IPO融資規模再創紀錄


近年來,資本的瘋狂湧入刺激了生物技術領域的繁榮。根據安永會計師事務所(Ernst & Young)的數據,上一次生物技術領域IPO峰值出現在2014年,88家生物技術公司IPO總額高達63億美元。而2018年,共有71家生物技術公司上市,募資總額高達83億美元,遠超2014年。2018年生物技術IPO平均每筆募集資金超過1.16億美元,而2014年均值為7300萬美元,增加了4300萬美元。


2018年生物技術公司IPO募資金額TOP10

Nature:2018年生物技術公司IPO回顧——規模最大、泡沫最多

註:產品研發階段為截至IPO時狀態


2018年通過IPO成功募資的生物技術公司有以下幾點值得關註:

 

1. 臨床前階段的生物技術公司扎堆

 

通過對2018年IPO上市的71家生物技術公司進行分析後發現,資本更偏愛產品處於臨床前階段生物技術公司。2017年有5家臨床前階段的的生物技術公司進行了IPO,累計募資金額為1.21億美元,而2018年增加為10家,募資金額合計接近13億美元,是去年的10倍。


2018年臨床前階段生物技術公司募資金額Top 3分別是基因治療公司Solid Biosciences、,基因治療初創公司Homology Medicine、紅細胞療法公司Rubius Therapeutics,其募資金額分別為1.44億美元、1.66億美元、2.77億美元。此外,在整個募資金額排名中,Rubius公司排名第5,該公司預計將於2019年初提交其首個用於治療遺傳性罕見病苯丙酮尿症的IND申請。


2. Moderna創下生物技術公司IPO募資規模記錄

 

Moderna可謂是2018年IPO中的老將,成立於2010年,比大多數IPO公司都要久。作為醫療行業估值最高的初創公司之一,Moderna今年的表現着實讓人意外,12月7日IPO中售出超過2620萬股股票,共計募資約6億美元,成就了生物技術行業史上最大的IPO融資案例,但是在IPO後一周內其股價下跌約18%。


Moderna致力於通過mRNA技術平台研發一類新型藥物和疫苗,利用人體本身的細胞功能預防甚至治療疾病。Moderna和包括Vertex 、阿斯利康和默沙東在內的很多公司建立了戰略聯盟,希望通過mRNA技術平台,為涵蓋傳染病、腫瘤免疫治療、腫瘤個性化疫苗、心血管疾病和罕見遺傳疾病等領域的21個候選藥物賦能。


3. 生物技術公司IPO上市速度越來越快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上市的生物技術公司中有20多家都是2014年之後成立的,成立時間不超過4年。這些公司從成立、獲得融資再到上市的速度之快讓人咂舌。這也表明,公眾投資者對初創製葯公司越來越熟悉。

 

但是,並非所有初創公司都是白手起家。其中一些初創公司擁有很多已經進入臨床階段的候選藥物,這些初創公司要麼是從大型生物製藥公司完全分離出來的,要麼在創辦時獲得了一些授權引進品種(license in)或進行投資組合。例如,Allogene Therapeutics於2018年10月IPO募資3.73億美元,公司的核心產品是由輝瑞公司授權的17個CAR-T細胞產品。在IPO前6個月,這家公司才剛剛成立,A輪融資3億美元,創始人是前Kite製藥公司的高管Arie Belldegrun和David Chang博士。在IPO前,輝瑞擁有Allogene四分之一的股份。

 

並非白手起家的另一家代表性公司是成立於2015年的Kiniksa Pharmaceuticals,這是是生物技術領域的又一位新貴,Kiniksa 在2018年5月的IPO中募資1.71億美元。Kiniksa在此前通過風險投資已募資超過3.2億美元,2015年成立後不久就從Biogen公司引進第一個藥物,單克隆抗體KPL716(IL-31抑製劑),治療特應性皮炎,處於臨床Ⅰ期階段。2017年,又從阿斯利康和再生元分別獲得類風濕性關節葯mavrilimumab、罕見病藥物rilonacept(Arcalyst)的品種授權。

 

通過計算,可以發現以引進授權新葯(license in)作為核心戰略的公司,在今年的IPO種平均募資1.67億美元,而自主研髮型初創公司平均募資1.28億美元,可見投資者更青睞於引進授權新葯的初創企業。



2


四大熱門領域

 

縱觀2018年的整個生物技術公司IPO盛況可以發現,mRNA療法、細胞療法、基因療法、新生抗原癌症疫苗這4大熱門領域備受資本的追捧。

 

分佈於這幾大領域的公司都榜上有名,如:

  • mRNA療法:Moderna、Translate Bio

  • 細胞療法:Rubius Therapeutics、Allogene Therapeutics、Autolus、Unum Therapeutics

  • 基因療法:Orchard Therapeutics、Homology Medicines、LogicBio Therapeutics、Solid Biosciences、MeiraGTx Holdings;

  • 新生抗原癌症疫苗:Neon Therapeutics、Gritstone Oncology。


2018年IPO的疾病領域分佈

Nature:2018年生物技術公司IPO回顧——規模最大、泡沫最多


另外,投資者在治療領域的偏好相當明顯——以腫瘤適應症為主。22家專註於腫瘤治療的生物技術公司在2018年IPO期間共募資28億美元。其中較為領先的非信達生物莫屬,2018年10月其在香港證券交易所IPO中募資4.21億美元。信達生物有7種正在開發的癌症適應症藥物,還有分佈在其他領域的一些候選藥物,如自身免疫病和眼科疾病。


雖然資本對於腫瘤治療領域更加偏愛,但是2018年IPO數額最高的疾病領域卻是傳染病。6家專註於傳染病的公司在2018年上市,平均籌資1.47億美元。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丙肝藥物研發公司歌禮製藥,該公司是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新規出台後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未盈利生物技術公司,7月IPO中募資3.99億美元。今年6月13日,歌禮自主研發的丙肝1類新葯達諾瑞韋鈉片(又稱丹諾瑞韋鈉片,商品名戈諾衛)獲得國家葯監局批准上市,這些資金為後期歌禮推廣新葯提供助力。瑞士公司Polyphor募資1.55億美元用於開發和商業化其先導化合物,用於假單胞菌感染的III期抗生素murepavadin。


罕見病領域和腫瘤治療領域基本持平。Orchard Therapeutics在罕見疾病公司中脫穎而出,於10月獲得2億美元IPO。

 


3


IPO上市後股價表現迥異

 

總體而言,在2018年進行IPO的生物技術公司中,絕大多數定價符合預期。只有6家公司超出了預測的IPO價格,8家生物技術公司的定價低於預期範圍。

 

包括Moderna以及2018年末首次亮相的Synthorx在內的幾家公司出售股票高於預期。與Moderna同日上市的Synthorx,通過出售1190萬股募資1.31億美元,高於預期的910萬股。該公司的癌癥候選藥物(由合成DNA鹼基對產生的新氨基酸組成的蛋白質)尚未進入臨床。


但是IPO之後的股價表現就有點「一言難盡」了。截至11月30日,2018年IPO上市的生物技術公司中只有不到一半的股價高於其發行價,中位回報率為-8%,平均回報率為9%。這兩個數字存在巨大差異,主要是因為以免疫調節抗體開發公司Allakos和腫瘤免疫療法開發公司ARMO Biosciences為代表的部分生物技術公司IPO後表現異常出色,拉高了平均值。


2018年IPO生物技術公司股價漲幅TOP10

Nature:2018年生物技術公司IPO回顧——規模最大、泡沫最多

註:產品研發階段為截至IPO時狀態


Allakos自7月IPO以來,上漲了227%。Allakos的主要候選藥物正處於中期臨床試驗,尚未公布數據,但該公司的市值自7月首次亮相以來穩步上升。投資者一開始就非常看好對Allakos,它是2018年IPO價格高於其預期範圍的少數股票之一,在IPO中出售820萬股,超過預期的600萬股。

 

ARMO Biosciences自1月IPO以來,上漲了194%。ARMO Biosciences公司專註於腫瘤免疫療法的研究,創新研發了具有專利的候選藥物,用以激活免疫系統而根除腫瘤。目前,已擁有幾種處於臨床前開發的藥物,比如抗 PD-1 檢查點抑製劑(AM0001),抗 LAG-3 檢查點抑製劑(AM0003),重組人類白細胞介素-15(IL-15,AM0015)和重組人白細胞介素-12(IL-12, AM0012)。其主推的藥物 Pegilodecakin (AM0010),一種長效的重組人白細胞介素-10(IL-10),備受禮來(Eli Lilly)的青睞。ARMO Biosciences在上市後4個月,就被禮來以16億美元高價收購。

 

當然,不是所有的投資者都能獲得豐厚的回報。生物技術牛市不會一直持續下去,臨床試驗的結果不理想、生物技術的安全性風險,乃至國家政策風向都會影響投資者的決策,即便如此,2018年生物技術領域募集到的龐大資金足以支撐未來幾年。

 

原文:Nature Review Drug Discovery. Boom: 2018’s biotech IPOs

作者:Chris Morrison

Author: RyanBen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