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过分相信境内外投行的“鬼话”,但资本规划还是要有的

作者 | 香港中置 曹磊

来源:香港中置资本CLC(ID:zzzbhk-IPO)

别过分相信境内外投行的“鬼话”,但资本规划还是要有的

“投行”——高大上的职业,在投行工作被赋予了还有一个高大上的称谓——大咖,而煤老板则是“土豪”

为什么会给投行工作的人叫大咖,而煤老板叫土豪?原因很简单,因为投行的人能给企业带来资金,带来投资人,而煤老板的钱是不会直接给企业的。

但是不要因为这一点,企业家就对投行盲目崇拜与过度期望,企业家需要理性的看待投行的“套路”!


1
  套路一:企业估值“套路”


企业最想要的就是找“牛X”的投行专家来帮助自己的企业高估值的融资。

别做春秋大梦了!

因为这是不可能的,真正干投行的人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只有“假”投行的“大咖”才会这么做,因为只是想赚你顾问费,而真正投行的职业是什么,好听点叫大咖,难听点叫——中介。

跟房产中介没有太大区别,区别就是投行业的从业人员极为专业,房产中介稍培训一下即可上岗,房产中介一面跟买房的人讲这房子多么多么好,一面跟卖房子的讨价还价,但是无论这么磨破嘴皮子,任何市场都有一样的规律就是——行业规则。

专业投行的人也一样——左手必须要帮助企业融到资金,右手还要帮投资人赚钱。两只手之间必须要相对公平,如果失衡就没有办法在行业里干了。

而投行真正能帮企业的就是按资本市规“游戏规则”——帮企业重塑企业商业模式与资本战略,辅导企业规范且快速得到资本市场投资人的认可,如果企业真的想未来有一天要进入资本市场,就必须听投行的建议,否则企业面对的可能将是永远融不到资


2
    套路二:上市就可以赚大钱了!


很多投行忽悠企业家去上市,让企业认为只要上市了就可以插上腾飞的翅膀。

——这绝对是鬼扯!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让很多企业家梦想着自己公司上市一套现就赚大钱了,对很多企业而言那叫一个爽!

殊不知就算你长的美,但也不要想的太美,为什么呢?

因为各位企业家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企业为什么要上市?上市公司到底有什么好处?高大上的说法是企业上市后就有一个融资平台,说低俗点上市公司就是企业发展当中融资的一个工具。

还是不明白吧,通俗点说就是央行可以印钞票,上市公司可以印股票,比方说上市公司看好一家值5个亿的企业,上市公司直接印5个亿的股票就把他收购了,现金呢?一毛没有,当然这不是唯一的并购方式,但这就是上市公司最大的好处,所以上市有一个高大上的名字叫融资平台

(编者按:在香港还是有可能的,只要公司够好、有投资者认可,是可以不断印股票、不断融资的,香港的行政干预相对比较低…倒是要注意的是,香港资本市场也有不少所谓的资本高手、“老千股”,就是通过不断印股票来割肉的…)

有人会问,那这样一来上市公司不就可以“为所欲为”,收购全世界了?

当然不是,因为在国内还有一个部门叫证监会,时而严,时而松的管着企业并购,如果正是严管期,哪就惨了,不准并购,不准融资,不准……。香港上市呢相对合理,主要就是行政干预低,政策环境宽松!


3
   套路三:投行忽悠你去科创板?
对于只有一两千万年净利润的中小企业来说,还是洗洗睡吧……,你还真以为科创板的创是中小型创业公司吗?

看一下科创板已公布的的企业定位:耳熟能详、科技含量高、具备一定规模……, 中小企业是不是该洗洗睡了!


总结:建议至少区域龙头企业或行业龙头企业还是可以考虑A股上市或科创板,毕竟自身“造血”功能强大。国内上市融资估值不一定高,但是上完市后股价还是很活跃的。

而对年1000万净利润以上至3000万左右的中小企业,传统制造业等还是建议去香港,因为A股你那点利润就不要想了,科创板呢,我只能说呵呵了,中小企业最好的方式就是先获得一个上市公司地位,然后通过并购的方式做大做强。


4
  套路一:做大了再上市,如果不够再并购几家


国内很多企业家接受的“上市培训”全是大型企业上市及并购案例,这让很多企业家认为上市是大型公司的事情,是以后(企业做大了)的事情,上市在企业家眼里就是一个梦想。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很简单,因为国内投行主要拿出来的成功案例全是符合A股上市条件的,虽然有一些中小型企业成功在A股上市的那也是“漏网之鱼”,其实上市并不是大企业的“专利”,只要企业家对境内外市场稍作全面的学习就一定会发现上市没有那么难

中小型企业只要前期规划好也可以上市,所以这一点上企业家不要走进误区。


5
  套路五:体量太小需要融资并购再上市


很多企业因为规模小,营业收入低就去靠融资扩张再上市,这个套路“害死”国内很多企业,为什么?

因为融资就会意味着对赌与承诺,一旦失败就意味着“倾家当产”,举个非常有名的企业失败案例——俏江南,A股上市失败导致企业都输给了投资机构,所以企业家千万不要设计不可控的资本上市路径,让自己“轻松”一点,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资本市场,先快速上市为准,要明白上市不是增加企业风险,相反是为企业发展降低风险


6
  套路六:上市前做大利润


这又是国内投行套路,个人建议在香港上市是不要这样做,这都是企业请教的顾问是国内投行出来的原因,这样会逼着企业上市前融资,融资就意味着什么我不用再次强调,但是我需要强调的是企业如果为上市冲刺业绩,那上完市以后怎么办?拔苗助长的道理懂不懂?

个人建议是业绩只要够交易所条件就可以,等上完市以后再把更漂亮的业绩“亮”出来,这样就等于把上市后市值管理的第一步已经做实了,对企业家本人及对投资人都会有一个非常好的结果。


7
  套路七:大企业一定要做资本规划


其实是大错特错的现论,为什么今天的投行服务与培训全是针对大企业,这是因为大企业已经具备基本上市条件,而小企业呢,小企业更要做企业战略的资本规划,我跟很多中小企业董事长交流过,交流完以后他们全都是一身“冷汗”,为什幺小企业必须要做资本规划,因为可以省钱,可以“救命”,可以不用“坐牢”,当然对应的就是也许还可以未来成为上市公司。

只有什么样的小企业不用做呢?除非你认为你的企业永远不会做大的企业,为什么这么说,原因一是现在国家税务总局用的“金税三期”升级版已在2018年7月1日正式上线,无死角监控,意味着你的公司所有违规动作全部存在税局的系统里,那么为什么现在企业没有事呢?这是因为你还“小”,税局的人“懒得”搭理你,其实是根本忙不过来,开句玩笑话说就是现在还“瞧不上你”,等你做大点试试,“新账老账”肯定跟你一块算。原因二就是企业的法律问题,很多企业在经营上都有法律问题,挪用注册资本金、超质经营等,但是这跟做资本规划有什么关系呢,当然有,因为原来很多民营企业财税法不规范,如果要上市规范的成本就太高太高了,而现在不一样了,国家财税法严格了,你根本就必须要规范,那么在规范的同时只要再做一件事情就可以了,那就是企业资本化的顶层设计,没有做好这一步将来都会成为企业上市前重大障碍,很多企业最后做调整时付出了大量金钱,很多上市与融资失败的案例告诉我们企业定要早做好资本规划,因为真的可以救企业一命,所以越是中小企业前期越早布局就越没有成本与风险。

我看过很多新三板挂牌企业,恕我直言,顶层设计结构无论是开始还是上三板后的资本性顶层设计结构真的是太太太~~~


总结:

建议一,中小企业早做资本规划;

建议二,让企业“轻松”一点,不要把自己逼的太紧;

建议三,企业必须规范,为以后作好一切准备,梦想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本文来源于香港中置资本CLC(ID:zzzbhk-IPO),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在文章底部留言。

版权声明:所有瑞恩资本Ryanben Capital的原创文章,转载须联系授权,并在文首/文末注明来源、作者、微信ID,否则瑞恩资本Ryanben Capital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或公众号平台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更多香港IPO上市资讯可供搜索、查阅,敬请浏览: www.ryanbencapital.com

相关阅读

2018香港IPO中介团队排行榜

2018年香港IPO百亿中介榜中榜

投行、律师、审计师,谁最有可能搞砸一个IPO?

一位资深董秘的真实故事:解密资本圈上市真相

老板故事:一个上市公司老板的心路独白

IPO上市破发,破发算什么,关键是要“活下去”?

香港IPO上市申请失败:被联交所拒绝的39个案例汇总(2013-2017年)

别过分相信境内外投行的“鬼话”,但资本规划还是要有的

Author: RyanBen

1 thought on “别过分相信境内外投行的“鬼话”,但资本规划还是要有的

  1. 这个中置资本和香港的上市保荐人创侨国际有限公司有关系吗?怎么LOGO猛一看好像哦,列的公司业绩很多都是创桥的,而且香港的地址留的也是创桥公司的地址,只是联系电话号码改了一个数字。另外,看这个中置资本网站的所谓原创文章,好“水”哦,好多基本的数据常识都写错,文章也感觉粗制乱造,比如它说香港的上市保荐人有300多家,这哪来的数据?自己去香港证监会网站一查就知道啊。个人感觉这个中置和香港创桥有关系的可能性极低,要是创桥有这么一家关联公司也是够丢脸的。。。

    瑞恩资本网站办得不错,资讯丰富,但小编最好把一下关,这种“李鬼”就不要放进来了。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