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在內憂外患下,交投持續不濟,周一總成交僅約679.24億元。交投萎縮下,證券經紀經營環境日益艱辛,香港交易所(00388)通告顯示,上周五至本周一的短短兩個交易日,連環接獲三家券商在該所停止營業的通知,令到年初至今自願停止營業的券商數目增至十四家,較去年全年總數的六家,增加1.3倍。
今年自願停止營業的券商數目明顯增加,當中由六月份起,已有多達十家券商自願停業。市場人士相信,香港社會動蕩已影響投資者信心,加上整體經濟萎縮,港股成交淡靜,預期陸續結業的經紀行會愈來愈多。
香港證監推關鍵風險指標
另外,香港證監會發出通函,有22傢具全球系統重要性的金融機構,被納入該會新推出的關鍵風險指標(KRI)平台的覆蓋範圍,轄下持牌法團必須每月、每季度及每年回答KRI調查問卷,藉此提交與其業務運作(例如財務資料)、操守問題及審慎風險承擔有關的資料。
KRI平台利用科技和數據分析工具,提升證監會的資料收集與分析能力,並與其他監察工具互補,藉以更有效識別和管理現有及新冒起的風險,有助該會對受不斷變化的環球市況所影響,並存在該會所識別到問題的國際企業進行監管。
香港證監會又表示,將不時優化該平台,並可能考慮擴大數據收集範圍及將更多的持牌法團納入覆蓋範圍,以加強其規管監察工作。
版權聲明:所有瑞恩資本Ryanben Capital的原創文章,轉載須聯繫授權,並在文首/文末註明來源、作者、微信ID,否則瑞恩資本Ryanben Capital將向其追究法律責任。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或公眾號平台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
更多香港IPO上市資訊可供搜索、查閱,敬請瀏覽:www.ryanbencapital.com
香港證監會、廉政公署聯合行動:拘3人,搜2家券商、2家上市公司、1家財經印刷公司
香港IPO上市申請失敗:被聯交所拒絕的39個案例匯總(2013-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