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股全流通呼聲再起,實現全流通對市場影響幾何?

來源 | 格隆匯

H股全流通呼聲再起,實現全流通對市場影響幾何?

日前,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巴曙松東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的白海峰在中國金融雜誌2019年底17期上發文《推廣H股全流通 提升資源配置效率》討論H股全流通問題。

H股全流通從來都是港股市場大家最期待的最重磅的制度突破,巴曙松此時的發文很快引發了市場的熱點關注,市場認為這或是有關於H股全流通窗口即將到來的預期吹風信號。

據中國金融雜誌,在該文中,巴曙松認為,從歷史背景、政策邏輯、改革目的和市場環境來看,H股「全流通」與A股權分置改革存在基本的邏輯差異。H股「全流通」對於已上市H股推動企業改革、強化資本市場功能、促進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均有着明顯的正面意義。

對於已通過H股上市的企業,H股「全流通」解決了內資股股東與H股同股同權、不同利的問題。

從中國金融政策的角度看,H股「全流通」可以為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新的平台和吸引海外資本的新機遇。

對於金融市場而言,H股「全流通」豐富了在香港上市中資企業的市場參與度,增加了市場的交易量與流動性。

從資產定價來看,三家試點公司的股價均在試點完成後出現明顯上升,顯示出境外市場對於H股「全流通」試點的認可。

而目前,隨着H股「全流通」試點已圓滿完成,H股「全流通」全面推廣條件已具備。

此外,巴曙松文末建議稱,為了充分發揮H股「全流通」帶來的積極效應,進一步促進內地和香港兩地金融市場的互動,H股「全流通」之後在資本流動限制上可以考慮適當放鬆。

首先,資金結算可以考慮以人民幣計價,從而緩解匯率波動問題。其次,近年來,離岸市場人民幣資產的投資屬性明顯提升,而且離岸人民幣產品趨於多元化,這為以人民幣計價的資金提供了好的投資途徑。基於此,監管者可以設立一定的額度,允許內資股股東變現資金投向香港的離岸人民幣資產。這一變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內資股股東變現資金的劃向問題,滿足股東資金在境外配置的需求,而且增強人民幣在海外金融市場的計價和結算功能,同時進一步提高離岸市場的人民幣流動性。

三家試點公司過渡平穩

回顧2017年12月29日,中國證監會正式表示,將會開展H股「全流通」試點,堅持積極穩妥、循序漸進的原則,以成熟一家、推出一家的方式,有序推進H股「全流通」。經國務院批准,中國證監會以聯想控股中航科工和威高股份3家上市公司作為試點,推進H股「全流通」的發展,並分別於2018年6月6日、6月15日和8月7日完成了試點。

三家試點公司的股價均在試點完成後平穩過渡,並且都取得了較好的正向股價波動收益,顯示出市場對於H股「全流通」試點的認可,並預期「全流通」對試點公司有着明顯的正面作用。

160家H股上市公司未流通內資股市值2.3萬億港元

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9月10日,港股市場共有 274 家H股公司,其中包括 114家為A+H公司,剩餘 160 家H股僅在港股上市。

在這160家H股中,合計有147家公司的非流通佔比超過50%,這意味這在所有的H股中,有過半公司的股權結構為非流通股為主。其中佔比超過80%的有10家,佔比在70%-80%之間的有高達73家,佔比在60%-70%之間的也有41家之多。

在這批160家「純H股」中,市值最大的前十大公司多為中字頭大國企,其中郵儲銀行、中國鐵塔和中國電信的總市值均超過了3000億港元,該三家企業的非流通股本分別佔75.5%、73.49%和82.85%,佔比明顯較高。中國財險的市值也超過2000億港元,非流通股本為68.98%。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這批160家未完成內資股轉換的H股中,其H股市值大約是9800億港元,若以當前H股股價估算內資股的市值,那麼這些公司未流通的內資股市值月2.3萬億港元,約佔目前港股市場總市值的7.1%,如果未來H股「全流通」全面推行,無疑會對港股市場帶來不小的影響。

不少H股公司醞釀回A,重慶農商行已獲核准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些「純H股」中,銀行股有多達17家,是佔比較高的板塊之一。

同時在這批「純H股」中,有部分公司也早有了「回A」的意思,當中不乏各大小銀行股。其中最引人關注的無疑為創下當時近兩年來全球最大IPO募資規模紀錄的郵儲銀行。在今年6月28日,中國證監會官網就披露了郵儲銀行A股招股書。

9月6日晚間,中國證監會發佈公告,核准重慶農商行A股IPO發行申請。這意味着,重慶農商行即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將成為第34家A股上市銀行以及全國首家「A+H」上市農商行,預計2019年內完成掛牌上市。公告顯示,重慶農商行本次擬發行不超過13.57億股,募集資金將在扣除發行費用後全部用於補充資本金,提高資本充足率。

此外徽商銀行、廣州農商行、哈爾濱銀行、盛京銀行、錦州銀行等也都宣布過回歸A股計劃,並且其中不少已經向證監會遞交了A股招股書。

投資者關心哪些地方?

對投資者而言,最為關心的無疑為三個方面:

一是H股全流通這種股權分置改革,到底有沒有相應的對價補償機制?畢竟現對於絕大多數企業來說,那些來自國有股或法人股和機構原始股的持股成本實在太低,一旦平價放開流通,對二級市場的股東來說可能無疑意味着巨大而不對等的持股成本差異。

二是H股全流通的到來會不會對股價造成重大衝擊?畢竟大多數公司的非流通股佔比遠比自由流通股還有多兩倍,這無疑意味着巨大的拋壓。

三是會不會導致標的公司的控股權出現轉變,從而改變公司的經營方向和策略,最終影響到公司的業績?因為股權全流通意味着將在多數情況下股權由市場來決定,這給了門外的野蠻人一些進場舉牌機會。

不過從此前成功試點的三家公司股價和股權結構變化表現較為平穩健康的結局看投資者以上的擔憂或有點不必要。而證監會已經明確強調,未來要堅持積極穩妥、循序漸進的原則,以成熟一家、推出一家的方式,有序推進H股「全流通」。因此不可能出現多隻個股同時推行H股全流通的改革,對於港股市場的增量供應來說,影響也將微不足道。

H股全流通必將共贏

事實上,H股全流通並非洪水猛獸,相反,對於優質的好公司來說,股權全流通意味着公司能更好的釋放資本的力量,提升公司的融資能力和管理層對公司治理效率,從而提升公司的估值水平。

對於投資者來說,這意味着未來他們的選擇可以更加心中有底,未來可能的回報也會更多。

參照此前的內地與香港的互聯互通機制推出後,H股公司在近幾年的市值與交易金額增速顯著加大,大多數投資者從中的回報遠大於以往。

這從一定程度上已經見證了H股的全流通在未來必將是一個共贏的局面。

版權聲明:所有瑞恩資本Ryanben Capital的原創文章,轉載須聯繫授權,並在文首/文末註明來源、作者、微信ID,否則瑞恩資本Ryanben Capital將向其追究法律責任。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或公眾號平台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

更多香港IPO上市資訊可供搜索、查閱,敬請瀏覽:www.ryanbencapital.com

相關閱讀

新三板投資者退出的路徑可能性之一:新三板+H股模式復盤及展望

H股全流通已具備全面推開條件,可以不搭紅籌架構了?

新三板企業香港上市記:遞表23家,6家上市、1家上市在即臨時叫停、2家申請失效、2家自行撤回、12家上市處理中(2019年4月10日)

新三板企業香港上市,中介機構都要換嗎?

IPO上市破發,破發算什麼,關鍵是要「活下去」?

港交所列不適合上市六大理由,去年拒絕IPO申請宗數增7倍

香港IPO上市申請失敗:被聯交所拒絕的24個案例匯總 (2018年)

香港IPO上市申請失敗:被聯交所拒絕的39個案例匯總(2013-2017年)

H股全流通呼聲再起,實現全流通對市場影響幾何?

Author: RyanBen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