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创业板IPO创7年最低,「啤壳」降至冰点

来源 | 明报

香港创业板IPO创7年最低,「啤壳」降至冰点


内地资金买少见少,去年仍非常活跃的「买壳」活动接近停顿,令近年成为「啤壳农场」、前称创业板的GEM霎时变成荒地。截至上周五(20日),GEM全年仅录得15家新公司上市,数量是近7年最少,同时该板块亦爆发逃亡潮,扣除年内17家上市公司获批转往主板上市,GEM实际上是「净流出」两家公司。有分析员认为,交易所对GEM欠缺长远的规划方案,是造成现状的主要原因。

过去两年可算是GEM的「黄金时代」,2017及2018年合共多达155间公司上市,占目前GEM上市公司总数高达四成;不过,港交所(0388)先在去年修例,收紧GEM转往上市的手续及要求,堵塞有意以较低成本「啤壳」、再转往主板上市的公司去路;今年收紧借壳上市规则,限制公司控制权变动后36个月内,不可建议出售大部分业务;加上去年开始推出的快速除牌制度,亦令业务不振的公司面对除牌风险,对货架上的壳股亦构成威胁。

内地资金收紧,壳股需求几消失

有熟悉壳股活动的证券界人士认为,港交所的措施是「办法总比困难多」,但最重要是过往作为壳股主要买家的内地资金被收紧,一下子需求接近消失,即使主板壳股亦乏人问津,GEM更难觅买家。他指出,目前仍有不少「壳股」继续申请上市,不过大部分是去年底至今年初启动的项目,「成本已经出咗,都要硬着头皮做落去」。

要观察市场上造壳活动变化,可以透过过往一向是啤壳「重灾区」、集资额较细小的建筑工程股上市规模略知一二。综合两年GEM及主板资料,去年两板共有31只小型建筑股上市,其中12只来自GEM。今年小型建筑股共计仅有17只,其中2只在GEM上市,总计吸纳资金约21亿元,不足今年新股市场集资额1%。

事实上,因市场近年已积累相当数量壳股,要消化「库存」仍需一段时间。今年虽仍有借壳上市个案,但已大幅减小,例如去年主板上市的泓赢控股(1735),挂牌约一年半后即由内地商人余竹云买下,改名中环控股,料未来业务亦会转型至内房发展,至于线圈制造商桐成控股(1611),今年则卖壳予内地数字货币交易所,改名火币科技。

业界:壳股上市数量,料续低水平

宏高证券投资经理梁杰文表示,近年壳股确实有减少趋势,但未称得上是「绝迹」,因仍有「蚊型」公司持续上市,相信背后是因为有公司已搭建好壳股架构、联络好承销商,因为「洗湿个头」仍要继续上市。不过他表示,未来一至两年壳股上市数量将维持在低水平。

至于生机不再的GEM板,梁杰文直言,交易所未能采取长期发展的策略,才令GEM落到今日的地步。他表示,现时GEM上市门坎亦不高,公司稍为「粉饰」就可上市,而料市场对GEM较差的观感未来仍将会继续下去。

版权声明:所有瑞恩资本Ryanben Capital的原创文章,转载须联系授权,并在文首/文末注明来源、作者、微信ID,否则我们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或公众号平台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更多香港IPO上市资讯:www.ryanbencapital.com

相关阅读

香港主板「壳价」跌幅高达75%,仍然难找到买家

港交所:发布借壳上市新规,十月份生效,拟遏制卖壳活动

中介机构选对了,上市就成功一半了:香港IPO上市中介团队排行榜 (2019年前三季)

香港创业板IPO创7年最低,「啤壳」降至冰点


Author: RyanBen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