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上市的8家內地醫療企業:2019年財報大PK

在香港上市的8家內地醫療企業:2019年財報大PK

隨着2019年年報的陸續發佈,我們將就在香港主板上市的7家內地醫療企業(截止至目前,在香港上市的內地醫療企業共有8家,和美醫療因為停牌尚未發佈年報,暫不進行分析)2019年的財務情況進行分析對比。

值得一提的是,復星醫藥(02196.HK)、環球醫療(02666.HK)這兩家香港上市公司2019年的醫療服務收入分別已達30.38億、20.47億,但在相應的總收入中所佔的比重都不太高,所以也沒有進行比較。

在香港上市的8家內地醫療企業:2019年財報大PK


01

盈利對比情況

在香港上市的8家內地醫療企業:2019年財報大PK


1. 營業收入表現

這7家醫療企業,2019年的平均營業收入為13.49億元。


營業收入排名前三的分別是華潤醫療(21.15億元)康華醫療(19.56億元)瑞慈醫療(17.26億元),營業收入最低的是弘和仁愛醫療(4.11億元)


就營業收入的增長率來看,這7家醫療企業的增長都為正數,平均增長率為23.9%。收入增長最多的是錦欣生殖醫療,增長78.8%;其他6家醫療企業的增長率都低於平均數,排名最後2家的增長率只有個位數,分別是弘和仁愛醫療(7.1%)華潤醫療(2.7%)

 

2. 毛利總額表現

7家醫療企業毛利總額平均值為4.42億元。


毛利總額排在前三的醫療企業分別是錦欣生殖(8.17億元,毛利率49.5%)華潤醫療(7.62億元,毛利率36.0%)瑞慈醫療(4.84億元,毛利率28.0%)


毛利總額低於平均值的醫療企業有4家,分別為康華醫療(3.89億元)新世紀醫療(2.61億元)康寧醫院(2.05億元)弘和仁愛醫療(1.74億元)


就毛利的增長率來看,毛利增長最多的依然是錦欣生殖醫療,增長97.7%,其主要原因是美國業務的併入及規模的擴大。毛利負增長的唯一一家是康寧醫院(-18.7%),主要是因為新開業自有醫院的床位使用率較低、根據醫保付費方式改革進行內部醫療服務結構調整、醫療機構網絡擴大帶來的顧員福利及開支大幅上升以及藥品控費導致藥品銷售價格下降。


3. 毛利率表現

這7家醫療企業毛利率平均值為33.6%。毛利率排名前三的醫療企業分別是錦欣生殖(49.5%)弘和仁愛醫療(42.3%)華潤醫療(36.0%)墊底的是康華醫療(19.9%)


02

股東收益對比情況

在香港上市的8家內地醫療企業:2019年財報大PK


1. 歸屬於母公司的凈利潤總額表現

這7家醫療企業歸屬於母公司的凈利潤平均值為1.41億元。排在前三的分別是錦欣生殖(4.10億元,歸母凈利率24.8%)華潤醫療(3.91億元,歸母凈利率18.5%)弘和仁愛醫療(1.51億元,歸母凈利率36.7%)瑞慈醫療新世紀醫療的歸屬於母公司凈利潤出現虧損、分別為-0.69億元和-0.27億元。

就歸屬於母公司凈利潤的增長率來看,只有3家取得正增長,其中弘和仁愛醫療(增長398.9%)錦欣生殖(增長145.9%)瑞慈醫療(增長28.5%),其他4家均為負增長:新世紀醫療(-164.0%)康華醫療(-55.8%)康寧醫院(-28.9%)華潤醫療(-9.3%)


2. 歸屬於母公司的凈利潤率表現

這7家醫療企業的平均值為11.8%。排在前三的醫療企業院分別是弘和仁愛醫療(36.7%)錦欣生殖(24.8%)華潤醫療(18.5%)

其中有2家歸屬於母公司的凈利潤率為負數,瑞慈醫療(-4.0%)新世紀醫療(-3.6%)


3. 每股收益表現

每股收益平均值為每股0.36元,排在前三的分別是弘和仁愛醫療(每股1.09元)康寧醫院(每股0.78元)華潤醫療(每股0.31元),而新世紀醫療瑞慈醫療則分別出現每股虧損0.05元和0.04元。

在香港上市的8家內地醫療企業:2019年財報大PK


4.  市值表現(以2019年12月31日計)

這7家醫療企業的平均市值為55.36億港元。市值排在前三的醫療企業分別是錦欣生殖(253.66億港元)華潤醫療(58.61億港元)弘和仁愛醫療(16.58億港元)

營業收入、利潤都在前三的錦欣生殖的市值超過平均市值近5倍,而康華醫療的市值最低、只有9.3億港元。


5. 市盈率表現(以2019年12月31日計)

這7家醫療企業的動態市盈率平均為61.27倍。動態市盈率排在前三的分別是新世紀醫療(233.42倍,股價2.79港元)錦欣生殖(83.56倍,股價10.42港元)康寧醫院(15.27倍,股價20.5港元),而瑞慈醫療弘和仁愛醫療則因為虧損不適用市盈率計算。


這7家醫院的靜態市盈率平均為39.82倍。靜態市盈率排在前三的分別是錦欣生殖(133.41倍,股價10.42港元)新世紀醫療(28.86倍,股價2.79港元)康寧醫院(16.83倍,股價20.5港元),而瑞慈醫療弘和仁愛醫療則因為虧損不適用市盈率計算。



03

資產及負債情況對比情況

在香港上市的8家內地醫療企業:2019年財報大PK


1. 資產總額表現

這7家醫療企業的平均資產總額為45.60億元。排在前三的醫療企業分別是錦欣生殖(89.41億元)華潤醫療(78.74億元)弘和仁愛醫療(44.55億元)

就資產總額的增長率來看,資產增長最多的是瑞慈醫療,增長72.3%。


2. 負債總額表現

這7家醫療企業的平均負債總額為16.86億元。負債總額排在前三的分別是瑞慈醫療(35.08億元)弘和仁愛醫療(26.37億元)華潤醫療(17.34億元)

就負債總額的增長率來看,瑞慈醫療的負債同比增長111.9%,遠超資產的72.3%增長值得注意的是錦欣生殖負債減少36.9%、而資產卻增長了36.3%


3. 凈資產表現

這7家醫療企業的平均凈資產為28.74億元。凈資產排在前三的分別是錦欣生殖(76.42億元)華潤醫療(61.40億元)弘和仁愛醫療(18.18億元)。凈資產最低的是瑞慈醫療(5.63億元)


4. 資產負債率表現

這7家醫院資產負債率平均為42.9%。資產負債率排在前三的分別是瑞慈醫療(86.2%)弘和仁愛醫療(59.2%)康華醫療(43.6%),資產負債率最低的是錦欣生殖(僅為14.5%)


5. 凈資產負債率表現

這7家醫院的平均凈資產負債率為144.4%。凈資產負債率當然是越低越好,從表現優秀角度看,排在前三的分別為錦欣生殖醫療(17.0%)華潤醫療(28.2%)新世紀醫療(52.1%)瑞慈醫療的凈資產負債率高達623.1%。


04

費用管理水平對比情況

在香港上市的8家內地醫療企業:2019年財報大PK

財務費用、管理費用、營銷費用和研發費用綜合體現醫院日常經營管理水平。數值越高,說明管理成本越不經濟。


因醫院業務的特殊性,其主要人員為醫生和護士,各項費用較低,尤其是研發費用,7家醫療企業中僅有3家有研發費用,分別是錦欣生殖(1,300萬元)新世紀醫療(400萬元)康寧醫院(100萬元)

1. 綜合費用表現

綜合費用排在前三的醫療企業分別是瑞慈醫療(7.02億元,費率40.7%)錦欣生殖醫療(2.96億元,費率18.0%)華潤醫療(2.71億萬元,費率12.8%)弘和仁愛醫療以0.88億元排名最後一位、費用最少。


2. 綜合費用率表現

這7家醫療企業的綜合費用率平均值為21.4%。排在前三的分別是瑞慈醫療(40.7%)新世紀醫療(29.3%)弘和仁愛醫療(21.4%)低於平均值的4家,其中華潤醫療康華醫療費率最低,均為12.8%。


05

門診人次數及住院人次數對比情況

 

在香港上市的8家內地醫療企業:2019年財報大PK

1.  門診人次數表現

這7家醫療企業中有6家是以門診人次數計,平均為195.17萬人次。表現排在前三的分別是華潤醫療(878.09萬人次)康華醫療(175.33萬人次)瑞慈醫療(39.59萬人次)。由於錦欣生殖未披露門診人次數,未計入該項統計。


2. 住院人次數

7家醫療企業中5家披露了住院人次數,平均為9.2萬人次。表現排在前三的分別是華潤醫療(25.24萬人次)弘和仁愛醫療(9.3萬人次)康華醫療(7.56萬人次),其中康寧醫院未披露住院人次數,而是以住院床日數(186.59萬)披露的。康寧醫院錦欣生殖未公布相關數據,未計入該項統計。


版權聲明:所有瑞恩資本Ryanben Capital的原創文章,轉載須聯繫授權,並在文首/文末註明來源、作者、微信ID,否則瑞恩將向其追究法律責任。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或公眾號平台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

更多香港IPO上市資訊:www.ryanbencapital.com

相關閱讀

在香港上市的22家物業管理公司:2019年財報分析對比

在香港上市的14家閩系房地產企業:2019財報大盤點

在香港上市的16家「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 2019年財務數據大PK

在香港上市的25家內地教育企業:2019年財報對比

衝刺IPO,民營醫院你準備好了嗎?

香港 IPO中介機構排行榜 (過去24個月:2018年4月-2020年3月)

在香港上市的8家內地醫療企業:2019年財報大PK

Author: RyanBen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