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制下中概股企业回归观察系列 | 第一篇:中概股私有化新浪潮


来源 | 华泰联合证券

注册制下中概股企业回归观察系列 | 第一篇:中概股私有化新浪潮


2015-2016年期间,中概股掀起过一波私有化回归A股的热潮,比如分众传媒、三六零、如家、药明康德、迈瑞医疗等;但这波浪潮后美股市场中概股私有化数量明显减少。2019年下半年起至今,中概股(尤其是香港市场)私有化数量有上升的趋势。2019年至今,香港市场宣布的私有化交易约20单,其中绝大部分出现在2019年6月以后;而2016年至2018年期间宣布私有化的香港上市公司合计约25家。2019年至今,美股市场宣布私有化的中概股公司也有8家。(数据来源:华泰联合证券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2018年以来,A股资本市场持续不断进行深化改革,推出了科创板并实行注册制,目前也在积极推进创业板注册制的改革。本文从改革背景出发,讨论政策上对中概股回归的支持以及中概股私有化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注册制下中概股企业回归观察系列 | 第一篇:中概股私有化新浪潮


注册制下中概股企业回归观察系列 | 第一篇:中概股私有化新浪潮
注册制下中概股企业回归观察系列 | 第一篇:中概股私有化新浪潮

注册制改革有利于中概股回归


注册制下中概股企业回归观察系列 | 第一篇:中概股私有化新浪潮
1、符合A股上市条件企业增多
科创板注册制下的上市审核标准包容性强,允许亏损企业、同股不同权以及符合条件的红筹企业上市等,解决了科创企业的众多痛点问题。泽璟制药是第一家亏损企业挂牌科创板的公司;华润微电子是首家保留红筹架构且以境外公司发行股份在科创板挂牌的公司。

创业板改革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若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在科创属性以及行业属性上提供比科创板更高的包容性,那符合A股上市条件的中概股数量将更多。


注册制下中概股企业回归观察系列 | 第一篇:中概股私有化新浪潮
2、回归A股流程更短
一般情况下,科创板的审核周期最长不超过6个月。对于中概股企业而言,回归A股时间表大幅缩短,时间进度的可预期性也大幅提升。符合相关条件的红筹企业可以免于拆除红筹架构直接发行,更节省了拆除红筹架构以及业务重组的时间成本。

注册制下中概股企业回归观察系列 | 第一篇:中概股私有化新浪潮
3、具有核心技术的企业估值高

具有核心技术的公司在境内目前属于受追捧的投资标的,目前科创板估值水平显著高于A股其他板块以及境外资本市场。华熙生物于2017年11月完成港股私有化,私有化对应估值约54亿港元,对应市盈率约23倍。2019年11月华熙生物在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总额约23.7亿元,发行市盈率为54.6倍。截至2020年4月19日,华熙生物的总市值约400亿元。(数据来源:华泰联合证券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注册制下中概股企业回归观察系列 | 第一篇:中概股私有化新浪潮
注册制下中概股企业回归观察系列 | 第一篇:中概股私有化新浪潮

私有化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注册制下中概股企业回归观察系列 | 第一篇:中概股私有化新浪潮
1、美股与港股常见的私有化形式
在美股市场,常见的私有化方式为长表合并(Long-form Merger,如下图所示)。参与私有化的原股东与新投资人成立若干SPV,并由Merger Sub与上市公司合并,退出股东取得私有化对价,上市公司作为存续主体成为Parent的全资子公司,完成私有化。

美国上市公司的私有化流程中收购方和公司均需满足证券法下的相关披露义务,内容包括收购对价及收购资金的来源、收购方对于公司及其业务的交易后计划、收购条件对少数股东是否公允、财务及法律顾问的意见和评估等。

注册制下中概股企业回归观察系列 | 第一篇:中概股私有化新浪潮

在港股市场,以红筹公司为例,常见的私有化方式为协议安排和要约收购。参与私有化的股东直接向退出股东支付私有化对价,完成私有化。


香港上市公司私有化流程需要遵循香港证监会的收购法则,以及与私有化交易有关的就上市公司披露内幕消息和内幕交易及可能的其他市场失当行为等内容的相关规定。


注册制下中概股企业回归观察系列 | 第一篇:中概股私有化新浪潮

注册制下中概股企业回归观察系列 | 第一篇:中概股私有化新浪潮
2、私有化融资

融资的确定性是私有化交易里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根据香港证监会的规定,在发出要约前需要由财务顾问或另一适当第三者发出的确认,证实要约人具备应对要约全部接纳时所需的充足资源。在美股市场中概股通常采用的长表合并方式下,签署《合并协议》前,上市公司特别委员会也会基于交易确定性要求收购方出示落实资金安排的相关证明。


另一方面,中概股的收购方通常为境内机构,私有化融资通常涉及资金出境问题,私有化所需资金金额较大,因此除了及时获得商务部门及发改部门的境外投资备案外,在实际操作中需考虑外汇兑换所需时间、期间的汇率波动风险以及资金准备过程中的信息保密问题。在过往案例当中,为确保私有化资金在境外能够足额及时支付,需要积极寻求具有跨境联动经营优势以及牵头组建银团能力的金融机构的支持。另外,在资金跨境方面,通常由银行采用境外贷款、跨境直贷及内保外贷等方式实现境外融资。


注册制下中概股企业回归观察系列 | 第一篇:中概股私有化新浪潮
 

在港股市场,直接收购方式下的相关私有化贷款需要由参与私有化的股东将来从公司取得股息红利后或另行筹措资金偿还。在美股市场,长表合并方式下私有化贷款最终由境外控股公司承担,因此,后续可考虑通过内部融资安排进一步将境外私有化贷款“下沉”至境内运营公司,实现利息在税务上有效的抵扣。


注册制下中概股企业回归观察系列 | 第一篇:中概股私有化新浪潮
3、股东沟通



 
港股市场:


注册制下中概股企业回归观察系列 | 第一篇:中概股私有化新浪潮

以红筹公司为例,若采用要约方式实现私有化,需收购超过90%以上股份才能够实施强制挤出机制,收购剩余少数股权;若采用协议安排方式实现私有化,则股东大会需要获得除要约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外的出席股东75%的赞成票,且反对票不能超过全体无利害关系股东的10%,除此之外还需遵守上市公司所在当地法律法规的要求,如“数人头”的条件。由于港股私有化交易通过条件相对较高,一般情况下要约价格会较市场价有一定幅度的溢价,以争取小股东支持。从过往交易看,港股私有化溢价水平中位数约在30-50%。


 
美股市场:


注册制下中概股企业回归观察系列 | 第一篇:中概股私有化新浪潮

私有化交易常见的溢价水平为20%~30%。采用长表合并方式下,上市公司董事会将成立特别委员会代表非关联股东就《合并协议》与收购方进行谈判。同时,签署《合并协议》后,相关私有化交易需要通过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审议。对于注册在开曼群岛的公司,需要在股东大会上获得三分之二以上股东投票通过;对于注册在美国特拉华的公司,需要在股东大会上获得50%以上股东投票通过。同时,董事会特别委员会也可能会就非关联股东投票比例、反对股东比例、反向分手费等问题与收购方进行谈判。


注册制下中概股企业回归观察系列 | 第一篇:中概股私有化新浪潮
4、税务考量

税负成本是公司进行私有化时的重要成本因素之一,而且私有化通常伴随着后续的重组兼并或重新上市,因此私有化架构亦对投资人后续安排的税负成本产生影响。


以红筹架构在美国或中国香港上市的公司通过上述方式进行私有化时,涉及的中国税务问题主要为以下两个方面:


注册制下中概股企业回归观察系列 | 第一篇:中概股私有化新浪潮

退出股东是否涉及间接转让中国公司股权征税的问题

由于红筹架构下中概股上市公司的资产主要为中国境内资产或股权,各退出股东(包括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投资人)间接转让中国境内公司股权的情况需要关注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7号(“7号公告”)的影响。对于一级市场非居民投资人,在判断7号公告影响时的核心问题是被私有化的上市公司是否具有充足的商业实质。虽然截至目前尚未发现上市公司被认为不具有商业实质从而导致股东被穿透征税的公开案例,但不排除税务机关质疑某些上市公司的实质从而对股东征税的可能性。如果税务机关认为上市公司缺乏充分的经济实质(如承担的功能风险不足、资产或收入绝大部分来自中国境内等),则一级市场投资人在私有化退出时可能会产生中国纳税义务。而对于二级市场的非居民投资人,通常符合7号公告的安全港规定,应可以豁免其中国纳税义务。


注册制下中概股企业回归观察系列 | 第一篇:中概股私有化新浪潮

私有化后的股权投资成本确认问题(即未来处置股权时的税基确认)

对于私有化中通过换股(Rollover)方式继续持股的私有化股东,或者支付现金对价进行私有化的原股东或新投资人而言,私有化价格是否可以作为下一次间接或者直接转让交易的税基,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不同的解读,对股东及投资人后续退出或者减持的税负成本影响重大。公司应该在实施各项安排前了解相关的税务处理口径,以便估计整体的税务交易成本。我们在后续的文章中也会做相关的探讨。


注册制下中概股企业回归观察系列 | 第一篇:中概股私有化新浪潮
 

另外,针对H股上市公司,也有通过吸收合并的方式完成私有化的案例,例如2019年积塔半导体以吸收合并的方式私有化先进半导体。从中国税务角度,由于H股上市公司实际上是注册在中国境内的公司,其私有化过程中的税务影响和红筹公司不同。在H股私有化时退出的非居民股东可能可以按照所在国/地区与中国的税收协定获得参股豁免,从而无需在中国纳税;居民股东则应该按照国内有关规定缴纳所得税或享受免税优惠。继续持股的股东或者新投资人以其股权投资成本(包括初始投资及私有化价格)作为下一次转让交易的税基,较红筹架构私有化的税务确定性更高。



注册制下中概股企业回归观察系列 | 第一篇:中概股私有化新浪潮
注册制下中概股企业回归观察系列 | 第一篇:中概股私有化新浪潮

私有化成功后的后续安排


私有化完成后,公司通常需要考虑红筹架构拆除、原有员工持股平台拆除或股权激励安排衔接、内部业务和架构重组等一系列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商业、法律、财税等方面的规划。特别是未来计划在A股市场发行的企业,需特别关注审核中监管部门关心的业务、财务和法律问题,以确保私有化后在A股成功上市。


相关问题,我们将在后续文章中作进一步讨论。


注册制下中概股企业回归观察系列 | 第一篇:中概股私有化新浪潮

联系我们


林俊健 

华泰联合证券 业务八部 联席主管、执行总经理 

电话:+86 755 8249 2030 

邮箱:linjunjian@htsc.com


彭海娇

华泰联合证券 业务八部 副总裁

电话:+86 755 8249 2030 

邮箱:penghaijiao@htsc.com


李一源

毕马威中国 税务业务发展主管合伙人

电话:+86(20)3813 8999

邮箱:lilly.li@kpmg.com


何莹

毕马威中国 并购重组税务合伙人

电话:+86(20)3813 8623

邮箱:fiona.he@kpmg.com


周蕊

金杜律师事务所 深圳办公室 合伙人

电话:+86 755 2216 3318

邮箱:zhourui@cn.kwm.com


王宇

金杜律师事务所 香港办公室 注册外地律师(纽约)

电话:+852 3443 1150

邮箱:Yu.Wang@hk.kwm.com


赖旻

招商银行广州分行战略客户部 上市公司及战略新兴部门总经理

手机: +86 (20) 8852 5746

邮箱: mlaiuk4@cmbchina.com


所得

招商银行广州分行 国际业务中心总经理

电话:+86(20)3899 9936

邮箱:suode@cmbchina.com



版权声明:所有瑞恩资本Ryanben Capital的原创文章,转载须联系授权,并在文首/文末注明来源、作者、微信ID,否则瑞恩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或公众号平台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更多香港IPO上市资讯:www.ryanbencapital.com

相关阅读

美国《平等法案》如果通过,中概股将何去何从?「港交所」或成最大赢家!

美国SEC、PCAOB联合声明:警示投资风险,审慎投资中概股

中概股的港股回归 | 为什么,怎么回?

香港 IPO中介机构排行榜 (过去24个月:2018年4月-2020年3月)

注册制下中概股企业回归观察系列 | 第一篇:中概股私有化新浪潮

Author: RyanBen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