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人/談從炎(證監會中證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前世界銀行高級經濟學家)
中概股企業在香港二次上市,是為了打造多元融資渠道、分散風險
Q:網易、京東等為何回港上市?中概股回歸港股上市,主要基於哪些考慮?
談從炎:目前,不少中國企業在海外市場上市,這些企業股票通稱中國概念股,也就是現在社會上比較關注的中概股。據統計,不包括香港上市的,在境外上市的中國企業現有379家,總市值達13.5萬億元。美國是中概股主要市場,有252家在美上市,市值達1.8萬億美元,約合12.6萬億人民幣,佔到海外中概股總市值的九成以上。
最近一批中概股回歸香港,在香港市場第二次發行股票,稱為「第二上市」。這個現象反映了這些企業打造多元融資渠道的商業需求。企業上市,重要目的是融資,為了企業的持續經營或做大做強募集大量資金。這批中概股企業在香港二次上市,使他們可以在美國、香港兩個市場募資,實現了融資渠道的多元化。這背後的考慮,一是能募集更多資金支持企業發展,二是增強了融資渠道方面的安全性。
從近期中概股香港二次上市的情況看,這些企業成功募集了大量資金,為日後發展擴寬了空間。這也得益於香港市場投資者對這些企業的認可。一方面,區別於首次上市的企業,這些二次上市的企業已在美國市場證明其自我價值,所以香港市場投資者願意買他們的股票。另一方面,近年來中國內地資金已成為港股市場的重要資金來源,國內投資者對這些企業的業務情況比較熟悉,尤其是業績好、規模大的中概股更能輕鬆獲得更高的估值,也壓低了股票發行融資的成本。此外,香港已經擁有了成熟的二次上市機制與成功先例,對企業而言有章可循,不確定性也較低。6月11日網易在港上市,首發募資211億港元,目前在香港股市市值近4200億港元,已經超出了它在美股的市值。它的招股書說明,計劃將所募集資金的45%用於全球化戰略及機遇,45%的資金用於豐富及提升網易的創新內容,剩餘10%資金用於一般企業用途。京東此次赴港上市,所募集的資金將用於投資以供應鏈為基礎的關鍵技術創新,以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提高運營效率。
在香港上市還可以降低融資渠道方面的風險。在海外市場上市,不可避免會受到所在國社會政治大環境的影響。近期中美經貿摩擦等一系列事件,造成了投資者對在美上市的中概股擔憂情緒升溫,造成了許多美國中概股估值下滑,對這些企業在美融資帶來了不利影響。雖然美國相關部門表示,不會限制中國企業赴美上市融資,但預計美國監管持續收緊和總統大選前政治局勢不穩帶來的不確定性仍將持續一段時間。這個時點上,保障融資渠道的安全性對企業來說愈發突出。做出香港二次上市的選擇,「不將雞蛋放一個籃子里」,是符合大型企業分散風險的商業邏輯的。
香港資本市場的兩大優勢:受到國際機構和資本認可,又了解中國企業
Q:如何看待這一波中概股「迴流潮」?香港資本市場的獨特吸引力在哪裡?
談從炎:首先,這個現象的出現得益於近年來香港市場競爭力的提升。企業選擇在哪裡上市,要綜合考慮上市目的地市場的多種因素,包括市場的估值高低、資金容量、包容性、便利性、認可度及法制環境等等。美國資本市場是不少互聯網公司、新經濟公司的上市首選地,國內最早的一批互聯網公司新浪、網易、搜狐等均選擇赴美上市。過去十年赴美上市熱情不減,包括阿里、京東、拼多多等互聯網企業紛紛登陸美國市場。一個關鍵因素是因為美國市場長期以來對這些新業態的包容度是最高的,尤其是允許此類公司「同股不同權」的特殊股權安排和VIE(協議控制)的公司架構。2018年4月,港交所發佈上市新規,放開了對「同股不同權」和VIE架構的限制,同時允許以大中華為業務重心的公司在港實現第二上市,為在美上市的大型中概股企業回歸港股二次上市掃清了制度障礙,相關規則的豁免和簡化也大大縮短了上市時間。香港市場有了這方面包容度的提升,自此便對美國中概股企業第二上市打開了大門,才有了去年阿里巴巴在港二次上市,以及今年以來的這波港股第二上市潮。
其次,長期以來作為聯通內地和全球資本的樞紐,香港的市場具備不少獨特優勢。一是國際機構和資本認可。中概股的投資者很多都是國際機構和國際資本,二次上市的選擇也需要考慮股東和投資者的認可程度,而香港市場作為全球最為成熟、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市場之一,自然是許多金融機構和投資者的首選。二是了解中國企業。市場對企業情況的掌握越深入,就越能更加充分發揮價格發現的功能,讓企業得到更好的估值,獲得更大的流動性和融資機會。香港市場與內地密不可分,多年來內地企業活躍於香港股市,市值已佔到七成。不少金融業務是緊緊圍繞着這些企業開展的。反觀美國市場,由於海外投資者對中國企業的商業模式和品牌價值不盡了解,大多中概股難以獲得高估值。數據顯示,200餘家美國中概股中,超過半數企業出現過股價跌破發行價的現象,還有大量小市值中概股市場交易低迷、關注度較差、估值折讓。由於在美估值低,在美中概股曾經掀起一波主動私有化退市的熱潮,先後有約40家中概股宣布私有化,包括分眾傳媒、360、巨人網絡等。
Q:此前已經回歸港股的中概股表現如何?
談從炎:總的來看,回歸港股的中概股巨頭融資表現強、股價表現佳。在2018年4月港交所發佈上市新規後,已有3家美股上市中概股公司在香港上市。2018年8月,百濟神州實現港股上市,成為港交所上市新規之後首家上市的中概股;2019年11月,阿里巴巴正式在港股掛牌,從發佈聆訊資料到上市僅花了10個工作日,並以1012億港元創下當年全球以及港交所9年來最大規模IPO。目前,阿里巴巴港股市值達到4.55萬億港元,和其在美股的市值相當,股價較發行價上漲了約20%。2020年6月11日,網易在港上市,首發成功募資211億港元,目前港股市值近4200億港元,已經超出了它在美股的市值。
中概股企業境內發行上市的「最後一公里」已打通
Q:隨着更多中概股回歸港股,下一步它們會登陸我國A股市場嗎?
談從炎:近期中概股企業境內發行上市的「最後一公里」已打通,允許中概股多種渠道登陸A股市場。自2018年以來,監管機構已在制度層面推動多項改革,為註冊地在境外、主要經營活動在境內的紅籌企業(包括中概股)登陸A股掃除障礙,其中核心就是允許紅籌企業通過存托憑證(CDR)或發行股票的方式在A股上市。今年4月30日,證監會發佈《關於創新試點紅籌企業在境內上市相關安排的公告》,降低境外上市紅籌企業回歸境內上市的門檻,確定存在VIE架構的紅籌企業在相關主管部門審批的前提下可回歸A股。6月5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對紅籌企業在科創板上市作出了針對性安排。6月12日,深圳證券交易所也發佈一系列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的相關業務規則及配套安排,其中就明確了紅籌企業的各項針對性制度,包括發行上市條件、證券特別標識、退市指標適用等多個方面。這些措施的推進,意味着中概股企業回歸A股的大門已經打開。
中概股回歸將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Q:中概股回歸是否有助於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一個穩定的資本市場,對香港意味着什麼?
談從炎:中概股回歸會進一步鞏固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從國際金融中心的核心指標籌資金額來看,港交所曾在過去11年里7次摘得全球首次公開發行(IPO)募資額桂冠。去年香港IPO募資規模蟬聯全球第一,其中阿里巴巴一家上市募資就達1012億港元,佔到港股全年融資和的30%以上。前幾天網易成功登陸港股,募資211億港元,京東也計劃在港上市募資約300億港元,會是今年以來港股募資規模最大的兩筆IPO。近期中概股「回歸潮」帶來的優秀業績和對香港股市的長期看好,也推高了港交所的股票價格,使其自4月以來持續上行逾25%,創下歷史新高。大型中概股公司回歸示範效應的持續發揮,將會吸引更多中概股企業回歸。由於港交所對第二上市設立了門檻,要在成熟市場連續上市滿兩個財年,還要有至少超過400億港元的市值,能夠回歸的中概股企業大都是經過成熟市場考驗的績優股,他們將成為香港股市的中堅力量,這有利於香港市場的長期發展。
大型中概股的回歸,還將優化港股行業結構、活躍交易、提升估值、增強市場的長期競爭力。今年5月,香港恒生指數宣布將納入同股不同權公司、第二上市公司。阿里巴巴、網易等互聯網頭部企業未來納入股指,將提升恒生指數中新經濟企業的比重,會便利更多長期看好新經濟的投資者投資港股。此外,阿里巴巴、網易、京東上市當日都推出相關的期貨及期權產品,與股份相關的衍生權證可於該股份上市當日掛牌,豐富了投資者的選擇和風險管理工具。近日,港交所與國際著名指數公司MSCI(明晟)達成協議,未來十年推出一系列MSCI亞洲和新興市場指數的期貨及期權產品,將助力香港成為亞洲衍生品中心和風險管理中心,也表明了國際金融機構對香港資本市場地位的認可和長期持續看好。
一個穩定發展的資本市場對香港來說意義巨大。資本市場可以說是香港在國際上最為著名的名片。目前,香港股票市場市值全球排名第五,上市公司近2500家,總市值約5萬億美元,相當於香港GDP的130%。香港市場高度國際化,境外投資者佔比超過40%。資本市場也在香港經濟中起到中樞的作用。金融服務業是香港的頭號支柱產業,每年對GDP的貢獻率佔比20%。資本市場的穩定關係到香港經濟的繁榮穩定。比如亞洲金融危機時,金融市場的動蕩導致了資本大進大出,匯率震蕩,傳導衝擊了整個香港經濟,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投資者看好香港資本市場,是因為香港自身的獨特優勢短時間內不會改變,內地經濟長期向好的格局也不會改變
Q:您如何評價香港國家安全立法實施以來的市場反應?
談從炎:香港國家安全法立法消息對香港市場帶來了一些短期影響,但近期市場韌性增強,已經總體趨穩。5月21日晚,香港國家安全立法消息宣布,次日恒生指數下跌超過5%,投資者情緒出現了一些波動。隨着香港國家安全法正面解讀聲音的增多,投資者緊張情緒階段性緩和,之後5月27日和29日美國政府威脅將取消香港特殊待遇,恒生指數僅小幅下調;接下來的一周恒生指數上漲近8%,反映投資者預期趨於平穩。
長期看,香港國家安全立法將有力維護香港的長治久安和社會穩定,有利於香港金融市場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2019年年中以來,本土暴力事件持續不斷,嚴重損害了香港國際聲譽,訪港旅客大幅減少,投資連續下滑,拖累香港經濟進入衰退。香港國家安全法的推出,將有力遏制暴力事件,恢復社會秩序,改善香港的營商環境和法治環境,穩定投資者預期,吸引國際上尤其是內地旅客重返香港。社會穩定是香港各行各業發展的基本前提,對香港的支柱產業金融業和旅遊業的發展是尤其重要的。
Q:最近,不少投資者都表示「對香港資本市場很有信心」,您對此怎麼看?這和大陸對香港的支持以及香港金融市場與內地市場的互聯互通有多大關係?
談從炎:香港資本市場發展到今天,能夠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一方面是基於自身長期積累的優勢。「一國兩制」框架下,香港擁有全球一流的營商環境,包括優質的法治環境、高效的監管體系、高層次的國際化專業人才隊伍,還是全球資金自由港,兼有穩定的匯率、超低的稅率,這些優勢是在長期發展和國際競爭的過程中不斷淬鍊和健全的,為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面是因為背靠着高速發展的廣大內地市場。隨着我國改革開放的推進,內地經濟起飛,企業融資和「走出去」需求快速增大。香港正是抓住了這一歷史機遇,憑藉「國家所需、香港所長」的定位和自身優勢,成為了連接內地和海外的金融樞紐,取得了長足發展和進步。從上世紀90年代起,第一家內地企業赴港上市,2000年以後內地企業加速赴港上市,截至目前累計有1261家企業在港上市,數量佔據半壁江山,市值超七成,成交量更是超過八成。
提到對香港資本市場的信心,也是建立在這兩點認識上的:一是香港自身的獨特優勢短時間內不會改變;二是內地經濟長期向好的格局也不會改變,將進一步支持香港市場的發展。
說到市場互聯互通,不得不說內地與香港市場一直以來維持着一種「互利雙贏」的關係。內地對香港金融市場的支持是有目共睹的,有力支撐了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無論是97年亞洲金融危機, 2003年非典疫情,亦或是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內地都在關鍵時刻給香港提供支持。從我國A股市場與香港股市的互聯互通看,自2014年滬深港通機制開通以來,內地資金通過港股通累計流入香港股票市場超過1萬億人民幣,為香港股市注入了大量資金,提升了市場活躍度,內地投資者交易佔香港股市成交量超過10%。今年3月,國際市場大幅震蕩,在全球美元流動性緊張的背景下海外資金流出香港,但是滬深港通的內地資金逆市流入香港股市近1300億元,創開通以來單月最高流入金額,為香港金融市場應對外部衝擊提供了內在穩定力量。
同時,香港市場長期以來滿足了內地企業的大量股票融資需求,使其獲得國際資金和經驗,有力推動了企業做大做強。滬深港通開通以來,也為內地的投資者拓展了投資的空間。隨着中概股中我國互聯網頭部企業回歸香港上市,內地投資者未來也將能夠通過互聯互通等機制分享到新經濟企業成長的市場紅利。
只有內地好,香港才能好
Q:全國人大依法決定進行涉港國安立法,香港在國家發展大局中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如何進一步鞏固和發揮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作用,可否談談您的觀察和思考?
談從炎:一個穩定的社會政治環境,是香港金融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基石。這幾年,香港的社會事件和暴力衝突增多,已經對香港長期以來創造的良好投融資環境造成了擾動,國內外投資者不安情緒明顯上升。香港國家安全立法,不僅可以為香港的社會安全和政治穩定保駕護航,還可以消弭社會各界對香港長期發展的憂慮,打造一個法治更加健全、預期更加穩定可靠的營商環境。只有香港更加安全穩定,連接中國與世界的樞紐作用才能更好發揮,國內外各類機構和投資者也才能更加放心地在港開展業務,國家也才能放心讓香港在國家發展大局中擔起更加重要的角色,這最終有利於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全球其他國際金融中心如紐約、倫敦、新加坡等,其實也都有國家安全法例。
我認為,未來香港將在兩個國家發展的戰略領域進一步發揮巨大作用。一是金融開放。近年來,國家金融開放的步伐明顯加快,香港市場也不斷加大互聯互通的力度。未來,香港市場將更好發揮自身優勢,把內地和全球的金融機構和投資者更緊密地聯通起來。二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香港應牢牢把握大灣區加快建設的機遇,全方位投入大灣區共同建設,突破自身空間瓶頸,將香港的發展經驗和國際聯繫延伸至內地,帶動大灣區成為高水平開放的引領者。推進粵港澳三地金融市場協同發展,並探索和試點我國深層次改革開放路徑。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只有中國內地好,香港才能好。香港要積极參与到國家發展大戰略中,進一步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只有中國內地一直好下去,香港的明天才能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