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代香港金融地位?估計很難,新加坡交易所現退市潮

取代香港金融地位?估計很難,新加坡交易所現退市潮
市場憂慮香港的亞洲金融中心地位,可能會被新加坡取代。分析指出,事實上新加坡交易所(簡稱「新交所」)自身正在面對退市潮。

外媒報道,新交所正自顧不暇,因為其正面臨兩大問題,包括大量企業退市和公司治理醜聞纏繞。研究顯示,過去15年中,有許多低估值、低流動性的公司在新交所退市,且即使有新公司上市,也無從彌補退市公司數量。

目前在新加坡上市的公司量已從2013年末的776家,下降約7%至今年5月底的715家。在同一時間,在香港上市的公司量從約1,643家,增長到5月底的2,482家,而東京交易所的上市公司量,則從低於1,800家增至目前的逾2,100家。

在公司治理問題上,其上市企業也屢爆醜聞,包括新加坡大宗商品交易商「來寶集團(Noble Group)」被爆料財務造假、石油交易商「興隆集團」隱瞞的債務則達8億美元。

甚至連創新交所兩年來最大規模的IPO的美鷹酒店信託,也因3.41億美元銀團貸款違約而停牌。而在停牌之前,美鷹酒店信託的股價已暴跌超過80%,上市以來從未有1個交易日的收市價高於IPO價格。

事實上,新交所「禍不雙行」,最近更失去了和MSCI的重要衍生品授權,使該所利潤恐大減,該協議恰恰最後則被香港拿下。對於新交所面臨的問題,Iceberg Research分析師Arnaud Vagner表示,該所正遭遇可能導致「死亡」的生存危機。

新加坡上市公司數量

取代香港金融地位?估計很難,新加坡交易所現退市潮


根據Dealogic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有14家公司已經或正在從新交所退市,多於期內6家企業上市,令今年有機會再度出現退市企業數目較上市為多的局面。

當地學者亦透露,若不是新交所在今年6月起修訂規則,取消了最低交易價格要求,本應會有更多股票退市,數目可能多達54家。
數據顯示,新交所是在六月一日起,取消主板上市公司須維持最低股價的要求。該要求原本規定主板上市公司必須保持6個月的成交量加權平均股價為20美仙,而6個月的平均每日市值至少為4,000萬坡元(約2.2億港元),若不符合上述要求,公司將被列入觀察名單,給予三年時間提高股價和市值,否則面臨退市。

版權聲明:所有瑞恩資本Ryanben Capital的原創文章,轉載須聯繫授權,並在文首/文末註明來源、作者、微信ID,否則瑞恩將向其追究法律責任。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或公眾號平台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

更多香港IPO上市資訊:www.ryanbencapital.com

相關閱讀

2020年上半年香港新上市公司名單(64家)及其股市表現盤點,漲幅最高逾5倍

香港 IPO 市場(2020年上半年):上市 64 家,募資 875 億港元

香港IPO新股(7.01更新) : 24家即將上市,其中21家來自內地

香港 IPO中介機構排行榜 (過去24個月:2018年7月-2020年6月)

取代香港金融地位?估計很難,新加坡交易所現退市潮

Author: RyanBen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