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阿里巴巴、騰訊,到美團、小米、京東、網易,以及即將到來的螞蟻金服、位元組跳動,越來越多的新經濟公司選擇港交所…
近日,香港交易所市場科環球上市服務部助理副總裁陳彤在香港金融科技周2020網上研討會上表示,投資者對新經濟公司的熟悉度愈來愈高,認為香港的新經濟生態圈成熟,有助吸引更多同類來港上市。
她提到,自港交所2018年進行上市改革,允許同股不同權(WVR)架構、尚未有盈利或收入的生物科技企業在港掛牌、及大中華企業來港第二上市,市場已有明顯變化,2019年新股募資總額逾3000億元,其中約49%來自新經濟企業,而過去大半年已迎來3家第二上市企業。
另外,騰訊(00700)、美團點評(03690)、小米集團(01810)等亦帶來「巨企效應」,有助吸引其他新經濟公司在港上市。
內地新經濟公司紛紛選擇港交所,無疑證明了香港的監管體系
內地新經濟公司紛紛選擇港交所,無疑證明了香港在監管體系、投資者構成和市場運作效率方面都有其獨特的優勢。
目前,香港的資本市場已經是一個很成熟的高速運轉的體系:
-
在上市階段,上市規則清晰、透明,符合條件的企業上市流程和時間表確定性強,整個過程歷時6至9個月;
-
在上市以後,發行人與投資人很認可這個市場的高度開放,資金隨時進出;
-
在再融資方面,發行人可以靈活度選擇,通過多元化的融資工具實現高效率的融資。
這些優勢可以持續支持在香港上市的新經濟公司獲得持續、高效和有成本優勢的資本補充。
香港交易所董事總經理、環球上市服務部主管鮑海潔最近表示,新經濟公司選擇上市地,就像老百姓在考慮買房子,買房子要通盤考慮學區、超市、通勤等等各種因素,各有利弊。企業上市也是一樣,沒有 One market fits for all,每家公司應該根據自己的需求與特點做出適當選擇。例如上市審核制度是否清晰透明、上市之後有沒有方便快捷的再融資方式、投資者的構成、市場的活躍度和流動性、發行成本等,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評估體系。
港交所目前80-90%的員工在家辦公(Work from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