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东网
今年以来,不少企业赴香港挂牌上市或由美赴港作第二上市,香港新股市场持续畅旺,首三季IPO上市的公司共 99 家,其中逾八成为中小型新股,他们的包销佣金有上升趋势,普遍逾10%,若计及奖励费,部分甚至高达25%,即新股申请人每认购100元股份,当中25元属包销佣金。随着新股鱼贯登场,投资者须留意上市公司的质量。
包销商是指新股发行时负责包销的机构,当认购不足时,包销商需要自掏腰包购入未获认购的新股股份。当企业能获足额认购并成功集资,就可从中收取佣金。由于认购不足有机会导致上市计划「难产」,故部分企业聘用的包销商或会多达十多间,而包销佣金开支亦相对较高。除新股外,一般企业供股或配股,亦会聘任包销商。
举例来说,亚洲速运(08620.HK)包销商收取19%佣金,另外加360万元奖励费,换算下来,总佣金约是25%;Raffles Interior(01376.HK)则收取19%佣金;而曾「延迟上市」的新股Hygieia Group(01650.HK),第一次招股时包销佣金达10%,卷土重来时增至15%。
上市要求提升,需加钱包销
就此,宏高证券投资经理梁杰文表示,由于小型公司吸引力有限,企业成功上市的难度增加,包销商的包销风险趋增,故包销佣金亦须提升,属正常的市场行为。
事实上,监管机构为了提升整体新股质量,近年收紧了上市要求,将主板上市门槛由市值2亿元增至5亿元,最低公众持股价值由5,000万元增至1.25亿元。市场一直流传若有新股面对「不足飞」上市,就要与包销商「夹计」,务求成功挂牌。
有熟悉新股运作的人士透露,有些包销商会要求提供具折扣的配售价,有的折扣甚或高达四至五成,「枱面写包销佣金20%,实际可能再回佣10%或更多」,才承包未认购的股份,以完成招股及上市。
梁杰文认为,公司「洗湿咗个头,无理由唔做落去」,因若未能成功上市,之前所花的费用、努力便付诸流水,故公司普遍愿意付出多一点,务求成功上市,达致「回本」。
部分新股缺乏卖点,投资者需注意
事实上,市场近期出现较罕见的包销制度,有新股采用硬性包销条款,即当承销商无法悉数出售股份,就需要承担包销义务。一旦条款被触发,会以招股价下限定价,包销佣金率则获上调。
安里证券主席及行政总裁黄伟康提醒,投资者要警惕市值不高、缺乏独特概念的新股,即使抽中新股所得的利润亦可能有限,万一「出事」就损失较大。他认为,投资者认购这类新股前,需意识到风险较一般投资大,并衡量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及做好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