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騰訊財經
在第十一屆財新峰會上,香港交易所董事總經理鮑海潔就中概股的回歸熱潮發言。隨着中概股回歸,不少原來在美國投資的亞洲投資者都轉向港交所,而且,當前港交所前十上市公司中已有八家是新經濟公司,新經濟公司在港交所融資額佔到總融資額的57%。
鮑海潔提到,近期特朗普簽署了新的總統法令限制投資人,其中有可能對中國的部分公司有一定的限制,這個限制目前涉及到31家中國公司。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一方面會影響到主動投資的基金,另外有指數公司不得不被動對自己的指數做出調整,這會進一步影響到中概股公司在美國的估值。
很多的中概股公司選擇在香港第二上市。鮑海潔表示,實際上香港是在不對自己的監管規則進行大的修改前提之下,通過第二上市的章節允許部分的公司在滿足了一定時間也就是兩年之後可以到香港以第二上市的身份進行融資,或者是直接上市註冊。
從這個角度上講,鮑海潔表示,某種程度上是部分信任,或者部分去相信美國或者是倫敦的上市監管規則或監管體系。由於這些上市公司在海外上市有一定的時間,港交所認為是有比較好的歷史記錄。
鮑海潔重點提到,在過去兩年多,自從香港實行新的上市條例以來,整個香港市場有非常大的變化。這個質的改變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是資產的改變,上市資產從過去的比如大家熟知的金融、消費類的股票到最近兩年多所謂新經濟的上市公司,融資的佔比已經佔到了整個市場的57%。超過一半的資金、融資的比例,已經走向了新經濟行業。目前前十大上市公司當中,其中有八家都是來自於新經濟的公司。而在三年前,可能這個數量只有兩家。從這個數量來講,應該說我們整個香港市場也已經發生了一個質的改變。
第二方面關於投資人,鮑海潔表示,中概股不僅帶來了原來存量的投資人,比如說很多美國投資人,現在其實也在亞洲設立基金,然後再繼續在香港上市,原來已經在美國上市的轉成為香港的註冊股票,然後在香港去做交易,這是一個趨勢。另外,很多亞洲投資人熱衷於認購中概股。更重要的是,原來他們在美國也有交易,由於時區上的交易不那麼方便。在香港上市之後,看到很多亞洲投資人都成為中概股在香港上市的主力的股東。
第三個特點是有新市場動能。香港的恒生指數。過去有數量限制,只有50支股票進入到恒生指數內。最近做過兩次調整,分別納入了像阿里巴巴、小米、美團。以前的恒生指數的表現,大家往往會覺得低於其它板塊,比如說生物科技板塊,今年的升幅達到了30%,恒生指數是負10%。部分是因為恒生指數過去代表的是舊經濟的體現,現在恒生指數的調整,我們也可以看到已經發生了比較本質的變化。當然香港市場一直以來都是流動性非常高,也非常有深度和活躍的市場,過去11年當中有7年全球的集資額榮獲第一,這個趨勢在未來仍然會有很好的體現。
港交所,或調高主板上市盈利要求;香港證監會,或對投行推出新準則
李小加:港交所籌備3件大事可成未來10年基礎,「希望近期有些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