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在官網列出了目前在年報審計過程中遭遇審計障礙公司的詳細清單,共計262家,其中,中資公司236家(中國內地公司171家,中國香港公司65家),中資公司數量佔比達到了90%。金融數據和分析工具服務商Wind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 月3日,中概股總數量為263家,而該名單基本覆蓋了89.7%的中概股。


根據港交所《上市規則》19C章要求,回香港二次上市需滿足一定要求:必須已在合資格上市交易所上市且於至少兩個完整會計年度期間保持良好合規記錄;上市時市值至少400億港元,或上市時至少100億港元且最近一個經審計會計年度收入至少10億港元。
目前最新估計,至少有20多家符合第二上市快速通道資格。除個別公司在考慮私有化退市外,其他的絕大多數中概股都在準備香港第二上市,其中的有些已秘密在港交所遞表。
三、不符合條要求的,期待港交所放寬第二上市門檻
在美國上市的200多家中概股中,還有一些暫時跟《上市規則》19C章的要求有差距的,都在期待着港交所的最新政策。由於美國《外國公司問責法案》的逐步逼近,那些暫時不符合第二上市要求的中概股,都在迫切希望港交所儘快放寬香港第二上市的門檻。
港交所上市科主管陳翊庭,曾在2月份表示,港交所將檢視第二上市制度,擬針對中概股第二上市機制中非同股不同權架構(即一股一票,非WVR架構)但非創新公司的中概股,研究取消申請人必須為創新公司的門檻及相應的市值要求,並指交易所即將展開諮詢。
日前,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在接受外媒訪問時表示,正考慮允許第二上市的非科技企業使用同股不同權架構在港上市。
數據顯示,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在官網列出了目前在年報審計過程中遭遇審計障礙公司的詳細清單,共計262家,其中,中資公司236家(中國內地公司171家,中國香港公司65家),中資公司數量佔比達到了90%。金融數據和分析工具服務商Wind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 月3日,中概股總數量為263家,而該名單基本覆蓋了89.7%的中概股。
版權聲明:所有瑞恩資本Ryanben Capital的原創文章,轉載須聯繫授權,並在文首/文末註明來源、作者、微信ID,否則瑞恩將向其追究法律責任。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或公眾號平台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
更多香港IPO上市資訊:www.ryanbencapital.com
中資、外資、港資券商,過去兩年(2019&2020)的保薦數量及IPO募資表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