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3日晚間,聯想控股(03396.HK)公告稱,於4月23日收到中國證監會對其參加H股全流通試點項目申請的批准。其中,8名股東授權公司代為其持有合計不超過8.8億股轉換成可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買賣的H股。轉換後,聯想控股內資股與H股的佔比分別為46.02%和53.98%。
此前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於20日表示,目前H股全流通試點各項準備工作基本就緒,正式推出首家全流通試點,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4月20日晚間,中國結算、深交所聯合發佈《H股「全流通」試點業務實施細則(試行)》。H股「全流通」試點相關業務將以港幣為結算幣種。試點初期,先實現投資者減持賣出的功能。H股「全流通」專用賬戶只能賣出,不得買入。
一、啥是H股全流通?
2017年12月29日,證監會表示,為進一步優化境內企業境外上市融資環境,深化境外上市制度改革,證監會開展H股上市公司「全流通」試點。
港股是指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所有股票。H股也稱國企股(這裡市值國內企業,而不是國有企業),是經證監會批准,註冊在內地,在香港上市,供境外投資者認購和交易的股票。
而正常走H股上市途徑的股票中,在港交所流通的只有外資股,內資股是不能再港交所流通的只能在中國法人或自然人、合格國外機構投資者或戰略投資者之間轉讓。
二、H股全流通的意義
2013年2月9日,時任港交所主席李小加在小加網誌中發表文章:《香港市場的另一歷史機遇——寫在H股上市二十周年》:
從青島啤酒來港上市成為首家H股公司算起,20年已經過去,到今天我們仍然享受着H股機制的豐碩成果。自2007年起內地公司(包括H股)的成交量就一直佔到整個市場成交量的近三分之二以上,已經成為香港資本市場的主力軍。如果沒有H股,很難想像今天的香港可以躋身全球領先金融市場之列。
有些人甚至開始擔心H股這股甘泉終會幹涸。對此我卻保持樂觀,原因有二:
第一, 中國證監會不久前放寬了內地公司來港上市的審批條件,加上B股轉H股的成功個案,H股公司的上市來源依然十分豐富。
第二,未來H股公司上市股份的全流通將大大推動市場的繁榮。目前,H股公司的大部分股份均由ZF部門持有,並不在市場流通。這些股份總值數以萬億,我們預計這些股份將來會逐步上市交易流通。到了那一天,我們市場的規模及流通量都將大幅提升。
在現有H股的架構下IPO,用我一個朋友的話來說叫:半吊子IPO
IPO對企業意味着:
1、融資,支持企業發展。
2、套現,兌現企業價值。
而在H股下,因為內資股不能賣,所以IPO只有融資功能,沒有套現功能。
那對於很多H股大股東來說,股價什麼的和他沒有半毛錢關係,那他如何兌現企業價值呢?選擇之一就是轉移公司資產,侵害小股東利益。
全流通之後,股價和大股東密切相關,把企業業績做好,通過市盈率放大企業價值,再減持股票套現,遠比傾吞資產來的多的多的多。這對企業價值回歸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
也就是說,現在H股架構是鼓勵你做壞事,而全流通是鼓勵你做好事。
另外,H股架構下的內資股不能兌現價值,導致股份和不能兌現的紙面財富一樣,無法抵押融資,這對企業發展也是一大掣肘。商場如戰場,少一個融資方法,在關鍵時刻和A股同行PK下,等於少了一把槍。
三、為何選擇聯想控股?
此前,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常德鵬就開展H股「全流通」試點相關事宜答記者問時表示,證監會將從四個方面擇優選擇試點企業:
一是符合外商投資准入、國有資產管理、國家安全及產業政策等有關法律規定和政策要求。
二是所屬行業符合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發展方向,契合服務實體經濟和支持「一帶一路」建設等國家戰略,且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優質企業。
三是存量股份的股權結構相對簡單,且存量股份市值不低於10億港元。
四是公司治理規範,企業內部決策程序依法合規,具備可操作性,能夠充分保障股東知情權、參與權和表決權。
2017年11月20日,聯想控股曾建議修改公司章程,新增「內資股可轉換為外資股」。彼時,市場普遍認為這項修改很大可能就是為H股全流通作準備。
2018年3月27日,聯想控股高級副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寧旻在該公司2017年業績發佈會上表示,希望聯想控股能成為H股全流通試點企業,目前監管部門正在審批該公司的申請。「實現全流通將提升聯想控股的市場價值,並推動公司員工股權激勵的落地」。
四、如何篩選全流通投資標的?
平安證券建議投資者可從以下角度篩選H股的全流通收益標的:
1、非流通股佔比較高的H股;
2、基本面較好;
3、大股東持股比例較高。
下表為非流通股占已發行普通股比例較高的H股:
感謝關注Ryanben Capital,歡迎在文章底部留言。
香港IPO市場,2018年第1季度上市69家、募資244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