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香港证监会
变化与抗逆能力:新常态下的基金管理业
在香港投资基金公会第14届年会上发表的主题演说
梁凤仪女士
副行政总裁兼中介机构部执行董事
2021年6月7日
早安。很高兴获邀在香港投资基金公会第14届年会上发表主题演说。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会议原订在2020年11月举行,但可惜因香港爆发第四波新冠疫情而延期。现时会议能够顺利举行,足以证明社会已逐渐回复常态。
虽然如此,我相信大家都同意,所谓的“常态”,在过去两年来不断演变。疫情大大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模式,以至于家庭及社交生活。你们当中有些人亲身出席这个会议,而有些人可能是在办公室,甚至在家里舒适的环境中,透过视像方式出席会议。
虽然新冠疫情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但也发挥其中一个积极作用,就是让我们有机会在真实的情境下,测试市场的抗逆能力及业务延续计划的成效。到现时为止,在家工作及其他替代工作安排已存在了一段时间,不过疫情驱使我们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展望将来,采用混合模式工作及举行会议将会成为新常态。
回顾过去,2020年对市场来说无疑是动荡的一年。在3月及4月期间,市场忧虑疫情会令百业萧条,以致全球出现严重的流动资金短缺和一窝蜂地套取现金。我们眼见美股多次触发熔断机制;恐慌指数创下 2008年以来的新高;石油期货价格暴跌至负数;高收益债券价格大跌;货币市场基金出现赎回潮等等,类似情况不胜枚举。除此之外,香港被卷入中美贸易和科技战的紧张关系之中,而有关中美脱钩的消息亦甚嚣尘上。
尽管地缘政治局势紧张,但可能有点讽刺的是,在紧张的地缘政治局势推动下,于美国上市的内地公司现正积极筹备回流香港作第二上市。香港集资总额在2020 年及今年第一季分别增加 64%及 172%。香港股票市场的成交量几乎倍增。多个互联互通计划的成交量亦同样录得强劲增长。
虽然有关中美脱钩的舆论四起,但内地资本市场与全球市场的融合度比任何时候都要高,因而缔造了种种机遇,使在香港扮演中介角色的国际及内地集团于去年的盈利创下历史新高。香港的资产及财富管理业亦表现卓越:资产管理公司的年度溢利净额上升 72%,而对冲基金的年度溢利净额则急增逾 400%。
大家将会记得,2020 年是经历高峰与低谷的一年。我们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快的本地生产总值 周期及市场周期变化。我们应明白,在跌宕起伏中,风险与机遇总是并存的。
在过去一年多里脱颖而出的赢家,都是那些在营运及财务方面具备韧力和设有稳健的风险管理的公司,所以都能经得起高低起跌的风浪,这实在不足为奇。
香港的资本市场,包括持牌法团及金融基础建设,在面对疫情及2020年3月的套现潮中,彰显了顽强的韧力。然而,近期有关家族办公室Archegos未能清缴追缴总回报掉期的保证金一事,提醒了大家,若基金押下的赌注过大及过度集中,便可能会在一夜之间由赢变输,继而触发大规模的抛售,令主要经纪商蒙受损失。
为了减低本港发生此类事件的风险,本会现正加紧注视场外交易市场,以识别任何集中持仓的行为,并加强监察主要经纪商在香港的风险管理能力。我们在差不多两年之前发出过一份通函,当中载有本会期望主要经纪商应达到的标准,包括它们对提供予投资基金的融资借贷所进行的风险管理1。自那时起,我们便一直透过持续的监督工具和视察工作密切留意合规情况。
本会一直以来亦密切关注基金经理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并且即将完成与此范畴有关的主题检视。在此之前,本会曾提醒部分机构,应在压力测试、目标设定和预期赎回模式的评估方面,加强其流动性监察及监控措施的稳健性。
随着我们走出疫情,金融机构基于节省成本及生活方式的原因,正在开始迈向混合式的工作安排。由于这些混合式安排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因此本会有必要就我们在远程办公连接、资讯保安、业务延续计划和员工操守等各方面的期望,向金融机构提供更多指引,以及与它们分享这些方面的良好作业手法示例。
新冠疫情加速了投资者人口结构及交易情绪的变化,情况令人注目。社交媒体现时对投资新手及即日交易者有更巨大的影响力。我们注意到,本港股票市场上散户的参与程度大幅上升,而且部分网上经纪商的客户账户的数目在很短时间内翻了几倍。
当中的原因可能有许多。人们于疫情下封锁期间,在家中上网的时间多了。如今,网上交易应用程序更易于接达。美国股份的零碎化,让人们能够以较低金额进行交易。不幸的是,网上交易为骗徒提供了方便作案的机会。去年,证监会接获有关骗局和欺诈的投诉个案数目是一年前的两倍,而且我们注意到,透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的诈骗活动的数量急升。
愈来愈多此类骗局均涉及于过去两年内新上市的公司。本会发现在其中一些上市个案中,包销商获支付的佣金数额异常地高,并且有理由怀疑,这是为了补偿受控制承配人营造“市场”或补贴它们以被托高的价格购买股份而作出的部分安排。这些都是以人为手段满足《上市规则》下的首次上市规定(例如最低市值)的典型手法。
证监会高度关注这些人为安排。如果怀疑中介人与该等安排有关,证监会会优先对其进行更深入的视察。而且,一旦发现看似性质严重的违规行为或监控缺失,本会将立即展开调查;如有需要,我们会毫不犹豫地对涉及首次公开招股的失当行为采取执法行动2。
清晰、透明及公平的簿记建档过程,明显对买方参与者有裨益。这是维持香港资本市场的质素及廉洁稳健的关键。为了提升安排招股项目标机构及人士的行为标准,本会近期建议厘清中介人在股权及债务资本筹集过程中所担任的角色,并订明与簿记建档、定价、分配及配售活动有关的操守标准。就这些建议发表意见的咨询期刚结束,我们现正检视有关的回应。
在疫情方面,我们至少可以看到回复常态的出路,而气候变化的威胁,却是一个虽则不太明显但同样迫切的危机。与新冠疫情一样,这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其中一个重大课题。金融业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是要找到一种方法,支持业界以可控方式过渡至低碳经济。
从国际层面来看,我作为其副主席的国际证券事务监察委员会组织理事会辖下委员会──可持续金融工作小组,现正探讨方法以强制要求企业及资产管理公司披露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事宜。现时已有多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汇报准则,奈何这些汇报框架在细节上各有不同,而且全属自愿性质。这种情况导致可持续发展事宜的数据披露可能变得不一致,有时甚至具误导性,而且亦可能助长漂绿行为(greenwashing)。
我们现正着手建立一套全球可持续发展汇报机制,藉以解决上述某些问题。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已同意成立一个可持续准则委员会,以便就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财务汇报事宜制订国际标准。由于目前已有多达144个司法管辖区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的会计准则,此举可望促使全球在可持续发展范畴上的汇报方式更趋一致。
与此同时,现有不少因素推动证券监管机构从监督角度分阶段要求资产管理公司在投资决策中纳入可持续发展元素。今时今日,愈来愈多投资者希望了解自己的投资组合中,有多少是在为碳排放提供融资,以及当中牵涉的气候风险水平。
去年10 月,本会就要求基金经理在投资及风险管理流程中考虑气候相关风险及适当地作出披露的建议,咨询公众,可见我们已在这方面踏出一大步。当然,我们完全理解许多基金经理因资源不足而受到掣肘。因此,我们在制订建议规定时,已充分考虑到企业规模及比例原则。
D. 理财通及在港注册的基金
过去一年,证监会的另一重点工作是与香港金融管理局和内地相关部门紧密合作,就推行期待已久的理财通计划做好准备。此举可望显着提升销往大湾区的投资产品数量。
筹备工作现已踏入最后阶段,确是令人鼓舞。香港作为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资产管理中心,一直都是在开曼群岛、卢森堡及其他地区注册的基金的分销枢纽。香港可以借此机会拓展成为基金平台,尤其是基金经理现时已可选择成立开放式基金型公司。业界愈来愈有兴趣就交易所买卖基金以至其他公众及私募基金申请成立开放式基金型公司,这情况在本会公布资助计划3后尤为明显。
虽然期待已久的理财通计划可带来庞大机遇,但香港银行向大湾区居民进行跨境分销时,势将面对重大挑战。本港银行相当大程度上依靠“面对面”的方式来推销产品,但在理财通计划下,销售依赖网上平台及手机应用程序进行,不涉招揽行为。内地散户投资者对科技十分熟悉,而他们惯常使用的服务都是极具灵活性和符合成本效益,而且能够提供最新的基金信息。故此,香港银行所提供的服务便可能需要提升至匹配的水平,才能吸引他们投资在港发售的认可基金及产品。
新冠疫情早已驱使我们转为以网上渠道来分销基金,而理财通更能推动我们在这方面的发展。
正如我先前所提及,风险与机遇是并存的。在过去两年的严峻时刻中,香港在面对前所未见的挑战时仍能站稳阵脚,展现出非凡的韧力。从种种迹象可见,香港市场有望逐渐回归常态。是次经验让我们明白变幻才是永恒,而我们必须为各种不可预测的事情做好准备。让我们迈向绿色金融的目标,并结合科技革新,继续砥砺前行。
多谢各位。
备注:此为演讲辞草拟本的译文,与现场发表的版本可能稍有出入。
版权声明:所有瑞恩资本Ryanben Capital的原创文章,转载须联系授权,并在文首/文末注明来源、作者、微信ID,否则瑞恩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或公众号平台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香港 IPO中介机构排行榜 (过去24个月:2019年6月-202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