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關互聯網監管風暴之下,互聯網公司香港上市的問題,陳翊庭稱,所有的上市申請人必須符合當地的法規要求,申請人對監管要求必須作出充分的披露,港交所也會特別關注相關的風險披露,並無額外的具體要求。雖然近期監管收緊,但並未減退申請人的熱情。
持續優化市場結構
在陳翊庭看來,目前香港股票市場的基因已發生徹底改變,從傳統行業為主變為新經濟、生物科技行業為主,香港交易所正在持續優化整體市場結構,促進創新改革,提高全球競爭力。
而在這一系列變革中,香港交易所的優勢也正在凸顯。陳翊庭以生物科技公司為例,香港地區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集資中心,雖然發行人絕大多數都是內地企業,但這些公司的投資者則是非常國際化的。「對這些生物科技公司感興趣的,除了內地投資者和香港投資者外,我發現有一些以前從來不看港股的海外投資者,就是看好在香港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才開始買香港股票。」
她認為,香港市場的聚集效應也會更加明顯。擬上市公司在選擇上市地點時,很多公司往往會看這個市場有沒有可比公司,因為有更多可比公司就意味着更多的分析員願意去多關注這些股票。「所以,一旦我們有一兩家同類公司上市以後,你會發現有更多類似公司會到香港上市。」
自上市新規生效以來,港交所的生物科技生態圈日漸完善。2021年前7個月,新經濟公司集資金額達到2290億港元,佔比高達90%。
截至今年7月底,已有73家醫療健康公司(包括生物科技公司)在香港上市,IPO募資總額超過2,270億港元。其中,共有36家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通過第18A章上市,首發共募集近960億港元。
從募資額佔比來看,港交所醫療健康板塊的行業分佈越來越多元化。截至今年7月底,葯企的集資金額佔比為46%,智慧醫療、外包服務、醫療器械的佔比則分別達到23%、18%、9%。陳翊庭透露,越來越多不同創新領域企業計劃來港上市,包括括醫療器械、外包服務、診斷治療、醫療數據和授權商業模式等,生態圈日益多元化。
版權聲明:所有瑞恩資本Ryanben Capital的原創文章,轉載須聯繫授權,並在文首/文末註明來源、作者、微信ID,否則瑞恩將向其追究法律責任。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或公眾號平台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
更多香港IPO上市資訊:www.ryanbencapit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