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陳翊庭:SPAC不會取代傳統IPO,不會助長借殼上市

綜合港交所等

https://www.hkex.com.hk/-/media/HKEX-Market/News/News-Release/2021/210917news/SPAC-ppt_c.pdf

港交所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啟動諮詢,諮詢期至10月31日。港交所建議SPAC股票從認購到二手買賣,都只由專業投資者參與;只有在SPAC完成收購資產後,散戶投資者才可以可參與。

諮詢文件:
https://www.hkex.com.hk/-/media/HKEX-Market/News/Market-Consultations/2016-Present/September-2021-Special-Purpose-Acquisition-Co/Consultation-Paper/cp202109_c.pdf?la=zh-HK

在港交所諮詢的傳媒發佈會上,港交所上市主管陳翊庭表示,香港新股IPO市場成熟,SPAC僅是提供符合上市資格的公司另一上市渠道,不會取代傳統新股發行,並已採取一系列措施防止助長「殼交易」,預計SPAC不會成為主流,而是做到互補。


SPAC,有三大優點

陳翊庭解釋,SPAC具有三大優點:

1、SPAC上市過程快速;

2、在定價時有更大確定性;

3、投資者和獲收購資產可以保持相互溝通,讓架構更靈活。


SPAC框架,比美國、新加坡更嚴格,更保障散戶投資者

陳翊庭表示,港交所致力維持上市公司的質素、穩定的交投量,保障香港市場的聲譽。因此在今次引入SPAC上市機制的建議中增設保障措施,確保SPAC發起人具備豐富的經驗及良好的聲譽,並且以優質SPAC併購為目標。


陳翊庭表示,早前就機制在全球進行諮詢時,海外絕大部分SPAC的發起人(Sponor)均反映,SPAC主要面向機構投資者,考慮到當中的投資風險、在其他地方曾出現市場失當、投機炒作的行為,認為初期只供專業投資者參與是審慎做法


港交所建議的SPAC上市框架,有別於美國、英國、新加坡等地:

1、散戶投資者,前期不能參與,只有在SPAC的併購完成後,才能參與

港交所重申, 散戶投資者在SPAC階段不能參與投資,只有在併購(De-SPAC Transactions)完成後,散戶投資者才能參與。


2、首次發售募資最少10億港元

為確保上市質素,建議SPAC首次發售集資金額最少達10億元。


3、至少1名發起人得有6或9號牌照、並持至少10%股份

是次SPAC引入美國現有制度沒有的設計,規定至少1名SPAC發起人為證監會6號牌(機構融資顧問)、9號牌(資產管理)持有人,並持有至少10%發起人股份。陳翊庭解釋,希望吸引有經驗及理解香港合規情況的人參與發展,而要求其參與一定投資,以避免SPAC隨便找來牌照持有人「掛名」,而非真正引入了解項目的負責人,「不會出現籃球明星、KOL都可以做SPAC的情況」。


4、目標公司得有獨立的第三方私募投資

為減低估值不實或造假風險,港交所建議併購目標公司必須獲得獨立第三方上市後私募投資(PIPE)投資。


5、對併購的目標公司有要求

併購目標公司必須符合現行上市條例,包括併購時聘保薦人作盡職審查、上市市值不得低於5億元。若是同股不同權(WVR)或尚未有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亦要針對本身該類公司的上市要求,及通過財務資格測試。不過,21章的投資公司則不能透過SPAC上市。


6、至少30名機構專業投資者

就現行建議香港SPAC須有至少30名機構專業投資者,陳翊庭表示,如果SPAC有大型投資者,其估值定價會更具公信力,而港交所早前已向業界作非正式諮詢,30個並不算多。


SPAC,不會取代傳統公開招股的方式

陳翊庭強調,不預期SPAC會成為主流,SPAC不會取代傳統公開招股的方式,兩者是互補的關係,SPAC的公司可以吸引更多散戶難以明白其業務模式,而又能與發起人單對單談判。


陳翊庭指出,SPAC這兩年在美國掀起一股熱潮,未見當地傳統公開招股的公司有所減少,因此不擔心SPAC會成為主流。


SPAC,不會助長借殼上市

對於引入SPAC,會否與香港證監會、港交所打擊殼股原則相違,陳翊庭表示,SPAC制度已加入不同機制確保與打擊殼股行動一致,如限制SPAC募資額至少10億港元、發起人資格有較高要求、SPAC股東具有贖回權等。


陳翊庭表示,SPAC從上市至收購資產時,都需要經由上市委員會處理,港交所會視併購資產為「反向收購(RTO)交易」,確保最終的上市繼承公司符合主板上市公司要求。


陳翊庭強調,SPAC不會助長借殼上市,未符合現時主板上市條件的企業或資產,不可以通過SPAC方式上市,她強調SPAC是希望提供額外渠道予公司上市,而且發起人需符合資格規定,相信已具有一定的經驗及誠信,因此與反收購行動的方向吻合。


無法估算將有多少SPAC會在香港上市

陳翊庭表示,目前無法估算將有多少SPAC會在香港上市,但認為有不少發起人均表示有興趣,包括中國或亞洲。


她表示,香港引入SPAC上市制度,吸引更多來自大中華區、東南亞以至世界各地的公司來港上市,包括新商業模式的企業,尤其在傳統新股市場難以估值的公司,


截至2021年7月,已有25家大中華區SPAC在美國上市,募資約42億美元,其中的20家來自香港。近3年也有至少12家公司通過SPAC合併上市,反映市場需求。



不擔心美國、新加坡在SPAC上的競爭

陳翊庭強調,香港一直是全球主要的新股市場,不擔心美國和新加坡在SPAC上有更大競爭。


就外國有不少地區已推行SPAC上市,陳翊庭認為,可能有不少人會認為SPAC在香港上市的規則更多,但她認為港交所推出SPAC的目的是提供另一個渠道上市,並為投資者提供優質的選擇,她又以美國為例,在過去當地亦因為有更多不合法的情況,而開始收緊SPAC的上市規則,故相信目前方案已平衡了各方利益。


版權聲明:所有瑞恩資本Ryanben Capital的原創文章,轉載須聯繫授權,並在文首/文末註明來源、作者、微信ID,否則瑞恩將向其追究法律責任。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或公眾號平台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
更多香港IPO上市資訊:www.ryanbencapital.com

相關閱讀

港交所擬限制散戶投資SPAC,或只允許資產超800萬港元的專業投資者參與
新加坡交易所,或放寬SPAC上市要求
中資、外資、港資券商,過去兩年(2019&2020)的保薦數量及IPO募資表現

香港 IPO中介機構排行榜 (過去24個月:2019年9月-2021年8月)

Author: qswh7232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