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中國企業家》記者 嚴凱
編輯 | 王芳潔
來源 | 中國企業家雜誌(ID:iceo-com-cn)
漢能董事局主席李河君。來源:視覺中國
如果把十年作為一個長周期的話,此時距離李河君首次談及的「被低估的十年」僅剩下四年時間,漢能此次私有化或許是他最後一搏。
若論及誰是中國能源行業最特立獨行的公司,非漢能莫屬。就連該公司創始人李河君也承認,「漢能歷來是『劍走偏鋒』,反方向走」。
漢能最近一次「劍走偏鋒」是在10月23日。漢能移動能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漢能」)突然發佈公告稱,決定對持有旗下上市公司漢能薄膜發電(00566.HK)股票的所有投資人發出私有化要約。
但現在私有化回A,真的是好時機嗎?至少李河君這麼認為。面對資本市場的寒冬,他在接受採訪時仍表示「現在是A股可能機會特別好」,但這個理由顯然沒有說服力。
外界更相信另一種猜測,漢能是在漢能薄膜發電在港股一直未能復牌的情況下才做出的回A選擇。漢能內部人士則稱,目前私有化僅走出了第一步,還處在建議階段,但並不意味着上市公司就完全放棄了復牌,仍然在努力。
10月24日,漢能官方答覆《中國企業家》稱,「對港股上市公司漢能薄膜發電進行私有化,以及計劃回A股上市,實施方式需要根據具體情況確定。具體方案目前仍在進一步完善過程中」。
如果漢能薄膜發電的其他股東都最終同意私有化方案,那漢能必須拿出536億港元的資金來執行私有化要約收購。這是一筆數額不菲的資金,它相當於同樣在A股上市的光伏公司隆基股份、通威股份、中環股份這三家公司上半年凈利潤之和的21倍。
2015年的「5.20」股價暴跌事件之後,李河君曾把自己深深地藏在漢能位於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的總部大樓內,並在之後的三年里,「天天反省」。但同時,性格強勢的李河君一直在尋覓翻身的機會。曾經,漢能薄膜發電在H股股價飆升成就了他中國首富的人生巔峰。現在,他或許寄望於在A股再創輝煌。
他這次能成功嗎?
突來的私有化
過去半個多月,位於北京北五環外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北園深處的幾棟大樓直至深夜依然燈火通明。這幾棟大樓是漢能的總部所在地。
在這期間,李河君和漢能的其他高管在裝修奢華的會議室內密集地開會討論着一個關乎公司未來的重大決策——私有化,回A。
10月23日,漢能在其官網上公布了其私有化的決議,決定對持有漢能薄膜發電股票的所有投資人發出私有化要約,收購價格為每股不低於5港元,以現金收購或股票置換,私有化之後擬在國內A股上市。
李河君和他一手創辦的漢能從來不缺乏質疑聲,所以他這次依然不敢掉以輕心。除了討論具體執行方案,他必須拿出一套有效的說辭來解釋這次的私有化舉動。
在公告中,漢能解釋稱,漢能薄膜發電此前「停牌已經超過三年,出於對中小股東利益的保護」,決定進行私有化。
漢能私有化的決議實際上籌劃已久。漢能內部人士稱,公司早在去年底就已做好了復牌失敗後的應對方案,私有化退市是其中一個方案。
截至發稿,漢能方面並未透露是否有其它的備選方案,但私有化方案最終成為了李河君案頭的最優選擇。
另一個可以佐證李河君是於去年決定私有化回A的是漢能進行的資產大騰挪。工商資料顯示,漢能移動能源成立於2016年4月1日,註冊資本200億元,法定代表人李偉均,實際控制人李河君,實際控股比例達98.57%,旗下有47家子公司,其中控股企業38家。
在漢能移動能源成立後,它取代了漢能控股集團成為了「漢能」的對外名片。從去年底到今年初,漢能控股集團就進行過一次大規模的資產、人員騰挪。
例如,漢能控股集團將2015年以前持有的9個老基地(老的產業園項目)全部轉移到華夏易能投資(北京)有限公司。新基地(新的移動能源產業園項目)則由漢能控股全部轉到三方投資者、漢能移動能源、地方國企等合資成立的移動能源產業園項目公司。
在進行完「騰籠換鳥」後,漢能已經做好了私有化的前期準備。
10月12日,漢能向上市公司發出了私有化建議,並於六天后召開董事會進行了專題研究,一致同意私有化建議。
之後,漢能薄膜發電將根據香港公司收購及合併守則要求完善落實該提議方案,並將按照相關法律程序報相關機構審批。
正當其時?
在公布私有化決議後,李河君很快接受了多家媒體專訪。在一次專訪中,他說漢能選擇在此時進行私有化回A「機會特別好」,「正當其時」。
他還認為,中國經濟總體上保持穩中向好的態勢,漢能對中國經濟及國內資本市場的發展充滿信心,只有與國家共命運的企業才有未來,漢能有紮根國內發展的決心。
當李河君大談經濟形勢「穩中向好」時,上證指數在23日當天大跌了2.26%,跌破2600點,收盤為2594.83點。更早之前,A股大起大落,一度跌破了2500點。即便是最樂觀的股票分析師或許都不得不承認,A股市場很難稱之為「向好」。
事實上,漢能也並不是國內首家提出私有化的光伏公司。在它之前,天合光能、阿特斯等在美股上市的光伏巨頭紛紛已經啟動了私有化回A。
但是,這些提出私有化的光伏公司的回A之路並不順利。
天合光能是在兩年前提出的私有化,並且在去年已經完成,如今正在籌備A股上市事宜。儘管關於該公司借殼上市的傳聞四起,但截至今日,天合光能依然未能成功登陸A股市場。
一位光伏企業高管稱,私有化需要時間,私有化上市之後能否成功登陸A股更需要時間。「它們回A這麼坎坷,背後其實是市場低迷所致。」上述高管說。
李河君的自信或許來自於漢能薄膜發電暴增的財報數據。
2017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1.39億元,凈利潤2.18億元。今年上半年,漢能薄膜發電實現營收204億港元,同比增長約615%,凈利潤73.29億港元,同比增長近30倍。
在接受《財約你》採訪時,李河君說:「我覺得漢能就是這樣的(指數型組織),一個企業什麼時候有爆發性增長,我覺得不是30%到50%的增長,要三倍到五倍的增長,才是爆髮式增長。」
他對漢能的爆髮式增長的重新定義,源自於一本名叫《指數型組織》的書,該書作者為奇點大學創始執行理事薩利姆·伊斯梅爾。他在書中歸納了指數型組織的11個強大屬性,並提出了建立指數型組織的12個關鍵步驟。
通過自己創建的一套「指數商」測試題,伊斯梅爾還測量出了指數型組織世界100強。在這份名單中,有小米、海爾、阿里巴巴,以及Uber、Airbnb等公司。
不過,李河君選擇性地忽略了一個基本事實。那些被伊斯梅爾認可的指數型組織是在長達5-1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內都在實現爆髮式增長,而漢能是否有資格隸屬於這個範疇還有待觀察。
如果真如他所說,漢能是一家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指數型組織,為何港交所會拒絕這樣一家如此優秀的公司復牌呢?
這或許才是李河君不希望被戳到的真正痛點。
「劍走偏鋒」
但凡了解資本市場的人士,都會對漢能當年的這個「痛點」記憶深刻。
在漢能29年的發展歷程中,李河君一直是個備受爭議的企業家。他也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何為「劍走偏鋒,反方向走」。
金安橋水電站,是李河君的印鈔機
20多年前,當年從水電業務中積累了巨額財富的李河君將公司的業務方向轉向了在當時無人看好的薄膜太陽能發電業務。即便是在今天,光伏市場的主流仍然是晶硅的天下。這是李河君第一次「劍走偏鋒」。
在為數眾多的公開講話中,李河君經常提及一句話:「我們往往高估一到兩年的變化,低估五到十年的變化;一到兩年的變化總讓我們失望,五到十年的變化總讓我們驚喜」。
他第一次說這句話是在2012年,當時外界質疑漢能產量虛高;他最近一次說這話是在今年4月舉行的「2018漢瓦系列新品發佈會」上。一前一後,共計六年。
六年來,漢能經歷了大起大落。但不論是大起,還是大落,李河君都能夠把漢能當時所處的處境,巧妙地用這句頗有哲理性的話進行回擊。
李河君第二次「劍走偏鋒」是發生在漢能薄膜發電上。這次既讓他走向了人生的巔峰,也差點將他摔個粉身碎骨。
2011年,漢能薄膜發電通過收購在港交所上市的鉑陽太陽能實現借殼上市。此後四年,漢能薄膜太陽能的經營數據猶如火箭般躥升。2011~2014年,漢能薄膜發電的凈利潤分別達到7.2億港元、13.2億港元、20.2億港元、33.1億港元。
他和漢能的巔峰發生在2015年的上半年,但跌落谷底也在這一年的上半年。
當年,漢能薄膜發電的股價在短短几個月內飆升,李河君的身價也隨之暴漲。憑藉著1600億元的個人財富,他超越馬雲等知名企業家,先後被《胡潤財富》和《福布斯》評為大陸首富。
但李河君在首富寶座上僅坐了兩個月。
當年5月20日,漢能薄膜在港股市場被惡意做空,股價暴跌50%,讓漢能薄膜的市值蒸發1440億港元,李河君的身價蒸發上千億元。
暴跌後,漢能薄膜發電向香港聯交所要求其股票短暫停牌,其後香港證監會根據香港法例第571V章證券及期貨規則,指示聯交所於2015年7月15日上午9時正起暫停漢能薄膜發電公司股份買賣。
多年後,李河君回憶稱,漢能薄膜停牌當天,他當天晚上還去了河北演講,給別人講「tomorrow is another day」。
在停牌前,漢能薄膜發電收報3.91港元,總股本412億股,市值1648億港元,李河君實際持股73.96%,他的身價仍有1218億港元。
若按照已公布的私有化方案,漢能的估值將達到近2100億港元,他的身價也能夠再多300多億港元。
如果把十年作為一個長周期的話,此時距離李河君首次談及的「被低估的十年」僅剩下四年時間,漢能此次私有化或許是他最後一搏。
本文來源於中國企業家雜誌(ID:iceo-com-cn),作者嚴凱,轉載請註明出處,歡迎在文章底部留言。
版權聲明:所有瑞恩資本Ryanben Capital的原創文章,轉載須聯繫授權,並在文首/文末註明來源、作者、微信ID,否則瑞恩資本Ryanben Capital將向其追究法律責任。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或公眾號平台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
香港IPO市場:2018年前三季,上市166家,募資2427億港元
香港IPO上市申請失敗:被聯交所拒絕的39個案例匯總(2013-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