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故事:周忻的第7次敲鐘,易居港交所上市!

關注「盛景嘉成母基金」,思考快人一步

易居港交所上市,這是周忻的第7次敲鐘!

眾星拱月,「服務生」終圓港股夢。
居不易,易居也不易。
(易居為盛景嘉成母基金綜合十八期覆蓋項目

來源 | 金融街偵探

作者 | 需要鼓勵的偵探君

來源:盛景嘉成母基金

2018年7月20日,官網號稱服務過全國80%以上的開發商,操作超過20萬個樓盤項目的房地產交易服務提供商——易居(中國)企業控股有限公司(2048.HK)(以下簡稱「易居企業控股」)在經歷了「美國米貴,白居不易」的日子後,從美國退市又成功赴港上市

9:45時左右,易居企業控股董事長周忻在前不久雷布斯剛剛站過的地方敲響了港交所的鐘。

 

易居港交所上市,這是周忻的第7次敲鐘!

掐指算算,這已經是周忻第7次敲鐘了。

還有敲鐘小視頻,來感受下現場的氣氛……

 

 

 

易居企業控股IPO定價14.38港元/股,和小米一樣的命運,開盤破發,截止發稿時易居企業控股14.32港元/股,較發行價下跌0.4%。

在敲鐘現場,周忻表示,就像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在朋友圈發的一樣,「再出發,一起奔跑,一家人一起努力。」

在7月19日易居企業控股上市前的晚宴上,周忻還數次提到公司的願景是做中國房地產最好的服務生。他回顧了易居的香港事業起步還起源於2003年的SARS。當時在飛機上他看到香港5家地產公司幾乎在「不要錢」出售,趕緊和另外一個創始人商量,只花了些租金、薪水就拿下了一家地產公司,開了個發佈會。而當時香港已經很長時間沒有開過地產行業聚會。

在上市前,周忻和雷軍一樣寫了封公開信——《再上市,我們依然是服務生》,講了講易居的故事。其中就提到了易居企業控股的股東。

在易居企業控股的招股書中,大佬的名字都堆成堆兒了。周忻能掏錢、且能開公露面的朋友基本上都聚齊了,被外界稱為易居系空前大集合。

一上市,地產圈半壁江山都跑來入股的公司可不多見。

主要股東除了周忻自身,還有許家印的恆大、楊國強的碧桂園及萬科,分別持股15%。且據招股書顯示,恆大集團董事局副主席夏海鈞、碧桂園集團總裁莫斌、萬科總裁祝九勝擔任非執行董事。

恆萬碧一出,跺跺腳,地產界都得抖一抖。

後面跟着投資的還有數十家國內房企,如雅居樂、富力、星河灣、融創、旭輝、陽光城、復星地產、建業地產、融信中國、寶龍地產……

不少房產大佬更以個人名義投資進來。據公開信息顯示,星河灣董事局主席黃文仔持股2.18%、夏海鈞持股2%、富力董事會主席李思廉持股1.75%、福晟國際執行董事鄭國洪持股0.44%、祥生朱國玲持股0.44%、三盛控股非執行董事肖眾持股0.44%、龍光地產董事會主席紀海鵬持股0.25%,合計7.5%。

易居企業控股的基石投資者則引進了阿里巴巴、華僑城、恆基集團李家傑、新加坡城市發展集團(CDL)四大企業。

這個超豪華的投資陣容,背後包括了馬雲及香港四大家族之一的李兆基家族。

其中阿里巴巴認購0.5億美元、華僑城認購1.56億美元、恆基集團李家傑認購0.38億美元、新加坡城市發展集團(CDL)認購0.3億美元,合計2.74億美元。

基石投資者制度是香港特有的,主要是通過引進銀行、保險等大型投資者機構、大型企業集團及知名富豪投資者來增加市場對公司基本面、盈利模式、發展前景的肯定,給投資者更多信心。

從主要股東到個人股東再到基石投資者,易居企業控股的股東一個比一個大牌。

其實,除了這次在香港上市,周忻其實已經在美國敲過4次鍾。

第一次是2007年易居(中國)控股在紐交所(紐交所代碼:EJ)上市,當時易居形成以營銷代理、決策諮詢、房產經紀為核心的產業模式。

 

★ 到2009年,易居(中國)控股旗下的中國房產信息集團(納斯達克代碼:CRIC)單獨在納斯達克上市。

 

★ 新浪樂居成為中國房產信息集團全資子公司,新浪也成為中國房產信息集團的第二大股東。到了2014年樂居控股有限公司(紐交所代碼:LEJU)又拆分出來獨立在紐交所上市。

 

★ 2015年,易居旗下金融企業鉅派控股有限公司(紐交所代碼:JP.)再次登陸紐交所,成為旗下第四家登陸美國資本市場的企業。

這還不算在國內上市的……

有人說,「在地產圈,周忻帶領團隊創下兩個紀錄,一是上市紀錄,一是退市紀錄。」

不過,正如「美國米貴,白居不易」,對於周忻的資本故事,美國市場並不買賬。由於易居在美國估值長期被低估,再加上為了管理層更靈活制定政策,2015年,周忻發起了易居(中國)控股的私有化。

在周忻這一路的資本故事中,都少不了「貴人」加持。周忻施行私有化時,紅杉資本(也是易居中國天使投資人)沈南鵬和新浪曹國偉對他的助力十分重要。周忻、沈南鵬、新浪組成買方集團,持有易居(中國)控股約44.9%的股票,利用浦發銀行南匯支行3.5億美元貸款以及買方集團成員的出資,購買未握在手裡的中國房產信息集團股份,進行私有化。直到2016年8月,易居(中國)控股私有化完成,正式從紐交所退市。

沈南鵬從2005年的1月1日一直持有易居股份,卻沒有賣出過一股。直到這時才開始出售。11年的情誼可夠堅貞的了。

據易居官網顯示,易居業務主要圍繞置業、居住服務構建了房地產營銷、房地產互聯網及電商、房地產信息諮詢、房地產金融等服務體系,成為房地產全產業鏈服務商。目前,服務過全國80%以上房產品牌開發商,操作過的地產項目超過20萬個樓盤,其中包括萬科、恆大、萬達、龍湖、保利等眾多地產業巨頭。

在招股說明書中,易居企業控股的業務一手房代理服務佔比最大,近三年整體佔到總業務84%以上。其次為房地產大數據及諮詢服務,佔比最少的為二手房經紀平台服務。

有公開信息顯示,過去三年,易居與Top100中的25家房企均有業務往來,近三分之一的收入來自於此,恆大是其最大客戶。

在易居提供的房地產數據中,還有一項業務為房地產測評及排名服務。這個排行榜知名度在業內頗高,易居企業控股稱該榜被上交所和深交所用作篩選國內公司債券發行人的標準之一。深受國內房企追逐。

有數據顯示,易居企業控股2017年的銷售總值約4330億元,銷售面積超過3700萬平方米,凈利潤總額7.65億元,較2015年1.77億元,複合增長率高達107.9%。

看來,能請到地產圈半壁江山助陣,易居是有它的道理的。

談到為什麼入股易居企業控股時,富力地產董事長李思廉說,「我們是認識很久的朋友,同行互相支持相信的。易居企業控股未來會很好,因為股東都很強。

 

易居港交所上市,這是周忻的第7次敲鐘!

Author: RyanBen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