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IC導讀: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郵政》專門推出了《情系萬家40年——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特刊》,郵儲銀行副行長徐學明撰文,回憶了他身為郵儲銀行引戰上市工作執行團隊負責人親歷的工作點滴。
對於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來說,說到改革,就不得不提到「引戰+上市」——從2014年啟動引入戰略投資者工作,到2016年登陸香港聯交所,成為我國最後一家上市的國有大型商業銀行,這段凝聚了眾多郵儲人拼搏與汗水的時光,在郵儲銀行第一個十年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讓郵儲銀行的未來增加了更加無限的可能。
在本期《情系萬家40年——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特刊》中,郵儲銀行副行長徐學明撰文,回憶了他身為引戰上市工作執行團隊負責人親歷的工作點滴。今天,郵儲銀行+邀您一起,透過徐學明副行長的筆觸,一起重溫那段「崢嶸歲月」!
國有大行改革的「收官」之作―― 我親歷的郵儲銀行引戰上市故事
文| 徐學明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副行長
2007年3月20日是農曆二月初二「龍抬頭」,在百萬郵政人的期盼和社會各界的矚目下,在郵政儲蓄恢復開辦21年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正式成立了。掛牌儀式很簡樸,位於西便門中國郵政大樓的一層大廳,領導們掀起了銀行名牌上的紅蓋頭並發表了簡短的講話,隨後便是各方來賓們三五成群、興高采烈地拍照留念。總行掛牌後,各省(區、市)分行也陸續掛牌組建,我擔任郵儲銀行北京分行的首任行長。2013年1月,我調入總行工作,擔任副行長兼董事會秘書。「引戰、上市」成為年輕的郵儲銀行新的工作目標,也成為我履新之後的新任務。
經過近一年的充分論證和工作準備,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黨組決定啟動郵儲銀行引戰上市工作。2014年6月9日,引戰上市工作啟動會召開。呂家進行長提議,「考慮到保密需要,引戰上市工作就叫609項目吧」。於是我扛起了「609項目」執行團隊負責人的職責。到2016年9月28日上市鑼聲響徹香江,郵儲銀行終於完成了向上市銀行蛻變的「華麗轉身」,其間的800多個日日夜夜、無數個通宵達旦、數不清的突發情況和快速應對,令人難以忘懷。項目組成員經常連續兩三個月「連軸轉」「全天候」地高強度工作。在兩年多的時間裏,我們不斷攻堅克難、團結拼搏,既有刻骨銘心的艱難時刻,更有苦盡甘來的喜悅瞬間。
回望改革之路,郵儲銀行的每一步跨越、每一次蝶變,無不凝聚着郵政人、郵儲人的辛勤汗水與熱切期盼。
陣容「豪華」的戰略投資者
伴着一個世紀的風風雨雨,郵政儲蓄從1919年的郵政儲金匯兌業務脫胎而生,「人嫌細微、我寧繁瑣,不爭大利、但求穩妥」就是當時郵政儲金踐行普惠金融的歷史寫照。改革開放後的1986年,郵政儲蓄恢復開辦,先是為中國人民銀行「代辦」儲蓄業務、吃2.2‰手續費,1990年改為「自辦」吃利差,2003年8月新增的儲蓄資金開始自主運用,2007年拿到全功能商業銀行營業牌照、郵儲銀行正式成立,郵政儲蓄「只存不貸」的歷史從此改變。
資本金是一家銀行最核心的資源。郵儲銀行組建後,隨着資產類業務的快速發展,特別是隨着風險權重高的資產比重不斷提升,郵儲銀行的資本需求快速增加,資本充足率指標不斷逼近監管紅線。集團公司和總行的決策層很快就意識到,如不儘快破題,資本金問題將成為制約郵儲銀行健康發展的瓶頸。郵儲銀行要改變單純依靠自身造血的發展模式,藉助資本市場,推動各項業務快速健康發展;要落實國務院對郵儲銀行深化改革的部署,「股改—引戰—上市」這一「三步走」戰略必須儘快落地實施。
「609項目」啟動之初,我們就確定了「確保國家和集團公司對郵儲銀行的絕對控股地位,統籌兼顧郵銀利益,堅持服務『三農』、服務中小企業、服務社區的市場定位,不斷完善內控機制,嚴格防範金融風險,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基本原則,按照「精品工程」「陽光工程」的標準,紮實推進各項基礎工作。
按照「引資金、引智力、引機制」的目標,我們廣泛接觸了境內外投資者。多輪談判談下來,從最初的75家篩選到51家,再進一步精選到10餘家投資者。最後一輪談判時,境內外知名機構各半,正式進入最後的磋商談判環節,整個過程着實令人難忘。最終的談判和溝通需要根據不同投資者採取差異化策略和最大化競爭張力,從而達到最佳引戰效果。這不僅需要管理層向投資者充分展示郵儲銀行投資亮點,打消投資者顧慮,還需要把握好談判節奏,做到重點突破、以點帶面,推動整個投資者團體的投資熱情,實現估值和業務合作的雙贏。
管理層的演示對郵儲銀行來說是「大姑娘上轎頭一遭」。管理層首先帶領總部各部門負責人反覆修改打磨演示材料;緊接着在推介上下功夫,在不到兩周的時間裏集中完成了20多場反向路演;隨後又馬不停蹄地總結潛在投資者的優劣勢,對照分析自身存在的不足,以此明確與潛在投資者未來的合作方向和戰略價值。
管理層演示的效果非常好。我們成功地使投資者認識了郵儲銀行已有的卓越業績,認可了郵儲銀行的長期發展潛力和優勢,認同了郵儲銀行的發展戰略,可謂首戰告捷。
棋至中盤,進入到最艱苦的投資者問答、盡職調查和價格談判階段。當時,我們面臨的外部條件異常艱苦:從國際上看,受新巴塞爾資本協議以及郵儲銀行融資體量的影響,境外商業銀行已無法像十年前中國五大行引戰時那樣進行大規模投資,他們能夠提供的合作資源也相對有限,因此,可供我方選擇的優質投資者的範圍也相對有限。從同業和市場看,自2010年中國農業銀行上市之後,再無大型商業銀行的引戰和上市,而時值2015年7月初恰逢國內股市深度調整、香港市場放量下跌,加之全球經濟復蘇乏力,很多境內外機構對中國銀行業的資產質量極為擔憂。
一邊是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硬約束,一邊是潛在投資者的商業訴求,如何兼顧各方面利益、找到最佳平衡點,是整個工作成敗的關鍵,談判工作面臨極大挑戰。經過充分評估,我們制定了個性化的戰略合作談判策略,本着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原則,與潛在投資者又進行了數輪談判,最終確定引入10家戰略投資者。
這10家明星級的戰略投資者,涵蓋美洲、歐洲、亞洲三家商業銀行的領先者摩根大通(JPM)、瑞銀(UBS)、星展銀行(DBS),包括兩大主權基金淡馬錫(TEMASEK)、加拿大養老基金(CPPIB),還有世界銀行下屬的國際金融公司(IFC)、國內兩大央企中國人壽和中國電信以及兩家世界知名的互聯網公司螞蟻金服和騰訊。這10家戰略投資者不僅在國內外知名度高,而且與郵儲銀行轉型發展的協同性也很強。最終,我們以差異化的投資故事、優異的資產質量贏得了他們的認可,並爭取到了1.18倍PB的入股價格,同時在多個領域達成了合作意向。引戰工作大功告捷,為後續的上市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15年12月11日,成功引戰後郵儲銀行的經營管理團隊與媒體見面
三年來,我行與戰略投資者的合作結出豐碩成果——定期進行高層會晤溝通,在零售銀行、公司金融、資金資管三大板塊深度合作,共同推進公司治理、「三農」小微等四個領域的諮詢優化項目,組織舉辦專題培訓近200場,郵儲銀行員工9000餘人次參加交流學習,真正實現了引資、引智、引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摩根大通資深銀行家羅伯特·利普先生(曾任摩根大通董事)已80歲高齡,他對郵儲銀行情有獨鍾,從銀行成立開始就一直孜孜不倦地推進雙方的戰略合作。這幾年,他每季度都來一次中國,為我行的信用卡、網點轉型、風險管理等工作建言獻策,令我們十分感動。大家都親切地叫他的昵稱「老鮑勃」,稱他是「新時代的白求恩」。
郵儲銀行最終引戰融資規模達451億元人民幣,成為中國金融企業單次規模最大的私募股權融資,也是「十二五」期間中國金融企業規模最大的股權融資,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和強烈反響,為後續成功登陸資本市場提供了強有力的背書。社會媒體評論認為,這是我國經濟金融體制改革框架下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的一項重要成果,是全球資本對中國經濟和銀行業投下的信任票作為郵儲人,我們有理由感到驕傲與自豪!
緊鑼密鼓備戰上市
為進一步拓寬資本金的補充渠道,郵儲銀行黨委審時度勢,一鼓作氣,在引戰工作收官之際便緊鑼密鼓地啟動了上市籌備工作。引戰屬於非公開募資,而上市屬於公開募集資金活動,有諸多的既定動作和監管規則,對工作的要求更高。
上市工作的首要任務便是選聘中介機構。通過精挑細選、嚴格把關,最終入圍的中介機構都是項目經驗豐富的行業翹楚,由中金、摩根士丹利、瑞銀、摩根大通、高盛、美銀美林、星展銀行、招商證券、花旗銀行、滙豐銀行等機構組成的中介團隊堪稱「夢之隊」。據統計,從保薦機構、財務顧問、主承銷商、全球協調人、簿記管理人,到審計師事務所、境內外律所、評估機構、財經公關公司、印刷商、路演公司、收款銀行等,共有大大小小中介機構近50家。可以說,協調管理好這些中介本身就是一個不小的工程。如何充分發揮各家機構的優勢、確保各方齊心協力共同推進工作,都對我們的項目團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市方案和節奏的把握同樣非常重要。銀行黨委及董事會在綜合分析世界經濟形勢、境內外市場特點以及我行融資需求的基礎上,認為郵儲銀行應對標同業機構,選擇在香港上市。因為香港資本市場的國際化程度較高,H股上市將能為郵儲銀行引入高質量的國際機構投資者,形成多元化的股權結構,進一步優化銀行治理機制,促進轉型發展,在此基礎上將來再擇機回歸A股市場。同時,我們預判9月末將是一個難得的上市時間窗口。但是,想在7個月時間裏實現赴港上市是一個極其艱巨的工程。經過反覆研究,郵儲銀行黨委果斷決定全力衝刺、背水一戰,確保9月30日前實現上市目標。
上市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有序組織、縝密計劃、無縫銜接和高效推進。古人說寫文章有「三上」——馬上、枕上、廁上,可謂是無時無刻、殫精竭慮。郵儲銀行上市這篇「大文章」還不止這「三上」。我們齊心協力,爭分奪秒,把一天當成兩天用,並行作業,半夜開會、出差路上討論、節假日加班都是常態。特別是進入最後衝刺階段時,工作計劃更是細化到了小時,有的員工甚至連續一周在辦公室熬夜。在最後的路演階段,香港、美國、歐洲三路人馬白天見投資者,晚上還要克服時差開會研究投資者反饋,商討如何更好地解答投資者的問題。可以說,在整個上市進程中,我們始終處於高速、超負荷運轉狀態。
境內銀行赴港上市,不僅要滿足香港監管機構的要求,還需要通過境內監管機構的一系列審核,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外管局、國務院法制辦、港澳辦、社保理事會直至最高決策機構國務院,相關事項都要前後銜接、環環相扣。在國務院的領導下,在各部委的大力支持下,我們用了短短一個月時間便取得了所有境內批複及核准文件,為6月30日向香港交易所正式遞交上市申請爭取了寶貴的時間。香港交易所也給予我們大力支持,不僅在時間周期方面儘可能壓縮,還給予了多項豁免,這些都對保障項目順利推進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項目啟動伊始,有中介機構私下跟我們管理層說,鑒於郵儲銀行「自營+代理」的特殊模式以及由此帶來的大規模關聯交易等特殊問題,9月份上市的時間表基本無法實現。當6月30日我們成功遞交上市申請後,他們很是感慨,震撼於郵儲人腳踏實地、分秒必爭的精神以及卓越的執行力。
準備招股說明書及各類推介材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耗時耗力,既要符合固有體例和要求,又要精雕細琢、千錘百鍊、精益求精。在招股說明書準備過程中,為了趕時間,招股書工作團隊春節假期都未休息,用了一個月的時間迅速完成了第一版招股書準備。在接下來7個多月的日日夜夜中,工作團隊對長達900多頁的中、英文版招股書反覆推敲、精心打磨,先後召開了5次長達3~ 5天、每天早8:30到晚11:00的全封閉會議。大家一遍遍通讀,一次次討論,對幾十萬個數據及其表內、表間勾稽關係進行了40多輪的全面核對,確保萬無一失。對於比較重要的投資亮點和戰略部分,工作團隊每次都會花幾個小時討論僅幾頁紙的內容,反覆推敲,多次修改,充分論證。進入駐場印刷衝刺階段後,我們整個團隊更是連續熬夜奮戰,最終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得益於前期大量紮實和卓有成效的工作,我們僅用時7個月時間,就完成了監管報批、招股書撰寫、盡職調查、關聯交易梳理、審計評估、市場推介等重要工作,並在短時間內通過香港交易所聆訊、啟動全球發行、完成定價配售,最終實現了9月28日掛牌上市。
在赴港上市繁重的工作過程中,郵儲銀行工作團隊經常奮戰到黎明時分
無數個日日夜夜的辛勤付出,終於換來豐碩的成果。在上市祝捷時,項目組很多人忍不住流下了激動的淚水。這既有成功的喜悅,更是對兩年多時間高強度、高壓力工作和高度緊張情緒的宣洩。現在回過頭來看,我們當初的一系列決策是十分正確的。雖然上市過程艱辛,各級領導和項目組成員很苦、很累,但我們抓住了當時全球資本市場短暫和最有利的時間窗口。
講好郵政故事 展現「自營+代理優勢」
在市場推介過程中,重中之重是打造出令人信服的差異化投資故事,特別是作為一家紮根本土、專註於服務社區、服務「三農」、服務小微企業的金融機構而言,外界對郵儲銀行還比較陌生。結合路演與投資人的多場交流,管理層反覆討論、主要領導字斟句酌,最終提煉確立了郵儲銀行的三大特點和兩大優勢,即差異化的戰略定位、獨特的運營模式、雄厚的資金實力以及資產質量優、成長潛力大——我們稱之為「3+2」差異化投資故事。
當時,監管機構和投資者最為關注的是郵銀關係以及關聯交易問題。「自營+代理」的模式是政府和監管部門對郵儲銀行的特殊政策安排,它既是特色,也是優勢。這一模式確保了郵儲銀行有一張覆蓋城鄉、統一完整的龐大網絡以及強大的吸儲能力。自營網點辦理全功能商業銀行業務,代理網點則根據銀行授權辦理存取款、結算、代收付及其他一些低風險中間業務。兩者的運營成本和風險都是各自承擔。代理網點吸收的存款由郵儲銀行統一運用,郵儲銀行向郵政企業支付代理費。代理費標準按市場化原則確定,其決策權在董事會。另外,在對代理網點管理上,與銀行的自營網點一樣,實行品牌、流程、規章、產品、服務標準、IT「六統一」。這一模式是郵儲銀行有別於其他大型商業銀行的最大特色,得到了國家政策的長期支持,是郵儲銀行業務發展和郵政企業穩定的基石。正是由於郵銀之間的緊密關係,雙方之間的關聯交易類別多、金額大,這些數據必須真實披露。由於直接關係到郵儲銀行經營的穩定性和投資者的切身利益,關聯交易的定價安排及相關調整機製成為香港聯交所和境內外投資者最為關注的問題。如何做好妥善安排,既涉及郵銀雙方長期的穩定發展,也關係到資本市場能否認可。
針對這個重點、難點問題,在集團公司黨組、郵儲銀行黨委的領導下,在引戰階段我們即成立了由郵政集團和郵儲銀行相關部門組成的關聯交易定價小組。上市啟動初期,我們與聯交所積極溝通,特別就儲蓄代理費一事爭取認可,聯交所理解了我行儲蓄代理費的定價現狀,但同時堅持要求建立定價調整機制,以保護中小股東的利益,這對我們來說又是一個全新的挑戰。
在國內外沒有先例可循的情況下,我們項目組在連續兩個多月的時間內連軸轉,白天拿出一版思路,晚上立即組織討論。經過反覆測算、推理和論證,項目組最終建立了一套各方都可接受和認可的費用調整機制和定價決策機制,以法律條款的形式寫入代理框架協議和招股說明書中,接受資本市場的檢驗。新的機制保護了集團公司、郵儲銀行以及未來投資者等多方的利益,滿足了香港交易所的上市規則要求,攻克了上市進程中的又一大難題。
香港交易所對關聯交易尤為關注,郵儲銀行多次赴港進行專題溝通。在這個過程中,還有一個小插曲——有一次,總行分管領導帶領項目組趕早班飛機從北京赴港溝通,卻因為天氣原因在機場滯留了5個小時之久,大家心急如焚,所幸最後有驚無險,在當天下午預定時間及時趕到,溝通達到了預期效果。
上市鑼鼓響徹香江
郵儲銀行股票發行是在資本市場相對低迷情況下的一次大規模發行,股票銷售工作是重點、也是難點。此前兩年香港市場鮮有超過百億港元的新股發行,而郵儲銀行融資規模又是近600億港元,這對整個市場的承受能力都提出了很高要求。
項目啟動之初,我們就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推介方案,管理層也是不分晝夜,高頻次、大範圍地與全球各類投資者接觸。在正式路演前我們就進行了5輪非交易路演,與國際國內知名投資者進行了近300場一對一會議和數次多機構參加的團體會議,覆蓋了超過500家投資者,為後續的股票發行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我記得,第一輪在美國華爾街見投資者時,有海外機構投資者就提出疑問:「現在中國的銀行股估值都打七折了,你們怎麼還出來做路演?」當聽完管理層講的「郵儲故事」後,他們的態度發生了轉變。在緊湊、高效的管理層路演過程中,我們舉辦了6場大中型午餐會和近60場一對一會議,覆蓋了全球284家主要的機構投資者。路演既考驗智力,更考驗體力,一天7~9場活動(早餐會、上午兩場一對一會談、午餐會、下午2~3場一對一,最後還有晚餐會,甚至晚餐後還要見一撥投資者),連續講演與交流,令人極度疲憊,有的同事在桌旁坐着就睡著了。對於部分重要機構,我們更是採取「車輪戰」,甚至先後面談四五次。一路下來,對於各種核心問題,不同的行領導幾乎可以一字不差地給出相同的解答,即使在時差反應嚴重的全天會議里,仍然能夠做到精準回答問題,可謂真正做到了爛熟於心。除了管理層的不懈努力,我們還通過投行力量,向更多投資者推介郵儲銀行。功夫不負有心人,股票最終的定價也反映了投資者對投資故事的認可。我覺得,境外大牌機構投資者進來,是對中國未來的經濟前景投的信任票、對中國銀行業投的信任票,這對最終的股票定價起到積極作用。
簿記第一天,我們就收到了38億美元的機構錨定訂單。特別令人振奮的是,在我們一對一溝通的投資者中,超過74%的機構下了定單(其中的87%來自歐美地區),這是他們為郵儲銀行上市用真金白銀投出的贊成票,而這在此前多年的大型金融股IPO中實屬罕見。國際配售部分獲得了近5倍的超額認購,同時,香港公開發售也獲得了投資者的積極反饋,錄得1.6倍超額認購,創下境內大型銀行赴港上市新紀錄。
確定發行價格的過程同樣緊張、難忘。我清晰地記得,分析師全球預路演於9月5日啟動,9月8日總行經營班子就連夜開會討論,根據預路演反饋信息,最終確定了4.68~5.18港元的股票發行價格區間。管理層路演和全球發售結束後,根據簿記認購及資本市場情況,經過反覆和深入的論證,在資本市場大幅震蕩的背景下,基於對市場和需求的精準判斷,我們「分厘必爭」,最終以每股4.76港元定價。看似定價於區間的低端,實則已屬於近年來港股中估值最高的銀行股。當時港股的中資銀行股PB區間位於0.66~0.83倍,我們的定價相當於1.02倍PB,溢價超過25%,說明投資者對郵儲銀行獨特價值、戰略優勢的充分認可和堅定信心,也意味着對中國經濟長期發展潛力的認可。
郵儲銀行H股IPO募資總額達到591.5億港元,創造了2015年至上市當時全球最大的IPO,也是2011年至上市當時H股最大的IPO、H股歷史上第七大IPO。郵儲銀行這一國有大行上市的「收官」之作可謂十分靚麗!
9月28日,金秋的香港和風習習,到處翠綠綻放。早晨8:30,位於香港中環的香港交易所樓外路上車水馬龍,門前人頭攢動。為見證一個重要的歷史時刻,香港經濟、金融界的重量級人士悉數到場,其中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財經事務與庫務局局長陳家強、證監會主席唐家成、港交所主席周松崗、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以及中央駐港機構的負責人、內地政府及監管機構負責人、戰略投資者和基石投資者、中介機構代表,還有集團公司領導、郵儲銀行董監高主要成員等。香港交易所大廳洋溢着節日氣氛。9點29分50秒,隨着司儀大聲喊出「10、9、8……3、2、1」倒計後,9點30分,鑼聲響起,港交所變成沸騰的海洋!
儘管郵儲銀行上市工作的時間緊、任務重、挑戰大,但最終能夠順利完成,打破了資本市場的一系列紀錄,得益於國家和相關部委的關心和支持,得益於幾代郵政人、郵儲人的不懈努力奮鬥,得益於郵儲銀行差異化的投資故事、優異的經營業績和乾淨的資產負債表,還得益於項目團隊出色的執行力。身在其中,我深刻體會和感受到了郵儲幹部員工堅定不移的信念、眾志成城的力量以及每個人的熱血與活力、努力與勤奮、敬業與奉獻。
成功的喜悅使得大家繁忙工作中的疲憊一掃而光
上市以來,郵儲銀行履行承諾,向投資者交出了滿意的答卷。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國家戰略、助力打贏「三大攻堅戰」成績卓著,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利潤增長在上市銀行中持續領先,特別是信貸資產不良率一直保持在同業50%左右的水平。
自1986年恢復開辦至今,中國郵政儲蓄已走過32年的歷程。三十多年來,中國郵政金融事業的孕育、發展、壯大,無不伴隨着改革的進程,特別是郵儲銀行的改革路徑和模式業已成為世界郵政金融改革的標杆。我作為一名郵儲老兵,親歷其中,何其有幸!目前,在郵儲銀行黨委和董事會的領導下,郵儲銀行又已啟動了回歸A股的進程。
展望未來,郵儲銀行已進入第二個十年,中國郵政新一輪深化改革的號角也已吹響。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郵儲人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把郵儲銀行建成一流大型零售商業銀行的目標繼續努力,為建設世界一流郵政企業作出新的貢獻!(完)
本文來源:金融讀書會、郵儲銀行+
作者:Plusir
延伸
閱讀一
郵儲銀行毫不動搖支持民企發展,將加大支持力度
10月22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召開專題黨委擴大會議,學習傳達了習近平總書記給「萬企幫萬村」行動中受表彰的民營企業家的回信、10月20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第十次專題會議、劉鶴副總理及「一行兩會」領導接受採訪的重要精神。
會議認為,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的判斷和部署上來,維護好經濟發展、金融穩定的大局。特別是在做好民營企業金融服務和維護資本市場穩定方面,郵儲銀行要履行好大行責任。
郵儲銀行成立以來,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監管部門工作要求,牢牢把握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宗旨,堅持把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和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結合起來,充分發揮資金、網絡優勢,結合各類民營企業特點,優化服務流程,降低融資成本,積極支持民營企業金融需求。
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郵儲銀行小微民營企業貸款客戶146萬戶、同比凈增4.3萬戶,貸款餘額5463億元、同比凈增630億元;大中型民營企業客戶簽訂借款合同金額累計3168億元,合同餘額914億元,較年初增長160億元。2018年新簽合同簽約放款率88%,三季度小微民營企業貸款發放利率較一季度下降了74BP,着力解決「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難題。
下一步,郵儲銀行將深入研究民營企業金融需求,儘快出台郵儲銀行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持續加大對民營企業發展的金融支持力度,為民營企業「心無旁騖創新創造,踏踏實實辦好企業」創造更加健康的環境。
本文來源:郵儲銀行+
本文作者:Plusir
延伸
閱讀二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全力服務打好三大攻堅戰!
按照黨的十九大要求,今後三年要重點抓好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打好三大攻堅戰明確工作重點和目標任務,作出一系列補短板、強弱項的決策部署,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注入實踐動力。
「十圍之木持千鈞之屋,五寸之鍵制闔之門。」打贏三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跨越的關口。作為實體經濟的血脈,金融業,特別是銀行業理應在三大攻堅戰中發揮應有的作用。近期,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陸續出台相關政策,全力服務打好三大攻堅戰!
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
郵儲銀行出台了《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三年規劃》。
該規劃結合中央、監管要求和郵儲銀行風險特點,確定了「轉變發展理念,主動適應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加強重點領域風險管控,防範重大風險」「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全面提升風險防控能力」三方面18項重點任務,制定了強化人才保障、IT及數據支撐、風險合規文化建設等保障支撐措施,切實提升風險管理能力,嚴守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以自身高質量發展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郵儲銀行專門召開了電視電話會議,對該規劃內容進行宣傳貫徹和系統培訓,提升各單位對三年規劃的重視程度,並要求各單位加強宣貫培訓,弄懂吃透中央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戰略部署有關精神,落實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主體責任,細化工作方案,將三年規劃有關要求落實到日常各項工作之中,切實抓好三年規劃的落地實施工作。
助力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
郵儲銀行出台了《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關於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
該《意見》充分立足郵儲銀行實際,明確了打贏脫貧攻堅三年行動的指導思想、任務目標、工作要求、重點服務對象以及金融支持領域和傾斜政策。
該《意見》立足於開發式、造血式扶貧,制定了穩步推進扶貧小額信貸、大力發展產業扶貧、深入實施項目扶貧、加快實施電商扶貧、逐步推進光伏扶貧、着力實施教育扶貧、全力推進就業扶貧等精準幫扶舉措;提出了大力推進公益扶貧、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持續搭建大扶貧格局等多種扶貧具體方式,積極助力脫貧攻堅取得實效。
郵儲銀行作為一家以普惠金融為己任的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從脫貧攻堅戰打響伊始,便充分發揮網絡、資金和專業優勢,主動踐行大行社會責任,創新工作機制,逐步探索出「蔡川模式」、「雙基聯動+駐村第一書記」模式、「商業銀行+信用村鎮」模式等一系列以特色產業為依託、以產品創新為基礎、以風險分擔為保障的金融扶貧新模式。截至2018年6月末,郵儲銀行精準扶貧貸款餘額超703億元,其中個人精準扶貧貸款餘額164億元。
下一步,郵儲銀行將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扶貧攻堅的工作部署,以《意見》為指導,與各級扶貧部門合作,精準支持建檔立卡貧困戶,支持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大金融扶貧資金投入。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郵儲銀行出台了《關於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發展綠色金融的指導意見》,並配套印發《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加強綠色銀行建設三年規劃》。
《指導意見》明確了郵儲銀行發展綠色金融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提出了「健全治理機制,完善政策體系,加大資源投入,堅守戰略定位,豐富產品體系,優化資產結構,加快能力建設,加強風險管控,提升品牌形象」九方面重點任務,通過積極建立並持續推進綠色銀行管理體系、多維度發展體系、指標監控體系,推動綠色銀行建設戰略取得積極成效。《三年規劃》進一步細化了未來三年郵儲銀行加強綠色銀行建設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路線圖,圍繞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明確了33條具體措施,確保完成階段發展目標。
此外,郵儲銀行專門召開了電話會議,對《指導意見》和《三年規劃》進行宣傳貫徹和系統培訓,要求各單位吃透領會中央要求,認真學習文件精神,細化工作方案,落實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主體責任,切實做好貫徹實施。
本文來源:郵儲銀行+
本文作者:Plusir
延伸
閱讀三
網點最多的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
都說四大行網點多,工行是宇宙行,然而自從11年前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成立後,輕鬆超過工行,位列全國網點最多的銀行。
目前全國網點數量超過1萬家的銀行總共有五家,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其中按照營業網點分佈最多、最廣的銀行是中國郵政儲蓄銀行。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擁有儲蓄營業網點3.6萬個,匯兌營業網點4.5萬個,國際匯款營業網點2萬個。其中有近60%的儲蓄網點和近70%的匯兌網點分佈在農村地區,網點覆蓋中國全部城市和近99%的縣域地區,成為溝通城鄉居民個人結算的主渠道。
經常很多人搞混郵政儲蓄和郵政儲蓄銀行關係,二者其實是有區別的。郵政儲蓄銀行屬於獨立法人,是中國郵政集團公司下的全資子公司,實行垂直管理,自成一體,郵政儲蓄屬於當地的郵政局,二者都是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旗下企業,相互之間互不隸屬。
郵政儲蓄是中國郵政的一個業務板塊(一般叫現金業務或者金融業務),與其他業務比如包裹快遞、機要業務等是一個級別的,只是一種業務種類,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與中國郵政儲蓄是代理關係,說白了就是中國郵政儲蓄代理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的業務,中國郵政儲蓄只是代理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的個人負債業務(存款)和中間業務,無權代理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的資產業務(貸款)和對公業務。因此,郵政儲蓄只能做個人存款相關的,不能做貸款、融資等資產投資行為以及對公業務,不是全功能的銀行金融機構。但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就能從事相應的業務,有相應的金融牌照,是全功能的金融機構,別的銀行能做的他都能做。
更簡單的說,你去郵政局裏面可以存錢也可以寄包裹寄信,你去郵儲銀行裏面是寄不了包裹也不能寄信的,小編當初就鬧過笑話。
來源:郵哥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