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武:上市不只是敲钟

 

陈志武:上市不只是敲钟

 

【金融其实很简单】

 

以前你可能看到过一些公司创始人在上交所或者纽交所敲钟,然后新闻报道就说:某某公司上市了!紧接着,创始人当然充满胜利的喜悦,要一波接一波宴请朋友和同仁,庆祝上市成功!再后,似乎就万事大吉。——上市真的只是敲钟吗?上市过程确实很熬人,过程结束了当然应该庆祝,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开始。今后是否能跟市场沟通好、能否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挑战,才是决定上市是否真成功的关键。
几年前,一位学生很激动地跟我讲,他兄长打算两年后让自家的公司在香港上市,并且要冲刺这两年业绩,要正好在上市敲钟的时候让业绩达到顶峰!我就问:“你们家是希望十年、二十年后公司仍然运营很好,家业长青,还是就圈一次钱跑路?”他说:“当然希望家业长青!”我说:“如果是那样,就千万别上市之前制造业绩顶峰。那样虽然能把一开始的股价炒得很高,但之后如果业绩下滑,让第一波投资者吃上苦头,他们就从此不再相信你们,跟你们公司结上仇了,今后跟市场沟通起来就很难办。

 

而如果换个角度看,反正上市时卖的只是很小一部分股份,你们家继续是控股大股东,开始时股价即使不是最高,也没关系,因为今后随着业绩的自然增长,股价反正会持续上涨,你们家的股权市值会上升。而如果一开始给了投资者持续的甜头,那么,今后跟股市沟通起来就容易多了。那不是为公司长久发展打下更好的基础吗?”
我不知道这位学生的兄长是否听进了这样的建议,但那不重要。关键是,太多人把上市本身看成终极目的,只在意短期利益。否则,怎么会有那么多A股公司上市之后就开始业绩下滑呢?很多人都强调要提升上市公司的质量,可是质量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具体从细节做出来的。

 

东方航空的故事

自从1997年东方航空在纽约上市以来,我经常关注这只股票,也曾经买过。但是在这些年里,东方航空在美国每天的交易量很低,平均一天只换手1.2万股,按照每股不到28美元的价格,每天交易量33万美元左右。也就是说,如果到美国上市的目的是为了扩大融资范围、随时能融到大量资金的话,那么,假如东方航空要通过美国股市增发股票融资9亿美元,这笔资金就相当于2727天的交易量。按照每年250个交易日算,这等于要花11年!从这个角度看,东航的海外上市不能算太成功。
相信你肯定坐过东航,因为作为国内第二大航空公司,2016年东航的客运量超过一亿人,特别是它覆盖了经济繁华的华东地区的各主要航线,国际航线覆盖面也甚广,飞往全球一千多个目的地。东航股份于1997年分别在纽约、香港和上海上市。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尤其是商业旅行和休闲度假的逐年增加,到2016年,收入985亿元、利润45亿元,资产规模达到1957亿元。在“2016中国企业500强”中排第155位。所以,不管从航空市场覆盖面、品牌、行业排名,还是从经营规模,东航并不是一个人们不知道的公司。
那么,为什么东航的股票无人问津呢?是东航的原因,还是股市的问题呢?
信息披露是关键
东航作为一个中国公司,在美国股市交易量相对低,不太奇怪,毕竟到过中国、坐过东航的美国投资者并不多。今后我们再回到这个话题。这里,我们还是从信息披露、跟股市沟通的角度来谈。
那么,东航自己给股市投资者发布的消息有多少呢?这些年我经常到许多投资者访问的雅虎财经上跟踪东航的消息,东航以前发消息大概为一个月一条,到最近几年是每6个月发布一次半年财务报表,其它很少有什么消息。也就是说,有半年时间里,投资者会听不到公司的声音。
实际上,不只是东航,一般中国公司除了必须披露的信息(比如,财报、高管变动等)之外,基本都不告诉股市投资者有关公司的最近动态,比如,最新的项目、新签约的交易、商业发展计划进展、业绩预期。
相比之下,IBM自己发布的消息平均一天有2到3条,其它关于IBM的评论每天就更多了。微软平均每天发布一条消息左右。投行分析师、基金经理、行业研究师针对这些公司发布的分析报告就更多了。
通俗地讲,如果一个上市公司从市场上消失好几个月,投资者和分析师当然就会把你忘记,也没有理由去对你公司做新分析、新评估,股票无人问津、交易量低就毫不奇怪。而如果公司的投资者关系部门经常主动积极地向市场披露最近动态,你公司的名字就会经常出现在投资者眼前,自然带来更多关注,交易量就会上来。
事实上,股票估值和交易量通常是高度正相关的:交易量大的公司,市盈率通常更高。反过来,交易量低的股票,市盈率就更低。许多金融学的学术研究也发现,做产品广告比较多、在媒体曝光比较频繁的公司,不仅它们的产品销售会更多,股票估值、股票交易量也会更高。所以,管理公司市值的方式有很多种,但,你首先要引起投资者对你公司的关注,并进一步让他们有兴趣分析你公司,否则公司市值和流动性都会吃亏。
理论上讲,之所以公司主动披露信息、经常发布消息这么重要,是因为金融交易中存在固有的信息不对称。也就是说,公司内部人知道公司做的决策、发生的事情等,因此,知道公司前景的好坏;可是,外部投资者不知道。加上股票交易本身是最难的跨期价值交换之一,所以,信任和信心总是股市上最稀缺、最珍贵的,而增加信息披露的数量和质量,是公司能够主动降低信息不对称、提升信任与信心的主要方式。一旦跟投资者的关系理顺了,融资和市值就自然水到渠成。
今天我们讲的要点包括:

 

第一,公司上市不只是敲钟。敲钟是上市过程的终点,但不是上市成功的标志。上市是否成功取决于今后漫长的市场沟通和市值管理。尤其不要在上市之前制造业绩顶峰,否则,投资者会记住你公司的。

 

第二,敲钟之后,最糟糕的做法是平时在股市上不露面、等需要再融资才出现。那样的话,股票交易量少、估值也偏低。最好的做法是经常跟市场沟通,多披露、常披露,让投资者和分析师知道你公司的思路、规划和进展。最后,媒体曝光越多、产品广告越多,公司的市值估值也会越受益,道理在于这些方式也能帮助降低投资者与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强化股市参与者对公司的信任和信心。■

陈志武 经济观察报观察家

Author: RyanBen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