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中年男们的尴尬

财爷语

48岁的大叔在谈话中反复提到:一生中关于职场的选择机会,实际上仅有几次而已,每一次都会改变一生的轨迹。

 

香港金融中年男们的尴尬

这是在Wilson路上的墓地,据说是亚洲最大墓地,风水也最好。遇到尴尬了瓶颈了难受了墓地是个不错的静心的地方。

中午和一个香港金融大叔在福临门吃饭——这是一个号称香港老派有钱人都中意的饭馆,比如刘銮雄等就经常去。离得近,去过几次,都没遇见。倒是经常看到一些50岁左右的内地大叔,挎着个网红脸姑娘出没。

香港金融中年男们的尴尬

除了一些常规话题外,这次,他主动问及我对于职业规划的看法。

我如实回答:这是我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今年第五年了,还算得喜欢,也养得活自己,暂时没有更多想法。

他用了差不多四十分钟和我讲了下他的故事以及职场选择的重要性。

今年,他就48岁了,现在一家外资机构做一个小的管理层。从英国毕业回来香港后,他在21岁的年纪进入银行——这是当年香港人眼中的好工作。

三年后,他觉得自己不是很喜欢银行的工作——主要对接些客户办理开户之类的业务。在他看来,年轻的自己应该去一些具体的金融机构,能赚更多也是动力之一。毕竟,金融机构在过去这些里也属于香港比较好的出路。

他属于那种话少,做事严谨也认真的,也对研究感兴趣。这样,他选择了现在这家金融机构做研究员。1993年进入这家机构,到现在已经24年了。他从一个基层的研究员,成了现在这个研究团队的负责人。

像他这样,在一个机构里工作数十年的香港人太多了。早前也认识一个朋友,从美国的常青藤毕业回到香港,进入外资TOP的投行工作,至今18年了。这两年,外资TOP投行业务在香港越做越差,他快要混不下去了。今年底或许面临被裁员的可能。

过去这半年,他都在努力寻找机会。和这个48岁的大叔差不多年纪,香港金融机构就是那么多,能够带团队的也少有空出位置的。我感觉他都快要病急乱投医了。

这些年,中资的钱越来越多到香港后,外资机构的日子普遍都不太好过。他希望能够转去中资机构,但是年纪摆在这里,高不成低不就的。他曾经和我说,最大的失误就是早在四五年前,身边的人陆续在转中资的时候,他当时日子很舒服并没有这些忧虑,一下子就错过了最佳时机。

现在,中资慢慢崛起了,也更愿意寻找对大陆熟悉的管理层。像他们这样的虽然是香港人,但是从小都是在国外长大,在国外读书再回香港的,实际上,对于大陆市场的认知和老外差别不大。

48岁的大叔在谈话中反复提到:一生中关于职场的选择机会,实际上仅有几次而已,每一次都会改变一生的轨迹。有时候是大势的因素导致了不得不做些选择。

在他看来,现在香港不管是外资还是本土机构,大家日子都不太好过,都希望去中资。可是,中资的位置又不会这个时候对他这样的人放开了。

事实上也是,相较于他这个年纪的男人来说,更年轻些的中环金融男都努力跳槽至中资机构了,或者转型到和中国的钱有关系的行当:年轻,学习能力强,又愿意从基础干起。有的年轻人,在过去这两年,趁着对香港金融机构熟悉,而且又了解内地市场,甚至直接做起了中国的老板们的FA生意了。

比这些尴尬中年男年纪更大些的同行男人们,也要幸运些。在过去这些年,他们也赚得多得多了,再熬个几年就退休了,大多都不打算再搏一搏了,而且多数都没有了家庭牵绊了。仅剩了自己活好就好了。

他们这样的中年金融大叔,除了日常的8点到公司上班,晚上加班9点也是家常便饭外,好不容易的周末就陪孩子了——没有任何时间是属于自己的。不过香港人都比较注重保养,他看起来身材也没有发福,而且面相看起来也就是40左右。

他还有两个儿子,老大10岁,五年级,老二8岁,四年级,老婆是全职太太。他早年买了房子,也没有了月供,日子差不多就这么过着:不艰难也不快乐。用他的话说,一闭眼,一辈子就要过去了,也并非不想再努力搏一把——没有机会了。

在三个小时的见面里,他至少有四五次说,觉得我日子过得应该很不错——他说他看我眼睛很开心的样子,而且也不停微笑。我自己并未觉得。

最后分开时,他说,很希望我一直保持这样的状态,十年二十年后在回头看,其实日子会过得非常快,所以当下开心最重要。

或许是,他有过当下不开心的过往,才会如此在意这些吧。中环这些50左右的大叔们,有种集体陷入中年尴尬。

实际上,我终究觉得,任何年龄其实都不尴尬的。这些香港金融中年大叔觉得的尴尬,很多时候是因为,他们自己内心里不想挪一挪,动一动了。

中年大叔里,最爱的是李宗盛。

来源|不二塘不2塘(ID:Bu2Bu2Bu2Tang)    作者|不二塘

Author: RyanBen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