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再次推出新结构性产品,50只界内证(Inlinewarrant)将于7月18日挂牌上市,属亚洲首发

港交所:再次推出新结构性产品,50只界内证(Inlinewarrant)将于7月18日挂牌上市,属亚洲首发

港交所(00388)将于7月18日有首批界内证(Inline warrant)上市。港交所交易后业务董事总经理张亦伶表示,至上周四共有6家发行商部署推出50只界内证产品,最长到期日达200日,冀新产品与现有窝轮及牛熊证达互补作用。新产品本身有如窝轮般设有增发机制,同时会按季将首5位与界内证的挂钩的证券更换,但不会如欧洲市场般有强制收回机制,冀做到亚洲特色。

这是相隔12年后,港交所再次推出新结构性产品。港交所1996年引入窝轮,到2006年再引入牛熊证,事隔12年多,终有新产品界内证面世。


回报固定,不设强制收回

与欧式界内证不同,港版界内证不设强制收回,回报亦是固定:若持有至到期,股价在到期前的5天平均价处于界内可得1元,界外只得0.25元。由于规则简单,「一系入,一系唔入」,此产品往往被形容为「射龙门」。

主要是两个公式:  

  每单位界内证可获得的最高利润=1港元-购入价格

  每单位界内证可导致的最大亏损=购入价格-0.25港元

以一个发行价0.55元的腾讯(00700)界内证为例,价格上下限分别是403元及330元,有效期6个月,倘到期前5天腾讯均价在330至403元之间,界内证可获1元回报,减去发行价(成本),投资者赚0.45元;若股价高于403元或低于330元,即属「界外」,界内证只有0.25元回报,投资者蚀0.3元。值得留意的是,倘股价在到期日当天才回到界内,但最后5天的平均价仍然处于界外,相关的界内证只可获0.25元界外回报。 


按季度将转换挂钩股份

张亦伶指首批界内证将与恒生指数、腾讯(0700)、建设银行(0939)、中国移动(0941)、友邦(1299)及平安(2318)挂钩,主要是因应市面首5只最多交投的股份牛熊证作为参考,但是会因应新季度牛熊证的变化而再更换界内证挂钩的股份,因此下一季界内证挂钩的股份或与今季不同。同时,港交所不会就界内证的上下界限设有要求,但是她提醒,若界限较阔的产品,不一定作价廉宜。至于将来该所会否调整在产品到期时,处于界内者给予1元,在界外者给予0.25元的回报之水平,她表示:「回报水平是与业界沟通后,认为是最适合的水平,因此暂时未有考虑过会作调整。」

虽然在界内证推出时,张亦伶指市面上私人银行、期权市场内的马鞍式及勒束式策略产品,或能够达到界内证相若的回报效果,但她强调:「推出产品,没有想过抢占其他产品的市场流通量,主要考虑仍然集中在如何令市场发展更完善,并与港交所的3年计划,将产品多元化有关。」

 

不设回收机制,投资者随时买卖

今次香港推出界内证前,她说,包括德国、西班牙及意大利早已经有界内证的产品,并设有回收机制,但为了做到亚洲特色,港交所推出的界内证产品,将不设回收机制,并可随时让投资者参与买卖;但会有如其他衍生工具产品市场般,设有市场流通量提供者的机制,亦容许界内证视乎需求而有如窝轮般去增发。

对于界内证的上下行使价阔度的问题,张亦伶称,这视乎各发行商策略,港交所不会设定要求。她相信,大部分投资者一般都喜欢较细价的产品,就算上下行使价较阔,令投资者较易取得较高回报,但先付出的代价也许较高。她又说,对于产品推出时,已有6家发行商参与推出50只产品方面,感到满意。


视需求推追踪国指产品

截至上周,共有6家发行商申请发行共62只界内证(当中50只界内证将于周四上市),追踪资产为5大成交蓝筹股及恒生指数。张亦伶表示,界内证追踪资产会随恒指及蓝筹股成交榜而更改,已发行的界内证会继续买卖,未来亦会视乎市场需求,考虑是否推出追踪国指的界内证。她满意初步的发行表现,显示发行商对该产品有信心。

然而,不少发行商均估计界内证成交慢热,张亦伶虽表示对成交感乐观,但亦指出牛熊证2006年推出后「慢慢pick up」,到2008年发行量追得上窝轮,相信是次投资者同样需时认识界内证。金发局早在2017年发表报告,建议增加上市结构性产品,特别是引入非杠杆式产品及投资型产品。港交所最新一份三年战略计划,亦将加快开发新衍生产品及结构性产品列为工作重点。

随着首批界内证本周上市,张亦伶指有发行商已提议推出每日杠杆证(Daily leverage certificate)等新产品,虽然「发行商有兴趣,都要视乎投资者和经纪有否兴趣」,亦要寻求监管机构批准,故下一步的新产品计划暂未有进展。


市场反应

瑞万通博香港上市产品销售部主管翁世权认为,香港现时缺乏非投机性的结构性产品,下一步可考虑引入;即使现时场外市场已有不同结构性产品,但在港交所上市买卖的话,胜在价格较透明。

法巴上市衍生产品部执行董事黄集恩则指出,现时窝轮及牛熊证占大市成交约两成,吁反思「是否需要结构性产品贡献更多成交额?还是应维持平衡发展?」

版权声明:所有瑞恩资本Ryanben Capital的原创文章,转载须联系授权,并在文首/文末注明来源、作者、微信ID,否则瑞恩资本Ryanben Capital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或公众号平台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更多香港IPO上市资讯可供搜索、查阅,敬请浏览:www.ryanbencapital.com

相关阅读

港交所:7月推“界内证”, 赌期内股价是否维持一定范围

香港IPO市场:2019年上半年,上市 84 家、募资695亿港元,上市申请 233 家

上市保荐人,被不断投诉,香港证监会重点打击保荐人失当

IPO上市破发,破发算什么,关键是要“活下去”?

港交所列不适合上市六大理由,去年拒绝IPO申请宗数增7倍

香港IPO上市申请失败:被联交所拒绝的39个案例汇总(2013-2017年)

港交所:再次推出新结构性产品,50只界内证(Inlinewarrant)将于7月18日挂牌上市,属亚洲首发

Author: RyanBen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