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资本市场的那些事——李小加在母校厦门大学的演讲

来源 | 厦门大学
香港资本市场的那些事——李小加在母校厦门大学的演讲
香港资本市场的那些事——李小加在母校厦门大学的演讲


   7月15日,厦门大学知名校友、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博士莅临厦门大学EMBA鼓浪屿名家论坛线上现场,为厦门大学EMBA学员校友及社会嘉宾带来题为《香港资本市场的那些事》线上直播全网共计23万+人次在线观看。以下为李小加校友分享摘要。



2020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开局不顺”的一年:新冠肺炎肆虐引起全球经济停摆、金融市场巨额动荡、中美两国摩擦进一步加深。2020变得充满困惑和不确定性,焦虑与悲观的情绪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每一天。


在大风大浪之中,香港市场对我们意味着什么,能为我们带来什么?李小加先生从香港资本市场的那些事谈起,为我们解读风云诡谲中香港资本市场的前世今生。

香港资本市场的那些事——李小加在母校厦门大学的演讲

回望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经济崛起的过程实际就是一个不断参与全球化的过程。李小加先生以人体结构对中国参与全球化的过程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中国参与全球化的进程是逐渐与世界在骨架上(交通、运输、通讯)的物理联接、肌肉上(贸易、制造业、供应链)的化学联接、血液上(金融、资本)的生物联接、和今后在神经网络上(人工智能、5G网络与量子计算)的智能联接。

无论是对于中国内地还是西方世界来说,香港市场在每一个阶段都起到了不可取代的作用,但其功能也逐步进化与升级:从骨架联接转向肌肉联接、再到血液互联互通。在今后的日子里,随着国家的全面发展,香港对中国与世界在骨架和肌肉上的联接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将会受制于自身物理条件而有所减弱。然而,香港在血液联接中发挥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香港资本市场的那些事——李小加在母校厦门大学的演讲

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迅速扩大,香港市场的功能也从初期主要“输血”引进外资,慢慢演进到今后对资本“血液”的改造升级,最终会实现与全球“血液体系”的互联互通与功能互换。香港可以当做一个中国企业的海外融资中心,是一个资本聚集中心,主要把海外的钱引入到中国。而随着中国资本市场本身的开放和改革,以及本身“血液”的不断变化,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国际因素的提高,使得不同的“血液”、不同的DNA有更多的互动性,所以这种造血的功能就意味着两种血的混血功能,混血中间形成化学反应。在互联互通过程中,最核心问题是两地的“血液”差异很大,因此我们必须找到合适的制度安排,通过本地托管、净量结算、资金闭环、监管互助等环节,以最低的制度成本完成最大的市场效益,从而实现两地不同“血液”在不同制度下的有效转换。

香港资本市场的那些事——李小加在母校厦门大学的演讲
香港资本市场的那些事——李小加在母校厦门大学的演讲

在这样的背景下,香港交易所从传统的以股票交易为主的交易所向一个多功能、多资产类别的国际化交易所进军。经过不懈努力,香港交易所在三个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

其一,国际金融中心进入到大宗商品市场、固定收益市场和货币市场是未来发展的趋势。通过收购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港交所实现了对大宗商品业务“零的突破”,对国际拓展"零的突破"。

其二,内地市场和国际市场存在割裂,导致大规模互联互通受到限制,难以满足全球市场发展需求。通过沪深港通、债券通,港交所实现了在人民币资本项目管制环境下中国与世界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的突破。这样一种净结算的模式保持了连贯性、交易的市场性,同时又使得每天过境的资金很少。举一个简单的数字,沪港通、深港通开通这么多年来,整个交易量差不多37-38万亿,交易完了以后,比如香港持A股差不多1.7万亿的市值,中国大陆老百姓持有港股1.3万亿的市值,带来3万亿的互相持股,实际上整个5年下来过境的净资本也就是1000-2000亿,有时候是北上,有时候是南下。由于两边是一种权益的交换,中国内地投资者把一部分钱换成港股,国际投资者把一部分钱换成内地的A股,这种权益交换造就了互联互通能够在不改变现有的资本管制情况下取得巨大成功。

香港资本市场的那些事——李小加在母校厦门大学的演讲

其三,港股市场过去由传统行业主导,上市公司多来自地产、银行、传统的制造业、零售等等,而真正代表当今最新生产力的科技公司,例如各种各样的互联网公司之前在港股上市一直有很多限制。这就造成不少中国新经济公司只好远走他乡,到美国或者其他地方上市。

通过对上市规则的重大改革,港交所实现了拥抱新经济,拥抱新科技的突破。现在很多中概股公司的回归变成大家非常关心的话题,中概股回归已经形成趋势,大量的流量会慢慢东移,回到祖国、回到香港。现在有些还不能直接进入深港通、沪港通,但我们希望这些问题可以得到顺利解决。总而言之,这样的一个改革,使得香港上市公司的DNA大规模改变,到了今天,像腾讯、阿里、美团、小米、京东、网易这些公司实际上已经成为香港市场最头部的公司。

这三次改革使得香港市场在现今中美脱钩的大背景下显得越来越重要。

香港资本市场的那些事——李小加在母校厦门大学的演讲
香港资本市场的那些事——李小加在母校厦门大学的演讲

展望未来,世界又一次面临巨变,逆全球化的进程在局部展开。中国与美国曾经在二十多年里深度联姻,但是近年来婚姻触礁、各奔东西的趋势似乎无法避免。中美两极化的世界格局已基本定型。无论世界喜不喜欢,中国的崛起势不可挡;无论中国喜不喜欢,都可能不得不持续面临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中美两极化格局将带来更大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发展挑战,世界在两极之间必然比以前更加需要翻译机和转换器。

香港资本市场的那些事——李小加在母校厦门大学的演讲

香港在这样的潮流中也难以独善其身。面对中美局部脱钩所带来的新的挑战与机遇,如何将香港塑造成为中美竞争二元化时代的金融体系枢纽,成为香港金融人新的奋斗目标。随着国安法这一“定海神针”的引入,香港市场有所安定。这是在过去安定基础之上的一种重新的定位和平衡。但在这一过程中,短期挑战是无法避免的,例如有些新的外资不习惯,我们要做大量的工作,让他们认识到,在新的平衡下,香港总体来说作为一个资本市场、国际金融中心只会更好。

在现今的情况下,我们关心的是一些香港的核心问题,比如联系汇率、资本稳定、外资信心、国际竞争力、通用法律体系等等。在大浪之中,潮流之时,顺势而为、保持定力,是香港所有金融人共同的使命。

香港资本市场的那些事——李小加在母校厦门大学的演讲
扫码可以回看
香港资本市场的那些事——李小加在母校厦门大学的演讲
香港资本市场的那些事——李小加在母校厦门大学的演讲

在谈及对近期市场的看法时,李小加先生认为,由于市场中投资者看法各不相同,市场其实是很难谈的。前段时间,我们看到很多悲观的声音,认为在重大公共卫生挑战面前,世界经济停摆,很多企业、业态可能回不来了。同时在抗疫以后,我们的世界观、消费观以及对市场的看法、对风险的判断都发生了变化。悲观情绪一度充斥于资本市场中。

但是,在过去的两三个月里,即便在这样大的负面环境下,美国资本市场依然能够在下调30%以后屡屡再创新高,这又成为一个新的疑惑点。这种资本市场虚拟世界和实体世界的“脱节”是否就代表了虚拟世界已经走火入魔?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市场中不是所有企业都在大规模回升,大量的回升还是集中于头部企业、新的科技公司、大的互联网公司。大量的科技公司、互联网企业支撑了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经济,这本身就是一种新的生产力,那它吸引资本应该就是理所应当的。至于它是否应该吸引如此大规模的资本,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香港资本市场的那些事——李小加在母校厦门大学的演讲

毫无疑问,对于中国和国际金融市场而言,面对中美两极化格局带来的高度不确定性,香港作为翻译机和转换器的功能会显得更加重要与迫切。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在李小加先生等具有“顺势而为、勇立潮头”胆识和魄力的金融人的带领下,香港资本市场这颗东方之珠将绽放更加闪耀的光彩。


-END-


版权声明:所有瑞恩资本Ryanben Capital的原创文章,转载须联系授权,并在文首/文末注明来源、作者、微信ID,否则瑞恩资本Ryanben Capital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或公众号平台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更多香港 IPO上市资讯可供搜索、查阅,敬请浏览:www.ryanbencapital.com

相关阅读

李小加:年入逾 5,000万港元,可能是年薪最高的「厦门大学」校友

李小加:许多大型IPO交易正在酝酿之中,2020年将成为重要一年

李小加︰中美渐行渐远,香港更加重要

香港 IPO 市场(2020年上半年):上市 64 家,募资 875 亿港元

香港 IPO中介机构排行榜 (过去24个月:2018年7月-2020年6月)

香港资本市场的那些事——李小加在母校厦门大学的演讲

Author: RyanBen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