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明报
中资投行在港快速崛起,其中又再以多家具国有银行背景的投行暂时领先,复星国际(00656.HK)旗下的复星恒利(Fosun Hani Securities Limited)则积极扩张,希望从后赶上。
复星恒利行政总裁程康(Cheng, Kang)接受访问时表示,今年聘请投行人才步伐未有停过,近期投行董事总经理人数已倍增。他表示,公司投行业务开始仅两年,但有清晰定位,将力争医疗、生物科技行业交易,成为具行业特色的精品投行。除对保荐人业务充满野心,他亦拟拓展资产管理业务,成立医疗行业基金。
复星国际6年前收购本地券商恒利,经过系列整合,复星恒利近年在本地市场「异军突起」。程康去年来港带领团队,他直言,认为公司仍是在「创业」,主要班底人马也在2017年才来港,至前年才获保荐人等系列牌照。据证监会资料,截至上周五(10月16日),复星恒利持牌代表共58名。
复星恒利在证券业务方面,现拥有香港证监会颁发的 1号牌照(证券交易)、2号牌照(期货合约交易)、4号牌照(就证券提供意见)、6号牌照(就 机构融资提供意见)及9号牌照(提供资产管理);同时,复星恒利及其联属公司(包括复利财务有限公司及弘略理财有限公司)分别持有放债人业务牌照及保险经纪牌照,并在财富管理等方面拥有相应牌照及业务资格。
走独特路线,将主攻「大健康」板块
在港大小投行,林林总总约180间,程康表示,要快速拓展,公司便要走独特路线,将主攻「大健康」板块,即医疗、制药、养老等,而其中最炙手可热的则为生物科技。去年同系的复宏汉霖(02696.HK)上市,复星恒利便同美银等大行一同担任保荐人。程康表示,母公司在医药投资上具深厚背景,同系公司复星医药(02196.HK)行业研究能力则是内地顶尖,多重支持下,相信公司在服务医药板块公司上具有强大优势。剑走偏锋,亦并非孤例,程康举例指,同为中资精品投行的华兴,便是围绕「TMT」(科技、媒体及通信)展开一系列投行业务。
复星系投资大量医疗及医药公司,包括仍未上市的复星凯特、星益健康等。不过,程康直言,仅靠母公司所投资的公司来港上市,是一定「食唔饱」。他表示,仅靠母公司资源,仍不足以成为一流投行,公司现时的业务重点之一,便是搭建自身客户网络。疫情之下,复星恒利今年参与新股交易较去年下跌,全年暂时仅有3宗。程康表示,公司业务仍不够稳定,受疫情影响较大,但明年及后年将会是「发力」时期。
香港十大投行,中资占7位
对于本地投行格局,程康亦不讳言,大量中资公司来港上市,必然会带来中资行业务。事实上,今年首9个月,以所处理的IPO集资额计,排名前十的投行中,有7家是中资,当中中金、招银、中信、海通包揽前四(见图)。
程康表示,继续看好本港资本市场,亦相信香港的独特位置仍是无可替代,是许多中资公司的「必经之地」。程康续指,公司首先目标是与中资行竞争,未来三年希望可成为行业中上游。他表示,在中资行之中,复星恒利的国际资源同样具有优势,甚至胜过部分内银大行。他表示,亦希望将重点放在保荐人业务上,认为比起承销业务,前者更可创造影响力。
筹备首只医疗私募基金,目标AUM百亿
除精品投行路线,复星恒利亦拟在资产管理业大施拳脚。程康表示,公司的目标是最终令投资、投行及资产管理3项业务均发展成熟,形成完整业务链。
他坦言,本港基金发展多年,要在财富管理市场抢客亦有难度,相信要令资管业务初具规模,更需要时间。他续指,公司的的资管策略,将与投行的策略一致,即以医药板块为中心,主打提供「另类资产」服务。
程康解释,强调「大健康」板块投资,可以利用复星优势,再加上医药正属市场热点,相信是提升公司地位的最快方法。他透露,近期公司已经准备成立首只医疗行业私募基金,目标将资产管理业务的管理资产规模(AUM)增至100亿港元。他表示,曾接触本港的部分机构投资者及家族办公室,见到其对复星的投资能力具信心,有意愿跟投。他亦指出,成立私募后,便不单只是依靠母公司的投资,复星恒利自身亦会寻找合适的医药市场投资机会。
版权声明:所有瑞恩资本Ryanben Capital的原创文章,转载须联系授权,并在文首/文末注明来源、作者、微信ID,否则瑞恩资本Ryanben Capital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或公众号平台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更多香港 IPO上市资讯可供搜索、查阅,敬请浏览:www.ryanbencapit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