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财联社 刘超凤
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后,摩根大通证券于近日成为中国首家外资独资证券公司,这是摩根大通扎根中国第100年的里程碑事件。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朴学谦近日接受了财联社记者专访。
https://www.uschina.org/about/bio/park-pu
朴学谦(Park Pu),于2020年8月出任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在2019年至2021年间,他担任摩根大通证券(中国)首席执行官兼投资银行部主管,全面负责公司的整体运营和重大事项,并具体负责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在这之前,他曾担任摩根大通证券(亚太)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中国全球投行部副主席。朴学谦先生曾于2008年至2015年担任罗斯柴尔德(香港)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及中国业务主管;于2005年至2008年担任瑞银集团中国区董事总经理;于2002年至2005年担任招商局国际有限公司战略和投资部总经理。此外,他还曾在数家Fortune100公司担任主要管理职位。
扎根百年,建立互信
自1921年在华开展业务以来,摩根大通已在中国扎根达一百年之久。2019年3月13日经核准成立首批外资控股券商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整体而言,摩根大通对中国市场始终保持着热情和乐观。
朴学谦提到,“摩根大通持续深耕中国市场的核心原因在于客户,我们的客户在哪,我们就在哪提供服务。同时,我们也始终相信,中国市场是全球最有潜力的市场之一。”
就像摩根大通董事长杰米·戴蒙在《2020年年报》中提到,中国“对我们的客户和公司来说是最大的机会之一。”这是摩根大通对中国市场的基本认识。
摩根大通一直是中国金融市场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和积极参与者,也是中国市场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双方建立了宝贵的互信。摩根大通是全球首家也是唯一一家海外非中资人民币清算行。摩根大通主承销了首单沪伦通存托凭证(GDR)——华泰证券GDR。存托凭证是摩根大通早期发明的金融工具,摩根大通也是为数不多构建一整个团队专做存托凭证的金融机构。
从业务布局来看,摩根大通已基本实现了在中国业务的全面发展,包括投资和企业银行、环球企业支付、市场业务、证券服务、商业银行以及资产管理等各个领域,目前在中国的业务有四个大的法律实体——证券、资产管理、期货、本地法人银行。
目前,摩根大通已经完成了期货公司、证券公司的独资,并有意将基金子公司上投摩根基金的持股比提升至100%。2020年4月,摩根大通与合资伙伴初步达成一项商业共识,将拟收购取得上投摩根基金100%的股权。若进展顺利,摩根大通有望成为第一家全资持有中国证券、基金、期货公司的外资金融机构。
在更加全面的牌照落地之后,摩根大通相信能将更多跨境、全球化的产品及平台引入到国内,直接对接在国内的客户;并希望在合适的情况下,与监管共同努力,把其在海外的风险控制、融资等领域的经验带到中国,开发更加创新的客户解决方案。
虽“后发”但强大
在经纪、投行等传统业务领域,国内券商的竞争正处于“白热化”阶段,行业进一步分化。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是新设立的公司,在中国市场是“后发力量”。
朴学谦表示,“虽然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是‘后来者’,但摩根大通集团是一家真正国际化的公司。从金融行业的特点来讲,国际化是金融行业的本质。依托我们的全球性网络,摩根大通可以调动全球资源去为客户做好各项服务。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而获准全资控股后,集团层面会给予更多的支持,我们能得以更有效地执行公司战略。”
摩根大通的优势还体现在产品、科技实力、风险控制、管理经验、企业文化等方面。在席卷全球的2008年金融危机当中,摩根大通没有被次贷危机击倒,成为”最后的胜者”,也是实力的证明。
在产品方面,朴学谦表示,“除了投资银行,摩根大通还拥有商业银行业务等,拥有其他行业或公司所没有的产品的广度和深度,能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在风险控制方面,摩根大通认为扩张和风险控制不应有矛盾。对于一家战略目标明确、蓝图清晰的公司来说,需要做的是坚持自己的发展策略,不间断地完善风险管理。商业周期尽管存在,但是不应该成为搁置战略目标和风险控制的理由。
科技实力则是摩根大通的重要业务支柱。近几年来,摩根大通集团每年在技术上的投资高达120亿美元,其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流向金融科技新战略。摩根大通拥有全球员工约25万人,科技部门员工接近5万人,占比高达20%,其中3.1万人在技术开发岗位。此外,摩根大通在全球部署了超过1500个线上机器人。摩根大通致力于保持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投资创新型解决方案,改善客户体验。
将优势落地
基于证券公司战略层面,朴学谦表示,“摩根大通证券(中国)的第一条战略是,把摩根大通的优势实现最佳的落地效果,服务于本土和全球的客户。第二条是合规,选择最好的方式进行落地。”
摩根大通证券,于2020年3月正式展业,同年4月14日在上海设立了证券营业部。截至目前,摩根大通证券获批4块主要业务牌照,包括证券经纪、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投资咨询、证券自营业务牌照。
中国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是片大蓝海,内资券商如火如荼地进行财富管理转型。朴学谦表示,“摩根大通拥有全球领先的私人银行业务,我们集团也在国内审慎研究和评估在中国的私人银行业务。据市场机构分析,2020年中国高净值人群(可投资资产在1000万人民币以上)数量达262万人,2019-202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15%,预计2021年末接近300万人,达296万人。我们认为私人银行市场仍然处于产品和服务演变的初期,因此这个市场还有很多发展机遇。摩根大通会继续密切关注并探索相关机会。”
投行业务是摩根大通证券(中国)的主要发力板块。目前,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投行部门提供股权、债权、并购等多项服务,还有产品线在持续扩充。
朴学谦表示,“我们非常看好科创板、创业板,准备周期短,上市具有灵活性,我们将持续关注相关机会,这是我们的突破口。”
对于北交所的创建,朴学谦认为,“这是一个市场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北交所为成长型企业打开了新的融资之门,也给早期投资人提供了更多退出通道,既提高投资人的积极性,又将推动科技发展,实现独立自主,这对市场而言非常有利。”
研究方面,从经营许可证获批以后,摩根大通证券(中国)就着手筹备研究部的组建。迄今为止,团队人员扩充超6倍,行业覆盖包括科技硬件、互联网、消费品、金融、工业、大宗商品和汽车等一系列战略领域。今年初以来,团队已发布超过700份研究报告。
“摩根大通证券(中国)的研究部有两大特点。首先,我们是业内首家根据证监会的规定推出‘互联互通’产品的外资券商。截至8月底,我们在该机制下推出了106只港股的覆盖,并发布了300余份相关报告;其次,团队率先采用人工智能翻译,推出双语(中/英文)研究报告同步发行。”朴学谦如此表示。
摩根大通希望凭借自身的全球网络和规模,打造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境内和境外服务。
朴学谦补充道,“比方说,通过我们本地法人主体之间以及与摩根大通全球网络的联动,我们的本土客户不仅可以在摩根大通获得企业银行服务,还可以通过在岸或者离岸的股票或者债券市场募集资金,实施国际并购,或者是寻求海外投资机会。我们的其他服务还包括场外以及衍生品的对冲业务、以及证券资产的托管业务等,非常多元化,这也是摩根大通全球网络和资源的优势所在。”
版权声明:所有瑞恩资本Ryanben Capital的原创文章,转载须联系授权,并在文首/文末注明来源、作者、微信ID,否则瑞恩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或公众号平台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