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故事:徐学明,揭秘邮储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香港上市的“609项目”

CFIC导读: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邮政》专门推出了《情系万家40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刊》,邮储银行副行长徐学明撰文,回忆了他身为邮储银行引战上市工作执行团队负责人亲历的工作点滴。

徐学明:揭秘邮储银行引战上市的“609项目”

编者语: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为庆祝这一改变中国命运,在经济、政治、思想领域带来巨变的重大历史事件,《中国邮政》专门推出了《情系万家40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刊》。系统回顾40年来新中国邮政事业的发展概况,特别是专门邀请了多位亲身经历、深度参与邮政重大改革、重大创新、重大事件的领导,通过回忆录的方式,向读者讲述历史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敬请阅读。

 

对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来说,说到改革,就不得不提到“引战+上市”——从2014年启动引入战略投资者工作,到2016年登陆香港联交所,成为我国最后一家上市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这段凝聚了众多邮储人拼搏与汗水的时光,在邮储银行第一个十年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让邮储银行的未来增加了更加无限的可能。

 

在本期《情系万家40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刊》中,邮储银行副行长徐学明撰文,回忆了他身为引战上市工作执行团队负责人亲历的工作点滴。今天,邮储银行+邀您一起,透过徐学明副行长的笔触,一起重温那段“峥嵘岁月”!

 

国有大行改革的“收官”之作―― 我亲历的邮储银行引战上市故事

 

文| 徐学明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副行长

 

2007年3月20日是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在百万邮政人的期盼和社会各界的瞩目下,在邮政储蓄恢复开办21年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成立了。挂牌仪式很简朴,位于西便门中国邮政大楼的一层大厅,领导们掀起了银行名牌上的红盖头并发表了简短的讲话,随后便是各方来宾们三五成群、兴高采烈地拍照留念。总行挂牌后,各省(区、市)分行也陆续挂牌组建,我担任邮储银行北京分行的首任行长。2013年1月,我调入总行工作,担任副行长兼董事会秘书。“引战、上市”成为年轻的邮储银行新的工作目标,也成为我履新之后的新任务。

 

经过近一年的充分论证和工作准备,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党组决定启动邮储银行引战上市工作。2014年6月9日,引战上市工作启动会召开。吕家进行长提议,“考虑到保密需要,引战上市工作就叫609项目吧”。于是我扛起了“609项目”执行团队负责人的职责。到2016年9月28日上市锣声响彻香江,邮储银行终于完成了向上市银行蜕变的“华丽转身”,其间的800多个日日夜夜、无数个通宵达旦、数不清的突发情况和快速应对,令人难以忘怀。项目组成员经常连续两三个月“连轴转”“全天候”地高强度工作。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们不断攻坚克难、团结拼搏,既有刻骨铭心的艰难时刻,更有苦尽甘来的喜悦瞬间。

 

回望改革之路,邮储银行的每一步跨越、每一次蝶变,无不凝聚着邮政人、邮储人的辛勤汗水与热切期盼。

 

阵容“豪华”的战略投资者

 

伴着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邮政储蓄从1919年的邮政储金汇兑业务脱胎而生,“人嫌细微、我宁繁琐,不争大利、但求稳妥”就是当时邮政储金践行普惠金融的历史写照。改革开放后的1986年,邮政储蓄恢复开办,先是为中国人民银行“代办”储蓄业务、吃2.2‰手续费,1990年改为“自办”吃利差,2003年8月新增的储蓄资金开始自主运用,2007年拿到全功能商业银行营业牌照、邮储银行正式成立,邮政储蓄“只存不贷”的历史从此改变。

 

资本金是一家银行最核心的资源。邮储银行组建后,随着资产类业务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风险权重高的资产比重不断提升,邮储银行的资本需求快速增加,资本充足率指标不断逼近监管红线。集团公司和总行的决策层很快就意识到,如不尽快破题,资本金问题将成为制约邮储银行健康发展的瓶颈。邮储银行要改变单纯依靠自身造血的发展模式,借助资本市场,推动各项业务快速健康发展;要落实国务院对邮储银行深化改革的部署,“股改—引战—上市”这一“三步走”战略必须尽快落地实施。

 

“609项目”启动之初,我们就确定了“确保国家和集团公司对邮储银行的绝对控股地位,统筹兼顾邮银利益,坚持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社区的市场定位,不断完善内控机制,严格防范金融风险,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基本原则,按照“精品工程”“阳光工程”的标准,扎实推进各项基础工作。

 

按照“引资金、引智力、引机制”的目标,我们广泛接触了境内外投资者。多轮谈判谈下来,从最初的75家筛选到51家,再进一步精选到10余家投资者。最后一轮谈判时,境内外知名机构各半,正式进入最后的磋商谈判环节,整个过程着实令人难忘。最终的谈判和沟通需要根据不同投资者采取差异化策略和最大化竞争张力,从而达到最佳引战效果。这不仅需要管理层向投资者充分展示邮储银行投资亮点,打消投资者顾虑,还需要把握好谈判节奏,做到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推动整个投资者团体的投资热情,实现估值和业务合作的双赢。

 

管理层的演示对邮储银行来说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管理层首先带领总部各部门负责人反复修改打磨演示材料;紧接着在推介上下功夫,在不到两周的时间里集中完成了20多场反向路演;随后又马不停蹄地总结潜在投资者的优劣势,对照分析自身存在的不足,以此明确与潜在投资者未来的合作方向和战略价值。

 

管理层演示的效果非常好。我们成功地使投资者认识了邮储银行已有的卓越业绩,认可了邮储银行的长期发展潜力和优势,认同了邮储银行的发展战略,可谓首战告捷。

 

棋至中盘,进入到最艰苦的投资者问答、尽职调查和价格谈判阶段。当时,我们面临的外部条件异常艰苦:从国际上看,受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以及邮储银行融资体量的影响,境外商业银行已无法像十年前中国五大行引战时那样进行大规模投资,他们能够提供的合作资源也相对有限,因此,可供我方选择的优质投资者的范围也相对有限。从同业和市场看,自2010年中国农业银行上市之后,再无大型商业银行的引战和上市,而时值2015年7月初恰逢国内股市深度调整、香港市场放量下跌,加之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很多境内外机构对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质量极为担忧。

 

一边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硬约束,一边是潜在投资者的商业诉求,如何兼顾各方面利益、找到最佳平衡点,是整个工作成败的关键,谈判工作面临极大挑战。经过充分评估,我们制定了个性化的战略合作谈判策略,本着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与潜在投资者又进行了数轮谈判,最终确定引入10家战略投资者。

 

这10家明星级的战略投资者,涵盖美洲、欧洲、亚洲三家商业银行的领先者摩根大通(JPM)、瑞银(UBS)、星展银行(DBS),包括两大主权基金淡马锡(TEMASEK)、加拿大养老基金(CPPIB),还有世界银行下属的国际金融公司(IFC)、国内两大央企中国人寿和中国电信以及两家世界知名的互联网公司蚂蚁金服和腾讯。这10家战略投资者不仅在国内外知名度高,而且与邮储银行转型发展的协同性也很强。最终,我们以差异化的投资故事、优异的资产质量赢得了他们的认可,并争取到了1.18倍PB的入股价格,同时在多个领域达成了合作意向。引战工作大功告捷,为后续的上市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徐学明:揭秘邮储银行引战上市的“609项目”

2015年12月11日,成功引战后邮储银行的经营管理团队与媒体见面

 

三年来,我行与战略投资者的合作结出丰硕成果——定期进行高层会晤沟通,在零售银行、公司金融、资金资管三大板块深度合作,共同推进公司治理、“三农”小微等四个领域的咨询优化项目,组织举办专题培训近200场,邮储银行员工9000余人次参加交流学习,真正实现了引资、引智、引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摩根大通资深银行家罗伯特·利普先生(曾任摩根大通董事)已80岁高龄,他对邮储银行情有独钟,从银行成立开始就一直孜孜不倦地推进双方的战略合作。这几年,他每季度都来一次中国,为我行的信用卡、网点转型、风险管理等工作建言献策,令我们十分感动。大家都亲切地叫他的昵称“老鲍勃”,称他是“新时代的白求恩”。

 

邮储银行最终引战融资规模达451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金融企业单次规模最大的私募股权融资,也是“十二五”期间中国金融企业规模最大的股权融资,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反响,为后续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的背书。社会媒体评论认为,这是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框架下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是全球资本对中国经济和银行业投下的信任票作为邮储人,我们有理由感到骄傲与自豪!

 

紧锣密鼓备战上市

 

为进一步拓宽资本金的补充渠道,邮储银行党委审时度势,一鼓作气,在引战工作收官之际便紧锣密鼓地启动了上市筹备工作。引战属于非公开募资,而上市属于公开募集资金活动,有诸多的既定动作和监管规则,对工作的要求更高。

 

上市工作的首要任务便是选聘中介机构。通过精挑细选、严格把关,最终入围的中介机构都是项目经验丰富的行业翘楚,由中金、摩根士丹利、瑞银、摩根大通、高盛、美银美林、星展银行、招商证券、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等机构组成的中介团队堪称“梦之队”。据统计,从保荐机构、财务顾问、主承销商、全球协调人、簿记管理人,到审计师事务所、境内外律所、评估机构、财经公关公司、印刷商、路演公司、收款银行等,共有大大小小中介机构近50家。可以说,协调管理好这些中介本身就是一个不小的工程。如何充分发挥各家机构的优势、确保各方齐心协力共同推进工作,都对我们的项目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市方案和节奏的把握同样非常重要。银行党委及董事会在综合分析世界经济形势、境内外市场特点以及我行融资需求的基础上,认为邮储银行应对标同业机构,选择在香港上市。因为香港资本市场的国际化程度较高,H股上市将能为邮储银行引入高质量的国际机构投资者,形成多元化的股权结构,进一步优化银行治理机制,促进转型发展,在此基础上将来再择机回归A股市场。同时,我们预判9月末将是一个难得的上市时间窗口。但是,想在7个月时间里实现赴港上市是一个极其艰巨的工程。经过反复研究,邮储银行党委果断决定全力冲刺、背水一战,确保9月30日前实现上市目标。

 

上市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有序组织、缜密计划、无缝衔接和高效推进。古人说写文章有“三上”——马上、枕上、厕上,可谓是无时无刻、殚精竭虑。邮储银行上市这篇“大文章”还不止这“三上”。我们齐心协力,争分夺秒,把一天当成两天用,并行作业,半夜开会、出差路上讨论、节假日加班都是常态。特别是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时,工作计划更是细化到了小时,有的员工甚至连续一周在办公室熬夜。在最后的路演阶段,香港、美国、欧洲三路人马白天见投资者,晚上还要克服时差开会研究投资者反馈,商讨如何更好地解答投资者的问题。可以说,在整个上市进程中,我们始终处于高速、超负荷运转状态。

 

境内银行赴港上市,不仅要满足香港监管机构的要求,还需要通过境内监管机构的一系列审核,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外管局、国务院法制办、港澳办、社保理事会直至最高决策机构国务院,相关事项都要前后衔接、环环相扣。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在各部委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用了短短一个月时间便取得了所有境内批复及核准文件,为6月30日向香港交易所正式递交上市申请争取了宝贵的时间。香港交易所也给予我们大力支持,不仅在时间周期方面尽可能压缩,还给予了多项豁免,这些都对保障项目顺利推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项目启动伊始,有中介机构私下跟我们管理层说,鉴于邮储银行“自营+代理”的特殊模式以及由此带来的大规模关联交易等特殊问题,9月份上市的时间表基本无法实现。当6月30日我们成功递交上市申请后,他们很是感慨,震撼于邮储人脚踏实地、分秒必争的精神以及卓越的执行力。

 

准备招股说明书及各类推介材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耗时耗力,既要符合固有体例和要求,又要精雕细琢、千锤百炼、精益求精。在招股说明书准备过程中,为了赶时间,招股书工作团队春节假期都未休息,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迅速完成了第一版招股书准备。在接下来7个多月的日日夜夜中,工作团队对长达900多页的中、英文版招股书反复推敲、精心打磨,先后召开了5次长达3~ 5天、每天早8:30到晚11:00的全封闭会议。大家一遍遍通读,一次次讨论,对几十万个数据及其表内、表间勾稽关系进行了40多轮的全面核对,确保万无一失。对于比较重要的投资亮点和战略部分,工作团队每次都会花几个小时讨论仅几页纸的内容,反复推敲,多次修改,充分论证。进入驻场印刷冲刺阶段后,我们整个团队更是连续熬夜奋战,最终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得益于前期大量扎实和卓有成效的工作,我们仅用时7个月时间,就完成了监管报批、招股书撰写、尽职调查、关联交易梳理、审计评估、市场推介等重要工作,并在短时间内通过香港交易所聆讯、启动全球发行、完成定价配售,最终实现了9月28日挂牌上市。

 

徐学明:揭秘邮储银行引战上市的“609项目”

在赴港上市繁重的工作过程中,邮储银行工作团队经常奋战到黎明时分

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辛勤付出,终于换来丰硕的成果。在上市祝捷时,项目组很多人忍不住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既有成功的喜悦,更是对两年多时间高强度、高压力工作和高度紧张情绪的宣泄。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们当初的一系列决策是十分正确的。虽然上市过程艰辛,各级领导和项目组成员很苦、很累,但我们抓住了当时全球资本市场短暂和最有利的时间窗口。

 

讲好邮政故事 展现“自营+代理优势”

 

在市场推介过程中,重中之重是打造出令人信服的差异化投资故事,特别是作为一家扎根本土、专注于服务社区、服务“三农”、服务小微企业的金融机构而言,外界对邮储银行还比较陌生。结合路演与投资人的多场交流,管理层反复讨论、主要领导字斟句酌,最终提炼确立了邮储银行的三大特点和两大优势,即差异化的战略定位、独特的运营模式、雄厚的资金实力以及资产质量优、成长潜力大——我们称之为“3+2”差异化投资故事。

 

当时,监管机构和投资者最为关注的是邮银关系以及关联交易问题。“自营+代理”的模式是政府和监管部门对邮储银行的特殊政策安排,它既是特色,也是优势。这一模式确保了邮储银行有一张覆盖城乡、统一完整的庞大网络以及强大的吸储能力。自营网点办理全功能商业银行业务,代理网点则根据银行授权办理存取款、结算、代收付及其他一些低风险中间业务。两者的运营成本和风险都是各自承担。代理网点吸收的存款由邮储银行统一运用,邮储银行向邮政企业支付代理费。代理费标准按市场化原则确定,其决策权在董事会。另外,在对代理网点管理上,与银行的自营网点一样,实行品牌、流程、规章、产品、服务标准、IT“六统一”。这一模式是邮储银行有别于其他大型商业银行的最大特色,得到了国家政策的长期支持,是邮储银行业务发展和邮政企业稳定的基石。正是由于邮银之间的紧密关系,双方之间的关联交易类别多、金额大,这些数据必须真实披露。由于直接关系到邮储银行经营的稳定性和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关联交易的定价安排及相关调整机制成为香港联交所和境内外投资者最为关注的问题。如何做好妥善安排,既涉及邮银双方长期的稳定发展,也关系到资本市场能否认可。

 

针对这个重点、难点问题,在集团公司党组、邮储银行党委的领导下,在引战阶段我们即成立了由邮政集团和邮储银行相关部门组成的关联交易定价小组。上市启动初期,我们与联交所积极沟通,特别就储蓄代理费一事争取认可,联交所理解了我行储蓄代理费的定价现状,但同时坚持要求建立定价调整机制,以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这对我们来说又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在国内外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我们项目组在连续两个多月的时间内连轴转,白天拿出一版思路,晚上立即组织讨论。经过反复测算、推理和论证,项目组最终建立了一套各方都可接受和认可的费用调整机制和定价决策机制,以法律条款的形式写入代理框架协议和招股说明书中,接受资本市场的检验。新的机制保护了集团公司、邮储银行以及未来投资者等多方的利益,满足了香港交易所的上市规则要求,攻克了上市进程中的又一大难题。

 

香港交易所对关联交易尤为关注,邮储银行多次赴港进行专题沟通。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个小插曲——有一次,总行分管领导带领项目组赶早班飞机从北京赴港沟通,却因为天气原因在机场滞留了5个小时之久,大家心急如焚,所幸最后有惊无险,在当天下午预定时间及时赶到,沟通达到了预期效果。

 

上市锣鼓响彻香江

 

邮储银行股票发行是在资本市场相对低迷情况下的一次大规模发行,股票销售工作是重点、也是难点。此前两年香港市场鲜有超过百亿港元的新股发行,而邮储银行融资规模又是近600亿港元,这对整个市场的承受能力都提出了很高要求。

 

项目启动之初,我们就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推介方案,管理层也是不分昼夜,高频次、大范围地与全球各类投资者接触。在正式路演前我们就进行了5轮非交易路演,与国际国内知名投资者进行了近300场一对一会议和数次多机构参加的团体会议,覆盖了超过500家投资者,为后续的股票发行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我记得,第一轮在美国华尔街见投资者时,有海外机构投资者就提出疑问:“现在中国的银行股估值都打七折了,你们怎么还出来做路演?”当听完管理层讲的“邮储故事”后,他们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在紧凑、高效的管理层路演过程中,我们举办了6场大中型午餐会和近60场一对一会议,覆盖了全球284家主要的机构投资者。路演既考验智力,更考验体力,一天7~9场活动(早餐会、上午两场一对一会谈、午餐会、下午2~3场一对一,最后还有晚餐会,甚至晚餐后还要见一拨投资者),连续讲演与交流,令人极度疲惫,有的同事在桌旁坐着就睡着了。对于部分重要机构,我们更是采取“车轮战”,甚至先后面谈四五次。一路下来,对于各种核心问题,不同的行领导几乎可以一字不差地给出相同的解答,即使在时差反应严重的全天会议里,仍然能够做到精准回答问题,可谓真正做到了烂熟于心。除了管理层的不懈努力,我们还通过投行力量,向更多投资者推介邮储银行。功夫不负有心人,股票最终的定价也反映了投资者对投资故事的认可。我觉得,境外大牌机构投资者进来,是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前景投的信任票、对中国银行业投的信任票,这对最终的股票定价起到积极作用。

 

簿记第一天,我们就收到了38亿美元的机构锚定订单。特别令人振奋的是,在我们一对一沟通的投资者中,超过74%的机构下了定单(其中的87%来自欧美地区),这是他们为邮储银行上市用真金白银投出的赞成票,而这在此前多年的大型金融股IPO中实属罕见。国际配售部分获得了近5倍的超额认购,同时,香港公开发售也获得了投资者的积极反馈,录得1.6倍超额认购,创下境内大型银行赴港上市新纪录。

 

确定发行价格的过程同样紧张、难忘。我清晰地记得,分析师全球预路演于9月5日启动,9月8日总行经营班子就连夜开会讨论,根据预路演反馈信息,最终确定了4.68~5.18港元的股票发行价格区间。管理层路演和全球发售结束后,根据簿记认购及资本市场情况,经过反复和深入的论证,在资本市场大幅震荡的背景下,基于对市场和需求的精准判断,我们“分厘必争”,最终以每股4.76港元定价。看似定价于区间的低端,实则已属于近年来港股中估值最高的银行股。当时港股的中资银行股PB区间位于0.66~0.83倍,我们的定价相当于1.02倍PB,溢价超过25%,说明投资者对邮储银行独特价值、战略优势的充分认可和坚定信心,也意味着对中国经济长期发展潜力的认可。

 

邮储银行H股IPO募资总额达到591.5亿港元,创造了2015年至上市当时全球最大的IPO,也是2011年至上市当时H股最大的IPO、H股历史上第七大IPO。邮储银行这一国有大行上市的“收官”之作可谓十分靓丽!

 

9月28日,金秋的香港和风习习,到处翠绿绽放。早晨8:30,位于香港中环的香港交易所楼外路上车水马龙,门前人头攒动。为见证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香港经济、金融界的重量级人士悉数到场,其中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曾俊华、财经事务与库务局局长陈家强、证监会主席唐家成、港交所主席周松岗、联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以及中央驻港机构的负责人、内地政府及监管机构负责人、战略投资者和基石投资者、中介机构代表,还有集团公司领导、邮储银行董监高主要成员等。香港交易所大厅洋溢着节日气氛。9点29分50秒,随着司仪大声喊出“10、9、8……3、2、1”倒计后,9点30分,锣声响起,港交所变成沸腾的海洋!

 

尽管邮储银行上市工作的时间紧、任务重、挑战大,但最终能够顺利完成,打破了资本市场的一系列纪录,得益于国家和相关部委的关心和支持,得益于几代邮政人、邮储人的不懈努力奋斗,得益于邮储银行差异化的投资故事、优异的经营业绩和干净的资产负债表,还得益于项目团队出色的执行力。身在其中,我深刻体会和感受到了邮储干部员工坚定不移的信念、众志成城的力量以及每个人的热血与活力、努力与勤奋、敬业与奉献。

 

徐学明:揭秘邮储银行引战上市的“609项目”

成功的喜悦使得大家繁忙工作中的疲惫一扫而光

上市以来,邮储银行履行承诺,向投资者交出了满意的答卷。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国家战略、助力打赢“三大攻坚战”成绩卓著,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利润增长在上市银行中持续领先,特别是信贷资产不良率一直保持在同业50%左右的水平。

 

自1986年恢复开办至今,中国邮政储蓄已走过32年的历程。三十多年来,中国邮政金融事业的孕育、发展、壮大,无不伴随着改革的进程,特别是邮储银行的改革路径和模式业已成为世界邮政金融改革的标杆。我作为一名邮储老兵,亲历其中,何其有幸!目前,在邮储银行党委和董事会的领导下,邮储银行又已启动了回归A股的进程。

 

展望未来,邮储银行已进入第二个十年,中国邮政新一轮深化改革的号角也已吹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邮储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把邮储银行建成一流大型零售商业银行的目标继续努力,为建设世界一流邮政企业作出新的贡献!(完)

本文来源:金融读书会、邮储银行+

作者:Plusir

延伸

阅读一

邮储银行毫不动摇支持民企发展,将加大支持力度

徐学明:揭秘邮储银行引战上市的“609项目”

10月22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召开专题党委扩大会议,学习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给“万企帮万村”行动中受表彰的民营企业家的回信、10月20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第十次专题会议、刘鹤副总理及“一行两会”领导接受采访的重要精神。

会议认为,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判断和部署上来,维护好经济发展、金融稳定的大局。特别是在做好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和维护资本市场稳定方面,邮储银行要履行好大行责任。

徐学明:揭秘邮储银行引战上市的“609项目”

邮储银行成立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监管部门工作要求,牢牢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坚持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资金、网络优势,结合各类民营企业特点,优化服务流程,降低融资成本,积极支持民营企业金融需求。

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邮储银行小微民营企业贷款客户146万户、同比净增4.3万户,贷款余额5463亿元、同比净增630亿元;大中型民营企业客户签订借款合同金额累计3168亿元,合同余额914亿元,较年初增长160亿元。2018年新签合同签约放款率88%,三季度小微民营企业贷款发放利率较一季度下降了74BP,着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难题。

徐学明:揭秘邮储银行引战上市的“609项目”

下一步,邮储银行将深入研究民营企业金融需求,尽快出台邮储银行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持续加大对民营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为民营企业“心无旁骛创新创造,踏踏实实办好企业”创造更加健康的环境。

本文来源:邮储银行+

本文作者:Plusir 

延伸

阅读二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全力服务打好三大攻坚战!

徐学明:揭秘邮储银行引战上市的“609项目”

按照党的十九大要求,今后三年要重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打好三大攻坚战明确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作出一系列补短板、强弱项的决策部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实践动力。

“十围之木持千钧之屋,五寸之键制阖之门。”打赢三大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跨越的关口。作为实体经济的血脉,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理应在三大攻坚战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近期,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全力服务打好三大攻坚战!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邮储银行出台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三年规划》。

徐学明:揭秘邮储银行引战上市的“609项目”

 

该规划结合中央、监管要求和邮储银行风险特点确定了“转变发展理念,主动适应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加强重点领域风险管控,防范重大风险”“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三方面18项重点任务,制定了强化人才保障、IT及数据支撑、风险合规文化建设等保障支撑措施,切实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以自身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邮储银行专门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议,对该规划内容进行宣传贯彻和系统培训,提升各单位对三年规划的重视程度,并要求各单位加强宣贯培训,弄懂吃透中央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战略部署有关精神,落实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主体责任,细化工作方案,将三年规划有关要求落实到日常各项工作之中,切实抓好三年规划的落地实施工作。

助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邮储银行出台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关于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

徐学明:揭秘邮储银行引战上市的“609项目”

该《意见》充分立足邮储银行实际,明确了打赢脱贫攻坚三年行动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工作要求、重点服务对象以及金融支持领域和倾斜政策。

 

该《意见》立足于开发式、造血式扶贫,制定了稳步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大力发展产业扶贫、深入实施项目扶贫、加快实施电商扶贫、逐步推进光伏扶贫、着力实施教育扶贫、全力推进就业扶贫等精准帮扶举措;提出了大力推进公益扶贫、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持续搭建大扶贫格局等多种扶贫具体方式,积极助力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邮储银行作为一家以普惠金融为己任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从脱贫攻坚战打响伊始,便充分发挥网络、资金和专业优势,主动践行大行社会责任,创新工作机制,逐步探索出“蔡川模式”、“双基联动+驻村第一书记”模式、“商业银行+信用村镇”模式等一系列以特色产业为依托、以产品创新为基础、以风险分担为保障的金融扶贫新模式。截至2018年6月末,邮储银行精准扶贫贷款余额超703亿元,其中个人精准扶贫贷款余额164亿元。

下一步,邮储银行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扶贫攻坚的工作部署,以《意见》为指导,与各级扶贫部门合作,精准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支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金融扶贫资金投入。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徐学明:揭秘邮储银行引战上市的“609项目”

邮储银行出台了《关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发展绿色金融的指导意见》,并配套印发《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加强绿色银行建设三年规划》。

 

《指导意见》明确了邮储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提出了“健全治理机制,完善政策体系,加大资源投入,坚守战略定位,丰富产品体系,优化资产结构,加快能力建设,加强风险管控,提升品牌形象”九方面重点任务通过积极建立并持续推进绿色银行管理体系、多维度发展体系、指标监控体系,推动绿色银行建设战略取得积极成效。《三年规划》进一步细化了未来三年邮储银行加强绿色银行建设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路线图,围绕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明确了33条具体措施,确保完成阶段发展目标。

 

此外,邮储银行专门召开了电话会议,对《指导意见》和《三年规划》进行宣传贯彻和系统培训,要求各单位吃透领会中央要求,认真学习文件精神,细化工作方案,落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体责任,切实做好贯彻实施。

本文来源:邮储银行+

本文作者:Plusir 

延伸

阅读三

网点最多的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都说四大行网点多,工行是宇宙行,然而自从11年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轻松超过工行,位列全国网点最多的银行。

徐学明:揭秘邮储银行引战上市的“609项目”

目前全国网点数量超过1万家的银行总共有五家,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其中按照营业网点分布最多、最广的银行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徐学明:揭秘邮储银行引战上市的“609项目”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拥有储蓄营业网点3.6万个,汇兑营业网点4.5万个,国际汇款营业网点2万个。其中有近60%的储蓄网点和近70%的汇兑网点分布在农村地区,网点覆盖中国全部城市和近99%的县域地区,成为沟通城乡居民个人结算的主渠道。

徐学明:揭秘邮储银行引战上市的“609项目”

经常很多人搞混邮政储蓄和邮政储蓄银行关系,二者其实是有区别的。邮政储蓄银行属于独立法人,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下的全资子公司,实行垂直管理,自成一体,邮政储蓄属于当地的邮政局,二者都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旗下企业,相互之间互不隶属。

邮政储蓄是中国邮政的一个业务板块(一般叫现金业务或者金融业务),与其他业务比如包裹快递、机要业务等是一个级别的,只是一种业务种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与中国邮政储蓄是代理关系,说白了就是中国邮政储蓄代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业务,中国邮政储蓄只是代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个人负债业务(存款)和中间业务,无权代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资产业务(贷款)和对公业务。因此,邮政储蓄只能做个人存款相关的,不能做贷款、融资等资产投资行为以及对公业务,不是全功能的银行金融机构。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就能从事相应的业务,有相应的金融牌照,是全功能的金融机构,别的银行能做的他都能做。

更简单的说,你去邮政局里面可以存钱也可以寄包裹寄信,你去邮储银行里面是寄不了包裹也不能寄信的,小编当初就闹过笑话。

来源:邮哥说事

 


Author: RyanBen

发表回复